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一只沉默又孤独的羔羊,任凭这个世界的摆布却无能为力,少有人理解,少有人同情,大多数时候,只有深夜聆听过我们最真诚的耳语,内心最低沉的怒吼。
《沉默的羔羊》四部曲包括《沉默的羔羊》、《汉尼拔》、《红龙》、《少年汉尼拔》,它们都是根据托马斯·哈里斯的同名小说改编为电影。
按照小说中的时间顺序,《红龙》最早,讲述莱克特医生早期的经历;然后是《沉默的羔羊》,讲述克莱特和女特工克拉莉丝合作抓捕“野牛比尔”的故事;最后一部《汉尼拔》说的是汉尼拔·莱克特逃脱以后的新的历险,在这一部作品中他和克拉莉丝有情人终成眷属,双双逃走了。
拯救一个堕落的灵魂
和惩罚一个堕落的灵魂
正义的人们
你们该如何选择呢?很多欧美电影都有变态杀人狂这种类型的人物出现,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即使最疯狂最邪恶的杀人狂也没有癫狂到这种程度,而最为贴近现实的杀人狂角色,只有——汉尼拔·莱克特博士。
很多人曾经都和小编说过,书比电影精彩的多,为此,小编特意去看了看书,发现里面的确有些细节是电影中所没有的。
而汉尼拔博士是这一整个故事里最让人捉摸不透的角色。他狠,凶残起来杀人不眨眼;他善,温和起来好若谦谦君子。
“他斜躺在铺位上翻阅着意大利版的《时尚》杂志,右手拿着拆散的纸张,再用左手一张张放到身边”。
“他只要出病房,一定得手铐铰链全身枷锁,嘴巴也得罩住”。
这不会是同一个人,但他就是同一个人——汉尼拔博士。
他知道自己的妹妹被人杀害并吃掉;他知道他自己也吃掉了一部分。从此,他陷入吃人的恐怖之中。
我们都难以原谅他的凶残,难以原谅他以杀害更多陌生人的方式赎罪,又不得不同情他难以救赎的灵魂,他内心的矛盾和痛苦从未因为自己这十几年的所做作为减少半分。一直以来,妹妹都成为他心底挥之不去的阴霾,于是他一步步陷入了道德的深渊,不敢面对曾经的自己。
同时,他善于分析,嗅觉敏锐,找他咨询的信件络绎不绝,而他利用自己以前从医接触到的病人的信息,也为警方破案提供了很多线索。
抛开前一件事,我们或许都愿意相信他实在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他喜欢游戏,以此取乐,倒也分得清楚对象。
他戏弄想要调查和利用他的奇尔顿医生:“他写道,医院要给病人喂些什么,明智的做法是将指令刺到奇尔顿的额头上,这样也省却了文书的工作”;却又对关心和尊敬他的巴尼和史达琳充满善意,在给史达琳的信中,他写道:“有你在,这个世界更精彩,务必同样善意地待我”。
医人者自戮,杀戮者自医。
在同样蔚蓝的天空之下,两条互不相交的平行线,因一个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仿佛一场猫鼠博弈。只不过,杀戮者在明处,抓捕者在暗处,而早已察觉到这一切的汉尼拔博士,便是幕后的操盘者。
难有咬牙切齿的恨,也难存轰轰烈烈的爱,因为我们都一样,可爱又可悲。
恶魔与斗士
站在正义与邪恶的角逐场
只是分不清楚谁好谁坏
或许,这正是人性最本真又最迷人的模样吧
面对这样的汉尼拔博士,小编觉得,大概他也是一个渴望被以礼相待的普通人,一个孩子。
“那些羔羊停止尖叫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