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岛常见海鲜普及计划 ——【四】甲壳类


什么是夹甲壳动物

甲壳动物是节肢动物门中的一个纲,其体表都有一层几丁质外壳,称为甲壳。甲壳动物大多数生活在海洋里,少数栖息在淡水中和陆地上。虾、蟹等甲壳动物有5对足,其中4对用来爬行和游泳,还有一对螯足用来御敌和捕食。



多穴居,常在浅海沙底或泥沙底掘穴,穴多为U字形。口足类为肉食性,多捕食小型无脊椎动物;此类动物体能以尾肢摩擦尾节腹面或以掠肢打击而发声。

虾蛄性情凶猛,视力十分锐利。由于善于游泳,因此其猎物大部分为底栖性不善于游泳的生物,包括各种贝类、螃蟹、海胆等。它们能够轻易破坏猎物的外层硬壳,享用内里的肉。

中国不同地域的老百姓对于虾蛄的叫法不一,如:虾蛄、虾爬子、爬虾、虾虎、虾婆、虾公、濑尿虾、撒尿虾、拉尿虾、虾、弹虾、富贵虾、琵琶虾、花不来虫、虾皮弹虫,蚕虾、虾不才、水蝎子、皮皮虾,等。



是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龙虾科4个属19种龙虾的通称。又名大虾、龙头虾、虾魁、海虾等。它头胸部较粗大,外壳坚硬,色彩斑斓,腹部短小,体长一般在20厘米~40厘米之间,重0.5公斤上下,无螯,是虾类中最大的一类。最重的能达到5公斤以上,人称龙虾虎。体呈粗圆筒状,背腹稍平扁,头胸甲发达,坚厚多棘,,具封闭的鳃室。主要分布于热带海域,是名贵海产品。中国已发现8种,以淡水龙虾产量较大。


属海洋生物。印度尼西亚、日本、朝鲜及我国南海、东海各省区均有分布。栖息于水深5~220米之软泥至细砂底海区,尤以20~70米海区为密集,其对水温和盐度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底质自软泥至细沙环境都能适应。除摄食底栖生物外,还摄食底层游泳生物和游泳动物。系重要经济虾类。


是我国海产虾类中产量最大的虾类资源,常见的有中国毛虾和日本毛虾。前者主要分布在黄、渤海,后者多见于东海。两者极为相似,如不仔细观察,还以为是同种虾了。毛虾个体小,一般只有3厘米,因此不为人注意。然而,用它加工的虾皮却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海产品之一。


壳虾全长4.0cm。甲壳遍布细毛。额角平直且尖,具有6 - 8颗额上齿。其远端微向上弯及近乎接触第一触角柄末端。头胸甲具有一额后齿、眼刺、触角刺、肝刺及鳃甲刺,而且有12 - 25个发音器。第一触上鞭及下鞭的长阔相同。胸足全部具有外肢。,。第三腹甲之背缘表面平滑,有被打磨的外貌。,侧缘有三对可动刺和一对不动刺。雄性生殖器官不对称,左叶较右叶大。。


属已知共有6种,都分布在印度洋-西太平洋地区温暖海域或淡水中。 多数种生活于近岸的浅海或河口附近的咸淡水域,只有少数种(如秀丽白虾)生活在纯淡水的江河、湖泊。一般只在泥沙底上活动,平时用步足缓慢爬行,也用游泳足(腹肢)划水作短距离游泳。如遭袭击,腹部立即强烈屈曲,迅速向后弹跳逃走。杂食性,以水底小型动物、动物尸体、植物或有机物碎屑为食,食物缺乏时会自相残食,刚蜕壳的个体往往是被食对象。


节虾除了和普通虾一样外,其虾青素的含量较普通虾大约高20%,因此在春节期间的价格比较高,虾青素是一种最强的抗氧化剂,它本身能显著增强虾的存活率和产卵率,以及抵抗外界恶劣环境的能力。同样,人和动物食用高含虾青素的虾肉也可以显著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等疾患。


