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絮书斋•我读我说(128)驾驭群体的能力

【引子】

2013年带父母去马来西亚旅游,行到大清真寺的时候,正好赶上有伊斯兰教的一个礼拜仪式,我们仨儿在门口服务区换了礼袍,也进门站在后面观礼,实际上是凑热闹。大清真寺内站满了信徒,有好几个家庭都是一个男人身后站着多个太太,多个太太身后又有好几个孩子,最多的一家4位太太,16个孩子——很显然是一夫多妻制的婚姻模式下的家庭组合。看着这一大家子人,我心里对那个站在前面的男人“肃然起敬”的同时也多少有点替古人担忧的感觉。

 

我看过苏童写的一部反映旧中国一夫多妻的小说《妻妾成群》,后来被张艺谋改编为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一个年过六旬的男人,尽管太太们之间并不是相安无事,依旧按照自己的意愿娶了五位女人进门,而结果是三太太死了,四太太疯了,二太太正要得意之时,五太太又进了门,只有大太太“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以吃斋念佛为由,最终保全地位。

 

太太们结成了一个群体,严重考验男人驾驭这个群体的本事(此处请勿生邪念)。

 


【正文】

昨天和朋友吃饭,听到一个高级版的“一夫多妻”的故事。据说广州有一位大佬,超级有钱,因向往古时皇帝“三宫六院”的生活,于是太太多达十数个,和当年杭州百狮楼主人胡雪岩先生有得一比。这位大佬为所有自愿被纳入家门的太太们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每个太太都是“唐晶式”短发、高跟的知性OL打扮,被给予一个大佬旗下的自有品牌,业绩考核KPI一丝不苟,优胜劣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太太们不但年轻貌美,能力卓越,还个个是不同品牌的主力军,大佬家业双兴,俨然一幅人生大赢家的模样。

 

不要认为我今天谈论的话题很低俗,我只是想借此来思考并讨论一个问题——提高驾驭群体的能力,尤其是当群体里的个体并不是铁板一块时,管理者如何制定一个游戏规则,减少矛盾的同时,提升群体的总体能效。

 

勒庞说,群体是用形象来思维的,比较夸张,容易陷入极端。但是群体能够接受的观念有两种——时髦的观念和社会最基本的观念。当我看到这个内容的时候,头脑中就跳出了上面这几个案例。



案例一

在马来西亚,家庭是允许“一夫四妻”的,太太的上限是四位。所以社会基本观念对此是认同的,因为太太之间不分大小,男人平等对待每一个太太并且大家生活在一起,女性从小因着教义也接受这种婚姻模式,所以男子只要养得起一大家子人,就可以较为轻松地驾驭了这个base在社会最基本的观念之上的多妻群体。

对管理者的启示是,社会最基本的观念也许是一些“旧观念”,但只要这些观念深入到群体的头脑中,并且群体对这些观念产生了某种“情感”,这个群体是很难被动摇的。


案例二

《妻妾成群》中的太太们,虽然也处于民国时期“一夫多妻”的时代,但这个太太的群体里缺少一种宗教般的观念,男人把她们迎进门,也不是因着彼此都认同的“一夫多妻”的观念,而是各怀鬼胎——男人恃财放纵又贪恋情色,而女人好逸恶劳又唯利拜金。小说中的男主人费尽心思最终还是“按倒了葫芦又起了瓢”,始终无法摆平太太们,后院经常起火。

对管理者的启示是,在没有形成坚强的宗教般信仰前,社会最基本的观念在贯彻和执行过程中,消除群体的理性接受能力很重要,因为缺乏理性的人很快会被无意识的自我带回原来的观点,回归到“旧观念”模式中。


案例三

广州大佬“驭妻有方”,男人为了让他的游戏规则被群体接受,就要对原有的规则来一次彻底的改造,使其更加通俗易懂,群体的智力水平无法接受一套复杂的变革观念。加之,群体有伪推理能力,举个例子,因纽特人相信透明的物质放入口中会融化,比如冰和块糖,于是他们遇见了玻璃时,也会把玻璃含在口中。男子发现,太太们个个属于高智商的人,不把她们的个案普遍化,就一定会像《妻妾成群》里的老爷一样——于是他在太太们中间创造了一个极具诱惑力的形象,无论是谁,只要品牌做得好,“五子登科”不是问题,还可以享有公司股份,当然潜台词是做的不好,就末位淘汰,男人成了赢家。

对管理者的启示是,几十本极具真知灼见的书也不敌一句唤起头脑风暴的话。让群体里的个体不再纠结在个体的利益上互相伤害,而是各有天地,与其陷入互害模式不能自拔,不如“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八仙”的团队没散,还自得其乐。

 


【书后】

其实,无论是独立的个体还是群体,一旦丧失了思考和推理的能力,对自身的认识就变得模糊,甚至会“神化”自己,认为世上没有办不到的事。


常来咏絮书斋坐坐,一起喝杯冬日里温暖的咖啡,再聊聊太太们的闲话轶事,“要面包也要娱乐”。


秋水与君度过的第19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