【美的历程App·艺趣】如何学画

开学啦!

老师们又该碎碎念了:

画画应该注意……

但是老师们说的太多,

以致结果大不相同。


以最基础的素描为例,

古典艺术大师安格尔说:

艺术的好坏就在素描。

线条就是素描,就是一切。


安格尔  《莫第西埃夫人》  油画  120 cm×92 cm  1856年

有学生按照这条“祖训”画出来的素描,

却被赤果果地嘲笑了

↓↓↓



孩子,别哭。

西班牙浪漫主义大师戈雅说:

没事,浪漫的想象力和激情,才是最关键的!

这一点,艺术史中可是有记载的。

他曾抱怨:

老是要线……

可是在自然中从哪里能够找到线呢?

我的眼睛从来都看不到线……


戈雅  《1808年5月3日的大屠杀》  油画  266 × 345.1cm   1814年

这是因为他更看重的是:

色彩与激情

什么,色彩感不好,怕被嘲笑?

高更告诉你一个事半功倍的方法:

做减法!

为此,他曾说:

“纯粹的色彩,一切都得为它牺牲。”


在高更的作品中,追求纯色之间的关系,是什么颜色就用什么颜色来表现,直接大块面地铺色,对表现主义有很大的影响。图为:高更 《上帝日》 油画 66 × 87cm  1894年

啥??!!

解决了色彩,还有人说你

“型不准是硬伤”?

别怕,塞尚告诉你:

要用圆柱体、球体和圆锥来处理万物!


保罗·塞尚 《浴者》 油画 210.5×250.8 cm  1898–1905年


毕加索在理解了这句话之后,

发展出了他的立体主义↓↓↓


毕加索  《亚威农少女》


这下色彩和造型的问题,

终于都解决了。

它俩要是搭配好了,能以假乱真,

就像马良的神笔一样!

画什么,像什么!

画什么,活什么!!

那如何才能成为马良这样的绘画大师呢?

骨灰级艺术教育大师雷诺兹认为:

学习大师,

你就可能成为大师!

他在英国皇家美院开学时的第一场讲话中是这么说的:

我首先要提出的是,青年学子必须严格服从大师们建立的艺术法则,那些经过岁月洗礼流传下来的经典应被视为绝对权威的指南,作为他们模仿的主题,而非批评的对象。我相信这是在艺术中取得进步的唯一有效途径,如果一开始对此就有所怀疑,你会发现还没完全掌握基础,生命就快终结了。


因此,

他在画画时特别注重引经据典

使对象看上去很伟大、崇高!

↓↓↓

雷诺兹 《伊丽莎白-德尔美夫人和她的三个孩子》  油画 141.5× 113 cm  1775年


如上图,在艺术史中有两个重要来源:

凡·代克的《仁爱》+委拉斯贵支的《镜前的维纳斯》

↓↓↓


凡·代克 《仁爱》 油画 148.2 × 107.5 cm 约1627-1628年



委拉斯贵支 《镜前维纳斯》 油画 122.5 × 177 cm   1647-1651年(画面中的孩子,是不是在不停地穿越?)

但高冷的背后,

人物内心的OS是这样滴

↓↓↓

但在雷诺兹的学生威廉·布莱克看来,

这简直是胡说八道!

因为,他认为更重要的是

想象

这才是创造力的源泉!

这不连央美把高考的题目都改成了:

画出你想象中转基因鱼的形态,

描绘你想象中转基因鱼生物细胞的形态组合


威廉·布莱克 《伟大的红龙与日光蔽体的女人》  墨、水彩  43.7 × 34.8 cm

他的作品很

神秘+浪漫

这一看就是

愚蠢的地球人无法理解的节奏啊!


这种艺术观念,

对库尔贝来说,

大有问题!

因为他声称:

“绘画的艺术只存在于画家对看的见摸得着的东西的再现之中……

要想让我画天使,就先找个天使给我看看。”


库尔贝 《奥尔南葬礼》 油画 315 × 668 cm  1849-1850年


看样子,威廉·布莱克想要说服库尔贝的话,

必须要证明

作品中的大怪兽,真的存在!!

这似乎有点强人所难啊,

同是艺术家,

相煎何太急?!!


其实,这种情况,

太正常不过了。

连老师和学生之间,都容易频频“闹掰”。

比如安格尔与达维特。


达维特认为绘画要

客观、真实、严肃

而他的学生安格尔认为:

你太紧张了,

放轻松,

为了理想的美,

夸张一点怕什么?!!


安格尔的《大宫女》,人物背部的妩媚线条是被拉长的,宫女背部的脊椎要比正常人体比例多出三块,按照他的学生阿里莫•杜瓦尔的说法:“正是这种突出的唯美的线造型夸张,却使形象更美了。


小编说了那么多,

是不是让你头更晕了?!

怎么才能正确地学画?!!

别急

乡下来的穷小子埃尔·格列柯告诉你:

学习的成功秘诀在于,

任何时候,你都要成为你自己。

 


他的老师很多,大致有:

提香、丁托列托……

他们是公认的

艺术大师

威尼斯湛蓝的海水与多彩的商船交相辉映,使得这里的画家色彩更胜一筹。图为:提香 《酒神巴库斯和阿里阿德涅》油画 176.5×191cm 1522-1523年



丁托列托   《银河的起源 》  148x165cm   约1575-1580年


在学习了提香的色彩、

丁托列托的人体及运动后,

他创作出了这样的作品

↓↓↓

埃尔·格列柯 《圣家族》  127 cm × 106 cm   1595年


这在当时,被认为是

砸招牌

但是他的苦心,大约300年后才被理解

因此他

逆袭了!


问:人物长得另类?

答:俺是从希腊克里特岛来的,

之前接受的都是拜占庭式的圣像画教育,

所以人物是典型的希腊式面容,有些埃及法尤姆的影子……



从人物造型上来讲,格列柯笔下的人物不论男女老少,在长相上都有家族相似性,都是削瘦的脸、大大的眼睛,这是典型的希腊式面容。左图为:埃及法尤姆


问:为什么人物扭曲的那么厉害?

答:要飞升天堂啊!



埃尔·格列柯的《净化圣殿》中,画面动感十足,画面中心的和人物的动势线呈螺旋上升的态势,满足了绘画最终要飞升天堂的需求。

问:为什么是黑色控?

答:因为我后来去了西班牙啊,

你去问问西班牙人为什么喜欢黑色就知道了……

西班牙曾被阿拉伯人占领了近8个世纪,直到1492年西班牙的光复运动才宣告完成。阿拉伯的统治对西班牙文化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如对黑色服饰的偏好。


……


这其实是齐白石的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翻译过来,这句话的意思是:

学习还是很有必要滴,

但若最终和我学成了一个摸样,

那就一切OVER了。

 

或许,小编可以引用毕加索的一句话结尾:

“我在十几岁时画画就像个古代大师,

但我花了一辈子学习怎样像孩子那样画画”。

这句话翻译过来即是:

艺术大师的绘画技巧是可以学习的,

但若想要有所成就,

就要忘了他们,

像个孩子一样,

找到你自己。

 




美的历程App

中国艺术界最具情怀的美术史教程,

你还没下载吗?

请前往ipad App Store下载,

即刻开启一场艺术史之旅!



扫描二维码

添加【美的历程】微信公众账号

获取更多艺术史知识


【美的历程】公众微信号:artways-mebo


美的历程

口袋里的艺术史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