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无人驾驶”时代最后的障碍:如何定义人与汽车的关系

小李和老婆一起开车,每回小李开车,老婆就在一旁唧唧歪歪,一会儿说刹车太猛,一会儿又说并道太危险……可小李自己一点都没觉得。反过来,轮到老婆开车时,小李同样战战兢兢,觉得老婆开车居然如此彪悍,忽然发现身边这姑娘真是条女汉子……


其实,俩人谁开车都没问题,只是方向盘和油门不在自己手里,如今,把方向盘和油门交给一个不知道是谁的钢铁家伙,开在各种情况变化多端的路上……亲,你真的放心么?


01

自动驾驶的故事越来越精彩


目前已有19家巨头,包括特斯拉、通用等车企,博世、德尔福等汽车业一级供应商,谷歌、百度等科技公司,纷纷提出自动驾驶的落地时间表。“2021年”曾被这些第一梯队企业认为是最早的落地时间。



然而,这个时间点正被“后进者”推翻。据统计,在国内公开可查的30家主要的自动驾驶创业公司里,声称在“2021年前”就能实现高等级自动驾驶(L3、L4级)落地的公司超过7家。这批激进的公司大多创立不到一年,而且多为百度系前员工。


自9月百度开放其自动驾驶技术平台阿波罗1.5版本后,在两个多月时间里,百度已密集与多家大型车企合作,包括江淮汽车、北汽集团、金龙客车等,合作车型涉及乘用车、新能源车、商用车。百度更是将自动驾驶的时间点提前到2019年,对应其L3级自动驾驶车的落地量产。


而在11月17日百度世界大会,李彦宏表示,宣布和金龙汽车合作,生产一款无人驾驶的小巴车,在2018年7月份实现量产。这个小巴车没有方向盘、没有驾驶位,它是一个真正的无人驾驶汽车。



年产量不到十万台的特斯拉,市值已超过老牌车厂福特甚至宝马,因为贴上了“自动驾驶”的标签。在现在量产的自动驾驶系统中,应用最为成熟的就是特斯拉Autopilot 2.0。


虽然其软件功能还处于L2级别,但硬件已具备实现L3级以上的可能。换句话说,通过软件升级即可实现L3级别的自动驾驶。当下,特斯拉落地中国、国产化的节奏步步紧逼,无论是供应链端还是消费市场,都对中国的汽车自动化从业者造成很大威胁。


今年9月,通用联合旗下收购来的公司Cruise公布了首款“针对量产设计、可大规模生产”的L3级自动驾驶汽车。虽然只有产品图片,但却字字吸金。德意志银行的分析报告已经认定,通用汽车在自动驾驶领域甚至比特斯拉还拥有更好的筹码。就凭此,通用汽车今年的股价已大涨30个百分点。


自动驾驶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单调而乏味的百年汽车故事正在等待被改写。激进的创业者、疯狂的资本、摇摆的技术路线、破冰的政策,都在扮演着自动驾驶的加速剂。在封闭路段,自动驾驶已成为最早的突破口,中美一批路测队已经在路上跃跃欲试。


02

无人驾驶从科幻变成现实的障碍


无人驾驶汽车从测试到量产还要走过很漫长的道路,互联网科技类公司要不断投入资金进行研发,克服技术上的难题;而汽车制造企业同样需要面对重资产模式下的创新改革,现阶段的无人驾驶汽车已经驶入了研发深水区,其中的困难必不会少。



其一,无人驾驶汽车与现有法律冲突。无人驾驶汽车已然出现在法律的空白页里,申报上路测试、发放测试牌照、保证测试车辆的正常上路等一系列问题都亟需解决,现有法律无法满足、也无法判断无人驾驶汽车正常上路是否违法或违规,而一项技术的成熟除了在实验室里不停地进行实验之外,还要将试验品搬到它应该出现的地方不断反复试验,不停收集试验数据。“法律总是滞后于技术”,法律的缺失无疑是拖了无人汽车发展的后腿。


其二,无人驾驶汽车处理紧急事件的能力仍是个问号。众所周知,紧急事件的处理是人的本能,而无人驾驶汽车本身就是一个机器,它没有像人脑一样的中枢神经系统,没有人类所具备的反应能力,人工智能在紧急事件的处理上反应如何仍然值得怀疑。更为重要的是,人们对人工智能犯错的容忍度远低于对人类自己造成错误的容忍,这也是无人驾驶汽车一起事故就会对整个产业造成强烈冲击的原因之一。


其三,无人驾驶汽车的标准化难以实现。无人驾驶汽车和飞机一样,需要一套应答系统实现车与车之间的直接交流,而无人汽车竞争日趋激烈,各个车企、互联网巨头研发的产品各不相同,无人驾驶汽车能否实现产品的标准化和统一化还是一个未知数。



无人驾驶汽车是一个时代的进步,在未来它将解放人们的双手,让复杂的驾驶变得简单、轻松、有趣。但从实际出发,无人驾驶汽车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正在一个一个显现出来,只有着力克服技术障碍,打破人们的心理防线,无人驾驶汽车才会走进人们的生活,被人们所接纳。


03

无人驾驶的“三国时代”


以谷歌、特斯拉、百度为代表的巨头试图自研无人汽车,从而占据无人车市场的半壁江山。巨头们看到了无人驾驶巨大的市场潜力,都在努力将无人驾驶汽车变现为自己手中的一张王牌。


