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在手,语文我有(一)

 语文是一门爱恨交织的学科,又是一门扑朔迷离的学科。爱她,因为毕竟与她朝夕相处,十二年的求学生涯中不离不弃常伴左右;恨她,是因为在她的身上投注了如此多的心血、精力,却难以换得她嫣然一笑,宛如一个踏实质朴的男孩苦苦追求心仪的女孩,却最终被女孩一句“我当你是闺蜜”轻轻拒绝。扑朔迷离则是因为我们实在把握不住语文高考的规律,其内容常考常新,不知其踪。

那么,我们如何让语文能对我们青睐有加?如何在其扑朔迷离中寻出一条“道”来?我们试着从基础知识部分谈谈高考语文复习策略。

港台语文高考中,基础知识一共30分,十道题,全为主观性选择题。这十道题分别考察虚词的使用、实词的使用、成语辨析、病句的辨析(两题)、标点符号、修辞手法、文学常识、文化常识和诗歌鉴赏。在150分的总分中,基础知识占了1/5的比重,虽然分量不是十足,但其重要性却是“举足轻重”,甚至可以这么说基础知识左右着高考语文的总成绩,由不得我们不重视。下文结合高考内容来谈谈基础知识部分的复习,希望能为观者提供些参考和帮助。

一、正确使用词语——重语感、再推敲

从高考的角度而言,我们将“虚词、实词”的考察归为一类——正确使用词语。何为虚词?虚词即没有完整的词汇意义,不表示实在的意义,除副词外般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的词。汉语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何为实词?实词,是汉语词类中的一种,词语中含有实际意义的词,实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即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词。一般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对于这类题,我们要“重语感、再推敲”。所谓“重语感”,即通过阅读,根据我们的语言感觉或语言习惯对词语的使用正误作出判断;所谓“再推敲”,即要分析词语的词性、语法功能,通过近义词的比较或者近义词的更换置替来作出判断。以下面两句为例:

(1)我读过一些古代作品,但极有限,如果有人问我:“在唐诗宋词中,你最喜欢李白、杜甫或者苏轼、辛弃疾?”我还真的答不出。

(2)贪图小利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小圈子,打自己的小算盘,进而忽视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

前者我们通过阅读,能够立刻通过语感觉得“或者”一词有些“别扭”,不难发现根据语言习惯应该用“还是”一词。后者要花费心思,要从其词性、词义和语法功能来推敲了。“进而”一词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往往表达的是“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而原句强调的是“看到自己的小圈子,打自己的小算盘”与“忽视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之间有因果关系,不难发现句中应该用“从而”。

至于实词的考察,重点在于“近义实词”的辨析,比如“急剧”与“激剧”、“国事”与“国是”、“声明”与“申明”、“爆发”与“暴发”、“年轻”与“年青”、“做客”与“作客”、“家乡”与“故乡”、“圣地”与“胜地”等等。这就要求我们要从根本上掌握这些词的词义、词性以及用法限制规定。比如要比较两个词不同字之间的区别,比如“急剧”与“激剧”,含义都是“迅速而激烈”的意思,但前者是“急”,后者是“激”,我们通过比较发现“急”的行为是可见的,比如“房价急剧上涨”,“激”的行为是不可见的,比如“他的思想发生了激剧的斗争”,这样就归纳出“急剧”用于具体的对象,“激剧”用于抽象的对象。再如“国事”,即国家事务,、外交事务等等,是“务实”的,而“国是”是“国家的方针政策等”,是“务虚”的。,而各民族的代表往往商议的是“国是”。

 

二、成语使用——多积累巧辨别

成语是中华语言的宝库,其量浩如烟海,往往在语言表达中起到“以一当十”的效果,这是其他民族语言所不具有的。从高考的层面而言,重点考察常用但常错的成语,要么是情感褒贬色彩的问题,要么是应专用于甲事物的却被扩大用到乙事物身上,要么不理解成语的真正含义从而望文生义,等等。而对于比较生僻的诸如“不刊之论”基本不考察。这就需要我们大家一方面要多记成语,厘清成语的本身的字面含义,即多积累;一方面我们还要分门别类的将成语使用错误现象归总。以下面考题为例:

A.尽管当前平板电脑销售火爆,但专家预计,另外一个新兴的概念产品“超极本”,在今年下半年将翻云覆雨,成为市场的新宠。

B.一个人如果阅历丰富,知识广博,古今中外、天文地理都懂一点,又有驾驭语言的能力,那么写起文章来就会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C.即将毕业,博学敬业的老师、热情友好的同学和相敬如宾的室友,都让我依依难舍,高中三年生活会成为我人生最珍贵的回忆。

D.在CBA总决赛第五场比赛中,北京金隅队有望问鼎总冠军,球迷们疯狂抢购门票,几百元的门票被炒到数千元,一时洛阳纸贵。

“翻云覆雨”这个成语我们往往会犯“望文生义”的毛病,主观判断为“变化或能耐本领很大”,其实这个成语的意思是“翻过去是云;翻过来是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权术和手段”,是个贬义词。“相敬如宾”则专用于夫妻之间的和谐美好;“洛阳纸贵”则是形容“形容写文章、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这两个成语都有指定的形容对象,属于“特供品”。至于“左右逢源”很容易被我们理解为贬义词,往往用来形容“为人处世很圆滑老道”,其实这个成语还有“(1)指知识广博,应付裕如;(2)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之意。

成语的学习,“无他,唯手熟尔”,即要求大家要多记忆多积累,力求将成语的内涵记于心间,能够辨析出成语的使用限制。

 

基础在手,语文我有。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无需赘言,下一节我们来谈谈“病句、标点符号”的使用与复习策略。

 

 

 

   


附:作者介绍


     

    甄毅,位育中学国际部港台语文学科组长,中学高级教师。从教高中语文学科十余年,长期担任高三毕业班教学及班主任工作。

    他善于总结教学经验,乐于分享教学成果,曾多次参与撰写教学书籍。甄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知识涉猎广泛,教学方法多样,教学成绩优秀,教学效果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