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动了共青团的撒旦教事件,跟撒旦有什么关系?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前几天,微博大号@大欧洲吐槽君爆料,收到一个在德国留学的同学投稿,说他被一个盯上了。



然后经过评论里的读者指认:这吃果果的就是撒旦教诅咒啊,原po是被盯上了,要成为活人祭品。



这条微博在年底缺乏新闻事件的微博空窗期一下子受到了广大网友的注意,并且在广大留学生中间引起了巨大恐慌,宗教,国际关系,威胁,本身在近两年就是敏感词,何况是在众多留学生纷纷回家的年底呢。很快这件事就惊动了中央和领事之声。



就在人人为po主担心的时候,,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后,原po站出来说自己只是恶作剧。(后来证实这是吐槽君公司小号自导自演)广大网友纷纷表示震惊。



这一场围绕撒旦教而生的闹剧为什么能在几天之内迅速扩散呢,撒旦又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



撒旦



如果有亲友信奉,那么对“撒旦”这个词应该是比较熟悉的。孩童易受惊吓,笔者幼时被吓到时,信奉的外婆就会把我抱在膝上为我祈祷,一向温和慈蔼的外婆这个时候会用恶狠狠的语气说:“让那撒旦离去!”“撒旦”成为笔者心中邪恶与憎厌的代名词。

 

(手势有多样)


魔鬼一词是希腊罗马的哲学家对神话中众神的所作所为进行道德评判的产物。做好事的精灵是真正的神,做坏事的精灵才称作魔鬼。在部分希腊罗马人的心中,魔鬼充当了神与人的调停者,负责传达人的对神祈求以及神对人的答复。三者的社会伦理地位是按照“神—魔鬼—人”这么排列的,人除了求助于神,还必须经常向魔鬼祈祷。


不过,在兴起以后,魔鬼的地位就发生了变化,神与魔鬼成为光明与黑暗、善良与邪恶的象征,人成为了被争夺、拉拢的对象。(想到小学写作文,捡到一毛钱,、教父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代表作《上帝之城》)所说:“魔鬼实际上是这样一种精灵:它们唯一愿望就是造成伤害,它们完全与任何正义格格不入,它们充斥着傲慢和嫉妒,充满着狡诈和欺骗。”


在中魔鬼最初的名字叫做“撒旦”(Satan),他是上帝的敌人,不过二者的关系并不是对等的。,他只创造好的事物,坏事物是好事物自行变坏的结果。魔鬼就是由天使这个好事物转化而来的。



魔鬼的出现与天使的淫欲和傲慢所引起的堕落息息相关。《创世纪》中记载:上帝的儿子们(天使)看见人间的女子们美貌非凡,就娶她们为妻,这就成为天使们堕落的开始。《启示录》记载了一只大红龙带领一部分天使与天使长米迦勒所率领的天使在天堂大战,最终被打败的故事。后人经过一些演绎,认为大红龙就是“路西法”,以前与米迦勒等一起在天堂里担任天使长的职务,但是他极其傲慢,梦想与上帝比高低,最终反叛上帝。


在《创世纪》中记载着蟒蛇引诱夏娃偷吃禁果的故事:“上帝造出亚当和夏娃,让他们住在伊甸园中,不许他们吃善恶树上的果子,蟒蛇诱惑夏娃偷吃了禁果,又劝说亚当一起品尝,从而违背了上帝,被逐出伊甸园。”所以,魔鬼的另一个起源就是教唆人犯罪的蟒蛇。邪恶、傲慢、诱惑是魔鬼的特性。除了“撒旦”,魔鬼还有其他的名字,诸如路西法、基路伯、别西卜等,整个欧洲给魔鬼起了众多别名,甚至外号。英语中的老赫尼(Old Horny)、黑妖(Black Bogey)、神气的迪克(Lusty Dick)、迪肯(Dickon)、迪肯斯(Dickens)、绅士杰克(Gentleman Jack)、好家伙(the Good Fellow)、老尼克(Old Nick)、罗宾汉(Ro in Hood)、好汉罗宾(RoBin Goodfellow),法语中的夏尔洛(Chariot),德语中的圣诞老人(Knecht Ruprecht)、鸡毛掸子(Feder-wisch)、瘸腿(HinkeBein)、海涅金(Heinekin)、侏儒怪(Rumpelstilt一skin)、捣蛋鬼(Hammerlin)。