谷歌是全球最有实力的互联网公司,目前,谷歌在无人驾驶汽车领域里已经有了自己的品牌和产品。2009年,谷歌分别对七辆传统汽车进行改装并上路测试,初步开启了谷歌无人驾驶研发的新征程。2012年,谷歌向外界展示了自己研发的自动驾驶技术赛车,而在同年的5月份,美国内华达州政府为谷歌无人驾驶汽车颁发了一张合法的上路牌照,这意味着谷歌无人驾驶汽车的测试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2014年,谷歌无人驾驶汽车使用的软件系统已经可以全方位监测路上的目标,包括行人、汽车等,确保该车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彼时谷歌研发的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汽车“萤火虫”面世,该车去掉了方向盘、刹车、油门等传统汽车配件,可实现一键启动的自动驾驶。


拥有大量的搜索数据支撑及雄厚的资金支持,从无人驾驶汽车项目的上马、到测试车辆上路、再到研发出自己的产品,谷歌只用短短的几年就成为了无人驾驶汽车行业的佼佼者。虽然几度换负责人致使进展缓慢,但谷歌还是毅然拿下了无人汽车市场。

2017年7月5日,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中,李彦宏在视频中自己乘坐无人驾驶汽车,并借此向观众展示百度近年来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技术。作为国内著名的搜索引擎,百度在国内无人驾驶汽车领域已经捷足先登了。



2014年,百度启动了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计划,2015年便成立了自动驾驶汽车事业部,同年12月,百度无人驾驶汽车在国内实现了全自动驾驶,去年百度无人驾驶汽车则获得了美国加州政府颁发的无人车上路测试牌照,而在今年四月份百度宣布Apollo平台免费开放以后,已经有70多家知名企业参与到百度的无人驾驶研发中来……


事实上,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投入的资金和精力巨大,单靠自身力量难以完成,因此,百度巧妙地将自己定位为底层技术服务商,“广交朋友”吸纳合作伙伴,这一举动无疑加速了百度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进程,也间接加快了智能汽车产业化的速度。


与谷歌、百度做搜索的出身不同,特斯拉汽车公司更直接地接触汽车制造、生产、与研发环节。特斯拉将自研无人驾驶技术作为一个辅助性的工具帮助人类实现驾驶,说到底,谷歌和百度是以数据起家的,他们更依赖于数据、计算机进行操作,特斯拉则能更快落地,直接触达核心产品。



特斯拉于2003年成立于硅谷,经过短短十几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成为了行业巨头。2014年,特斯拉开始涉足无人驾驶领域,其自研的Autopilot2.0系统目前已发布,和谷歌一样获得了加州颁发的上路牌照。特斯拉研发无人驾驶汽车的优势在于,在实际的无人驾驶测试里程上,特斯拉拥有更多的数据;且打着纯电动的旗号,特斯拉以环保节能等特点赢得市场了的青睐,纯电动+无人驾驶本身就是很好的卖点。


从研发的角度来说,特斯拉前期的目标和谷歌是相一致的,即完全的自动驾驶,但是2016年测试中出现的车祸导致司机死亡的事件让特斯拉痛定思痛,特斯拉开始转换思路,领悟到无人驾驶不能完全依赖计算机,而应该作为一项技术进行辅助,帮助人类安全驾驶。特斯拉没有因为事故放缓自己的研发进程。


04

当汽车跟交通没有多少关系


7月6日,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联合发布了首款搭载YunOS操作系统的量产“互联网汽车”荣威RX5,并赋以“全球首款量产的互联网汽车”的称号。为发布会站台的马云表示今天的手机因为加入操作系统以后,手机80%的功能跟打电话、通信都没有关系。未来的汽车加入YunOS操作系统以后,80%的功能跟交通应该没有关系。



美国的业内人士对未来十年内的自动驾驶汽车的行业趋势做了分析,一下为新驾驶时代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许多新车将配备传感器和先进的电子元件,当驾驶员在换车道或车距较近时,向驾驶员发出报警声。


第二阶段:在未来数年内,驾驶员依然使主要的操作者,但强化版的巡航控制和自动停车等极少数功能将由车载计算机应对完成,车辆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替代驾驶员,该情况可能持续到2018年。


第三阶段:从2018-2022年,我们将体验到完全自动驾驶性能。新车将自动加速、制动及转向,但若遇到紧急情况或系统故障,驾驶员将重新接管车辆的行驶。在这一阶段,驾驶员仍需集中精力。


第四阶段:估计该阶段在2024年左右才能到来,2024年下半年出售的所有新车将具备完全自动驾驶性能,能够自动行驶,无需人员干预。截止至2030年,预计路面上25%的车辆将实现完全自动驾驶。


我们仔细思考了自动驾驶车辆的未来,也意识到车辆的智能化、功能性将越发提升,车辆的功用不仅仅是交通工具,就像智能电话并不仅仅只有通话功能一样。凭借其提供的新服务,或将会创建新的生态系统,改变我们的城市生活,还将为困扰当今城市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解决方案,让我们重新考虑各类社会、技术和伦理问题。


(资料来源:新浪科技、盖世汽车、虎嗅)

点击 关键词 查看文章精选

转型金刚 褚时健、马静芬

商业路演 | 经营大于管理 | 战略六盲点

商业模式 | 营销鬼才史玉柱 | 王石和郁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