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审分览》分为【审分】、【君守】、【任数】、【勿躬】、【知度】、【慎势】、【不二】和【执一】八个章节,是用大量的比喩和故事讲述了做君王之道。在今天,我们也可以从中学习和借鉴,学习一些做领导的艺术和方法。
一、审分。
就是要观察、发现各方面人才,并合理应用,明确职责、分工管理、建立合理秩序。
人与千里马一块跑,那么人不能胜过千里马,人坐在车上驾驭千里马,那么千里马就不能胜过人了。
王良驾马的方法是,明察驾马的要领,握住马缰绳,因而四匹马没有敢不用尽力气的。有道术的君主,他驾驭臣子们也有“缰绳”。那“缰绳”是什么?辨正名称,明察职分,这就是治理臣子们的“缰绳”。
二、君守。
就是要守住清净、安宁,要虚静以待,无为而无不为,以不变应万变。
善于当君主的人不担当任何官职,其次是不做具体的事情。担当官职就会有不能完备的情况,做具体事情就会有不能周全的情况。不完备不周全,这是官吏之所以产生疑惑,邪僻之所以出现的原因。
三、任数。
就是要掌握和运用正确的管理方法,也叫驾驭下属的权术和方法。
“术”是藏在领导心中、暗自运用的,,就可使“群臣守职,百官有常”,保证内部的秩序。
不要凭借听来的看到的来片面的看问题,只有讲求驾驭臣下的方法,按照义理行事才可以依靠。
四、勿躬。
要善用凭借,不必事必躬亲。
统治者有统治者的职责,管理者有管理者的职责,如果能够各司其职,各尽所能。
有许多领导,喜好事必躬亲,以表明自己的能力与智慧。这是很错误的, 事必躬亲、不放权、不放手、不放心的让下属去干事情、结果会一团糟。这种领导很笨、很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如果不要深陷其中,要跳出局限,放眼全局,以安静平静的心态。才能掌控全局,看出问题,解决问题,保证自己的财富和地位。
赏罚分明,才能激励和约束下属
“君不可与臣业,臣不可侵君事。上下不相侵与,谓之名正。名正而法顺也。”管理者应该把心思放在运筹帷幄、统筹大局上,而不是事必躬亲,成为公司里最忙的员工。
五、知度。
就是要懂得做领导之道。
不要自以为聪明,经常发布指示,你即使再聪明,也不能无所不知;要用品德高尚的人,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对有职位的人就要求他们安于职守,对没有职位的人就要求他们的实际行动,用以检验他们的言论。
六、慎势。
就是要有权威,要会约束权利。
是讲法家的势治,令行禁止,靠的就是统治者的绝对的威势和权力,要保持自己的权势,不能使大权旁落。说能吞下船的大鱼,居于陆地就不能胜过蝼蛄蚂蚁。因此,作为领导,必须位尊,即只能依靠权势。
尧很有贤德,可是他作老百姓的时候,连邻居都指挥不了,昏庸的人因为有了权势却能使天下大乱;可见贤德不足以使不肖者服从,而权势和地位却能使贤人屈服,只要有了权势和地位,即使是没有名望的人也能做出决断。
有了权势,才能实行有效管理、推行法令,才能察觉、防止犯上作乱,维护领导地位。
七、不二。
就是统一思想,齐心协力。
军队里设置锣鼓,是为了用来统一士兵的听闻,法令一律,是为了用来统一人们的思想;聪明的人不得灵巧,愚蠢的人不得笨拙,是为了甩来统一众人的智力,勇敢的人不得抢先,胆怯的人不得落后,是为了用来统一大家的力量。
所以,统一就治理得好,不统一就冶理得不好;统一就平安,不统一就危险。能够使众多不同的事物齐同,使愚蠢聪明灵巧笨拙的人都能用尽力气和才能,就象由一个起点出发一样的。大家统一思想,上下团结,齐心协力,有了共同目标,没有不成功的。
八、执一。
就是要。
领导一定要掌握住根本,使权力集中。统一就能管理好,不统一就会造成大乱。譬如并排驾驭四匹马,让四个人每人拿一根马鞭,那就连街门都出不去,这是因为行动不统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