15世纪铜刻画,撒旦诱惑夏娃


“撒旦”形象的演变


撒旦自从问世以来,就成为了世界各国文学家们的创作模型,逐渐形成了一部形象化的撒旦演变史。


1、 中世纪的撒旦:惩罚与被惩罚的统一体


中世纪欧洲盛行,文学也深受神学思想影响。此时的撒旦形象集中体现在但丁的《神曲》中。沿袭《》的观念,撒旦原是天使,因为傲慢与反叛堕落为恶魔,他不断反抗上帝,可是这种反叛是无望的,恶难胜善,撒旦的威严终究只能存在于黑暗的地域,逃脱不了上帝的统治。


2、 清教运动时期的撒旦:高傲的反叛者


16世纪席卷欧洲,路德教、加尔文教等新教纷纷建立。不久又适逢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革命风潮风起云涌。在这个社会改革与时代变迁之际,作为的弥尔顿决定用《》中的题材来解释国家和教会失败的原因,创作《失乐园》。 此时的撒旦,是一个败而不绥的战士和视死如归桀骜不驯的英雄。撒旦对上帝神圣性的蔑视和永恒性的否定嘲讽,对自由、平等、幸福的向往,也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英国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

失乐园


3、 启蒙时代中的撒旦:作恶造善者


18世纪启蒙运动兴起,西方文学也受到影响。在《浮士德》中出现一个全新的撒旦---墨菲斯特。他与上帝打赌,与浮士德签订契约,为浮士德提供魔法,并且诱导浮士德,使他在利益的诱惑下成为害人害己的恶魔。墨菲斯特作为一个引诱者,他不是愚蠢无知的,反而处处散发着哲学家的气息,具有聪颖和智慧,富有哲理和思辨。墨菲斯特千方百计地引诱浮士德,最终却促使了浮士德的一次次完善,使他越发清晰地认清自我,以更加专注的态度去执着真理,进行善的追求和再造。墨菲斯特因而成为“作恶造善者”。


4、 浪漫主义时期的撒旦:否定的精灵


19世纪30-40年代充斥着矛盾与冲突。文明的转型、新文化对旧传统体系的冲击、战争对人类心灵的创伤。莱蒙托夫在其巨作《恶魔》中创造了一位新的撒旦。他是一位骄傲而坚强的反叛者,是个谪放的精灵,渴望理性和自由,追求人世间的爱情、至善与美丽,鄙视上帝的一切秩序,亵渎一切高尚的东西。


5、 现代主义时期的撒旦:惩恶扬善者


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都在尝试创新,试图打破传统。布尔加科夫的《大师与玛格丽特》讲述了撒旦假扮外国教授沃兰德走访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苏联首都莫斯科的故事。撒旦认识了不知名的作家----大师,大师写过一本关于彼拉多审判的小说,受到批判后,惊恐之下烧毁了手稿,进了精神病院。大师失踪后,玛格丽特到处寻找,遇见撒旦的随从,得到回春脂,恢复青春,经历许多奇事后,终于救出大师。在撒旦的指引下,大师和玛格丽特的灵魂越过莫斯科的麻雀山,飞向永恒的家园。



日前,德国留学生受到“撒旦教”的死亡威胁事件广为流传,后虽经证实为当事者玩笑,但是关于“撒旦教”我们却知之甚少。撒旦教是秘密结社,具有一定的神秘性,而且流派纷杂,很难明确地划分其派系归属,大致上可以分为主流撒旦教、女巫撒旦教、独行撒旦教和青少年撒旦教。主流撒旦教在美国史合法的宗教组织,受法律保护。其余三种却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笔者身边有不少信奉宗教的亲友,诸如、伊斯兰教、佛教、道教等等,只要是国家允许存在的,劝导向善仁爱的,无论是哪种宗教信仰都是我们的。有宗教信仰的人与普通人并无两样,切莫戴上有色眼镜去看待。


更多撒旦教的由来可以年后再讨论。



 更 多 文 章

姿势,次数,内衣,日期:中世纪的奇葩性生活规定

卖国将军,瘾君子,风流少帅 教科书为何称他“民族英雄”

埃及人在修金字塔的时候,中国人在做什么?世界上各个文明都在?

日本人的起源是哪里?

被邀请出席新中国开国庆典的帮会大佬

新疆是先有了汉族还是维族,最早是哪个民族在新疆生活

死人是怎么结婚的?——聊聊神秘的冥婚背后

抗日战争中,




搜索微信号:historytalking 关注  

想看轻松有趣的历史?

想了解正史中的八卦事?

想知道历史中的各种稀奇古怪?

时拾史事读者群号 30428330

商务合作:Tel:15117934836  QQ:762993961

投稿请发historytalking@outlook.com(有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