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篇Ⅱ |潮汕人吃了上百年的 " 粿",竟是如此神奇的存在!


潮汕

の粿




哈喽大家好,我是希望计己吃不胖的恰恰。

上周我们談了《潮汕篇——你会为了海鲜来Swatow吗?》点击可阅读,海鲜ci完了,这周恰恰要来吃潮汕的粿了。

在很久很久以前,因为战乱,有一群人人人人从从从众众从中原南迁。在祭祀习俗上,他们习惯用面食。

蛋柿南方产稻不产麦,智慧的潮汕先民就把大米杵成粉→米糈[coi],来制作贡品,即现在的“粿”。

粿

=“米+果”

是用米粉、面粉、薯粉等做出来的东西。举几个同类:北方的“糕”、客家的“粄”、粤西的“籺”。

糕?粄?籺?


“时节做时粿,时令防时病”

俗话说,“潮汕人,尚食粿”,意思是潮汕人经常吃粿、喜欢吃粿

小时候,恰恰最盼望过节,因为自己家爷爷奶奶会做粿,等粿蒸好后,我们总是会把颜值低的先吃掉,好看的就拿去拜神祭祖。

以前粿是逢年过节才会制作,现在是随时想吃就买。不变的是,在不同的节日还是会制作不同的粿类。

因为在潮汕地区,老一辈的人都自带一项技能:做粿,并且讲究“时节做时粿”。

元宵做“三笼齐”

昨儿个的元宵节,潮汕人就会做“三笼齐”,即甜粿+发粿+萝卜粿,象征甜蜜+发财+好彩头=人生美满

甜粿,别人家的年糕,吃的时候切片,煎的时候裹蛋,外焦里嫩,软糯香甜;

发粿就是酵粿,一小碗一小碗的,蒸出来后会“笑”,笑得越开心越好;

而萝卜粿就是“菜头粿”,潮汕话中“菜头”寓意“彩头”,自然也是求个吉祥如意。


春节做“鼠曲粿”

每逢过年胖三十斤的春节,潮汕人就会做鼠壳粿,因为鼠壳草有治咳御春寒的功效

相传南宋末年,有元兵入侵潮汕,兵荒马乱,百姓只能用野草充饥。

某天饥民A无意中发现了“鼠壳草”好闻又好ci,就把它采来食。

现在就把它掺入米浆做成“鼠壳粿”。

端午做“栀粿”

在端午节,潮人则会制作“栀粿”,一种用黄栀汁+糯米浆制成的粿,南方的端午正好在湿热的夏季,吃栀粿刚好可以清热祛瘀助消化

因为糯米本身的粘性,吃栀粿要等栀粿放凉,然后用纱线拉切成薄片,不可用刀切,吃的时候沾细糖,苦中带甜,还有一股淡淡的青草香

喜庆日做红桃粿

这是潮汕粿品里面最最最最出名的粿了。

天上有蟠桃,潮汕则有“红壳桃”,桃状代表了潮汕人对长寿身体倍棒的祈祷。

之所以是红色,是因为加了红曲,把做好的粿拿去蒸,代表了“蒸蒸日上”。


“有一些粿,似粿非粿”

除了上面提到的“大众”粿,还有一些“另类”粿,像草粿、无米粿,还有一些我们熟悉,却总是不知道它叫啥的粿。


?草粿

每到夏天,只要路上响起一阵“叮叮咚咚”的敲碗声、“豆——花,草——粿,冻——草粿”的吆喝声,潮汕孩纸就知道肯定是卖草粿的要经过了满脸谄媚找父母撒娇拿钱买草粿

看着卖草粿的阿姨熟练地舀一勺草粿,放在碗里切几下,然后盖上一勺糖,反复几次,一碗甘甜可口的草粿,不用勺子就能滋溜溜地吃完

想想以前吃草粿的时候,只觉得好爽好清甜好好ci,现在长大了,再吃的时候,可能有人尝出苦,有人尝出甘,还有人尝出淡淡的忧桑……


?无米粿

无米粿也叫“韭菜粿”,说是以前有个妇人家里没米了,就磨番薯成粉作粿皮,再加入馅料,于是就有了“无米之炊”の无米粿

无米粿以前的馅主要是韭菜,但现在生活变赞口味变多人也变胖,就分出了咸甜馅,咸的可以是马铃薯/芋头/竹笋等,甜的则多是芋泥/豆沙等。


?鲎[hòu]粿

这个粿,吃过的人hin多,读得出还读得准的就不多了。

鲎,hòu,它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动物之一,已有4亿多岁,它有四只眼睛也许是近视,并且血是蓝色的。

关于鲎粿有个传说,以前潮阳有个孝顺媳妇,因为婆婆无牙吃东西不方便,媳妇就把鲎的汁加到米浆里面做成鲎粿,没想到婆婆非常稀饭。

因为潮汕话中潮汕话中的“鲎”和“孝”同音,所以这个传说也是流传最广泛的。

现在鲎晋升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禁捕禁食,所以鲎粿都不加入鲎汁,改用鲜虾、干贝、沙茶酱等来代其鲜味。


?水粿

以前放学回家,在路上总会看到一辆小铁皮车,老远老远就能闻到一阵阵夹杂着蒜香的咸芳菜脯味,恰恰就会缠着奶奶走过去买上几个。

吃的时候淋上菜脯丁和蒜蓉炒的酱汁,水粿的色泽嫩白有嚼劲,酱汁的香甜芳咸,实在别有一番滋味。



有盆友问恰恰,潮汕究竟有多少种粿?

恰恰只能说:这是一个谜。

在潮汕,粿的种类和海鲜的种类都是不能用数字衡量的。

潮汕地区靠海,夏季经常有台风来光顾,以前出海的渔夫就带粿充饥,而在家的渔妇则用粿去烧香拜佛保平安。

一个个平凡的粿,是旧时潮人的充饥之物,更是潮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未完待续-



本周的[粿文化☝]就存档啦,

下周恰恰继续談[粿文化✌]

談的是“流动着的”粿。



 


今日作者



恰恰


愿吃遍全世界

归来仍是瘦子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