头虾罗氏沼虾,因为头比起基围虾要大很多。因此,在有些地方称罗氏沼虾为大头虾。

大头虾这个名词来自广东,这个词语是粤语里的高频用词之一。意思其实是形容一个人很粗心,通常说一个人老是丢三落四,就说他很“大头”或“大头虾”,并不是脑袋很大的意思。

因为名词发音可爱,也带有一些宠溺、无奈的意思。


为沙蟹科泥蟹属的动物。节肢动物门软甲纲十足目沙蟹科泥蟹属,分布于台湾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一般生活于河口或内陆海的泥滩。


属甲壳纲,梭子蟹科。喜穴居近岸浅海和河口处的泥沙底内,性凶猛,肉食性,主食鱼虾贝类。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兼有滋补强身之功效。尤其是将要怀孕的雌蟹,体内会产生红色或者黄色的膏,这种在中国南方叫做“膏蟹”,有“海上人参”之称。盛产于温暖的浅海中,主要分布在中国浙江、广东、广西、福建和台湾的沿海等地,江浙一带尤多。营养分析青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微量元素,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


潮蟹最大的特征是大小悬殊的一对螯,摆在前胸的大螯像是武士的盾牌。招潮蟹会做出舞动大螯的动作,因此被称之为招潮蟹。这个“招潮”的动作,目的是用大螯威吓敌人,或是求偶。在英文里它被称之为提琴手蟹"fiddler crab",因为两只螯也像是小提琴一样。只有雄蟹拥有一只大螯,雌蟹的两只螯都很小。此外,招潮蟹还有一对火柴棒般突出的眼睛,非常特别。


纹蟳头胸甲的长度约为宽度的2/3,表面隆起,较光滑,分区不明显,前、后胃区及鳃区各具一横行颗粒线,中胃区的一条断续不连接。额分6齿,大小相似。前侧缘包括短小的外眼窝齿在内共具6齿,自第二齿到第五齿相继增大,呈三角形,末齿最小,呈剌形。螯足长节的前缘具3大锐刺,基部常具数小齿,腹绿末端具一小刺,腕节内末角具一壮刺,外侧面具3小剌及2条光滑的隆线,掌节背面具隆线两条,共有4剌,内、外侧面各具隆线两条,下面的一条光滑隆线均延伸到不动指,指节较掌节略长,表面具深沟,内缘具壮齿。游泳足长节的长度略大于宽度,后缘末端具一锐剌。头胸甲的前半部正中具一浅紫褐色,带有黄色的十字斑纹,前侧部,鰛区及心、胃区也有斑纹。螯足紫色,带有黄斑,两指尖端捞红并带淡紫色。头胸甲长74.3毫米,宽116.5毫米(包括侧剌)。


子蟹,有些地方俗称“白蟹”。因头胸甲呈梭子形,故名梭子。,所以又称“三疣梭子蟹”,属于节肢动物。雄性脐尖而光滑,螯长大,壳面带青色;雌性脐圆有绒毛,壳面呈赭色,或有斑点。梭子蟹肉肥味美,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且适宜于海水暂养增肥。头胸甲梭形,宽几乎为长的2倍;头胸甲表面覆盖有细小的颗粒,具2条颗粒横向隆堤及3个疣状突起;额具2只锐齿;前侧缘具9只锐齿,末齿长刺状,向外突出。螯脚粗壮,长度较头胸甲宽长;长节棱柱形,雄性长节较修长,前缘具4锐棘。



华鲎又叫“鲎鱼”,马蹄蟹,属节肢动物,剑状尾,全身黄褐色,通常生活在南中国海。鲎是用鳃呼吸的节肢动物,现在世界上的鲎只剩下4种。这种外形有点像龟的生物,存在于我国的南部沿海,北部湾最多。在广西北部湾的海边,成群结队的鲎爬到沙滩上产卵是当地渔民津津乐道的故事。

中华鲎是广西、广东、福建重点保护动物,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非法捕杀、收购、加工携带


微信号:dongshanisland长按字母可复制
↙阅读原文精彩继续 ↙记得点赞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