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子女一个脑瘫,一个精神病,巴东苦命村支书10年拒领救济粮


  1月1日19点,轻按遥控板打开电视机,《新闻联播》如往常一样准时播放,!”这句话深深烙印在王胜松心中。

  “是呀,幸福都要靠奋斗,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才有今天的好日子。”在巴东县信陵镇西壤坡社区楚天路原果品公司宿舍楼中单元301室,王胜松和妻子彭庆蓉围坐在火炉旁看电视,一儿一女在卧室里玩耍,这幸福的一幕,今年51岁的王胜松盼了二十几年。

一家人合影
          
  2017年12月6日,对于王胜松而言,是一个双喜临门的日子:从官渡口镇马鬃山村小溪河搬迁到了县城,从深山旧房住进了临街新房。这场现实版的戏剧性之变,王胜松把这喻作“天上掉下的馅饼”,在心里始终觉得是个梦。     

  “他们夫妻俩都是苦命人,真是不简单,两个患病孩子都成人了,还要像小孩一样照顾。”在乡亲们眼里,他们不是苦命夫妻,而是称职的模范父母。

  1989年,23岁的王胜松和年轻女孩彭庆蓉相恋结婚,靠着一手娴熟出色的木工活,轻松吃上了手艺饭,王胜松把小家日子过得滋润有余。后来,小溪河煤码头投入运营,王胜松到码头装卸煤炭,虽下的是苦力,但可挣得一笔不错的工资收入。


为脑瘫儿子喂饭
   

  120斤玉米、2块腊肉,这是王胜松自立门户时的全部家当,作为长子的他和妻子撑起了家中的顶梁。照顾疾病缠身的母亲、送终不幸离世的父亲、供养弟弟念书当兵,夫妻俩都毅然扛在肩上,从无半句怨言。
     
  家事顺了,似乎好运就来了,但幸运之神还是与这对夫妻擦肩而过。结婚第三年,儿子王荣出生,9个月时突发高烧,由于家住半山腰不通公路,步行半天时间才到原楠木园乡卫生院,却被告知无药物可治。转院到巫山县人民医院,诊断为先天性脑瘫,医生建议他们再生二胎。
     
  王胜松的心瞬间冷却到了冰点。时隔6年,新出生的女儿王苗似乎接力了王胜松的希望。可女儿到了两岁时,无论怎么教她吃饭穿衣,她始终不听摆弄。女儿身体哪里肯定不正常,这是王胜松的第一反应。
  半信半疑,带上女儿到武汉同济医院检查,当一纸诊断书上“先天性精神病”几个字眼滑入王胜松的视野时,当时他头“嗡”的一阵眩晕,如同判了一个死刑一样。

  儿子先天性脑瘫,女儿先天性精神病,命运向这对夫妻接连开了两个玩笑。1999年至2009年十年时间,身为原小溪河村支书的王胜松没有领过一颗救济粮,也没向党和政府讨要一点补助,全部把优惠政策指标拱手让给了其他村民。

        
  “我知道你的倔脾气,刻意给你留个了低保指标,你的家庭情况符合条件啊。”时任官渡口镇民政办主任的张金香来了个“先斩后奏”,却被王胜松的“我是村干部,这个我不能要”一句话婉拒。
        
  20多年的风雨日子里,王胜松在外做工挣钱,妻子彭庆蓉在家全职照顾两个患病孩子,“我们有缘做他们的爸妈,就要好好待他们,让他们过得幸福。”日子过得清苦,夫妻两从未让孩子承受半点委屈和痛苦。

给患精神病的女儿洗脸        
  甘甜,总要历经一段漫长的苦旅。如今,王胜松的一儿一女已分别办理了二级残疾证和二类低保,同时,在精准扶贫精准识别中,被纳入了贫困户,成为异地搬迁扶贫一批对象,可享受进城购房安置政策。
        
  在扶贫政策的曙光照射下,王胜松在县城闹市区临街拥有了一套八十几平米的房子,由山区农民变身城区市民,王胜松一家人完成了一个大转身。“我要把木匠这门手艺用好,在县城做点技术活,赚点轻松钱。”目前,王胜松正在联系一家家具公司,准备做一名家具制作工,把日子过得红火起来。
        
  “幸福生活要靠自己奋斗,只要一双手不停下来,再苦的日子也有奔头。”虽两个孩子“长不大”,但房子有了、收入活了,这对苦命夫妻把这比成是“老来福”。

(本文来源:长江巴东网  作者:付瑞勇 穆世祝)


巴东东坡村的无籽椪柑熟了,我好想去尝尝,点击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