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好,叫“别人家”的孩子什么都好 | 发声


以下文章来自教育学博士熊茵的撰稿,文章缘起于她受郑州科技学院和港龙舞蹈机构的邀请,分别担任The Camp超级训练营郑州站,以及国际精英少年舞者训练营翻译老师的所感所想。


在这里,i舞也欢迎各位有想法的业内人士踊跃投稿发声,倾听不同的声音。





熊茵

教育学博士


通过多年来考级和比赛,对中国国标舞的教育我也算是了解的比较全面,也一直在各种抱怨种种社会问题、体制和大意识形态影响下的随波逐流,致使我国的业余少儿国标舞教育不能良好发展,真正践行艺术教育的目的。


包括我对自己学生的教学,也会经常反问自己,这样的教学真的对得起家长的支持信任和孩子的努力吗?但是反而通过这样的比较,我明确了一点:我们不能自卑,但我们要走的路也很长!


我们为什么不要自卑?因为我们的少儿国标舞教育发展,在各家权威机构共同努力和推广下是处于世界前列的。首先,从国际重要赛事的成绩而言。我们的孩子的整体水平也是处于正常的金字塔型,有能够达到世界顶尖水平的业余少年舞者。


比如来自浏阳艺馨艺术的蔺晨和梁紫依,他们赢得了2017年青少年黑池赛的12岁组第6名。这个赛事的前6是由来自世界各地的将近300对小选手同场竞技角逐出来的。并且中国也只有两对业余小选手参加该组别的比赛(另一对来自香港荣雯舞蹈,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而通过一些国际夏令营和多年的考级比赛来看,中国处于塔身的“潜力股”大有人在,相比蔺晨和梁紫依,缺乏的只是一段登峰造极前的历练(比如多参加一些竞争激烈、竞技水平含金量高的国际赛事)。


其次,12岁组是国标舞青少年赛事中,一个相对重要的组别。12岁组及12岁组以下比赛的组合是基本组合,在国际竞赛中这是一个衡量各国业余教师舞蹈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这个指标的评判体现了教师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教学体系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教学的艺术性,教学理念的目的性。


而实际上中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的水平不相上下,各有侧重点。英国孩子大多数都对这些国标舞的基础知识掌握得非常牢固,并且总能积极结合身体感知来运用知识,不断提出问题。


中国孩子在舞蹈中基本都展现出了较好的技术规范性,以及对这种技术规范性的严谨和执着,这种严谨和和执着是训练有素的一种体现,是以国家权威机构牵头制定的大教学体系合理和科学的体现。


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孩子在艺术表现上展现得非常自信而且明确,哪怕生活中很内向的小女孩上场也能感受到她的肢体语言带来的震撼力,这种艺术展现力来自于教学的艺术和一个国家对艺术内涵的深刻理解。


我们的路也很长!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首先我不得不抨击一种盲目的崇拜叫:有一种好,叫别人家的孩子什么都好。源于最近在朋友圈频繁看到的对俄罗斯孩子膜拜般的崇拜。


在我眼里,俄罗斯孩子确实有很多现在我们中国大部分孩子没有的精神:比如,在郑州的时候,一位俄罗斯小舞者早上一进门满脸通红,也不像平时那样活力四射。负责接待老师关心地问了一句:“你今天怎么了?不开心吗?”他的老师淡淡地回答:“没事,就是发烧了可能!”然后就打开包找体温计给他量体温。“39度。”他老师说出来的时候很镇定。


接待老师听了吓一跳,赶紧让我问他老师要不要带他去医院?要买什么药?而他的老师任然很淡定地说:“在我们俄罗斯,小孩子发烧没有伴随有扁桃体发炎和肺炎,就不用吃药,多喝水!然后今天上课用力跳出出汗就好了!”


果真那一天,那孩子坚持做了8节课示范还加拉体能。事后我看到朋友圈疯转他们上课视频时都惊呼“天才少年”,可是我看到的这一幕,才是大家能崇拜他和真的该学习他的地方,而大家所膜拜他的“天才”到底又是什么呢?



再说说训练时间和训练方式这个话题:俄罗斯孩子一周的练习时间是6天,每天3-4个小时,基本以小课为主。他们的大课主要是分组比赛和体能练习。而且俄罗斯很多优秀的小舞者从10来岁开始,基本每年会去世界各地参加一些大赛,以赛代练,来刺激他们的竞技能力和艺术表现力的发展。


英国孩子是一周6天,每天2-3个小时,基本为小组课。而且英国孩子由于天时地利的条件,他们每个月都会有几次甚至一周的时间跟世界顶级老师上小课的学习计划。


再来看看我们中国的孩子:普遍情况是一周一次大课,一次大课90到180分钟不等;寒假和暑假基本不上课;一年顶多家门口的比赛参加两次。当然,我们的教育体制和国外存在差异,但是如果光用时间的量来算(拓展阅读:跳舞,你离10000个小时还有多远?)我们存在着确实不小的差距。这种差距来自于教育理念的差异和对时间规划理念的差异。



我曾经问过前世职业拉丁舞顶级选手Clause,在丹麦他们的小孩子如何学跳舞?他告诉我:“在丹麦,我们会先教小孩子牛仔舞,也许我们一两年的时间只教几个跟Chasse有关的步子,但我们要求他们一定要跳准音乐。”


前世界职业拉丁舞冠军Karen在上课讲到伦巴走步时,为了强调伦巴走步在拉丁舞中的重要性,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举例:“我每天练习之前,先走半个小时伦巴走步,每天结束的时候,再走半个小时。每次比赛前,我也会由半个小时伦巴走步开始进入热身,然后在7轮比赛中间会间歇地重复走伦巴走步。你们能算一下我这辈子,大概走了多少个小时伦巴走步吗?大约5000个小时不多吧!”


舞蹈是一门艺术,它需要知识的积累和身体不断的感知,以达到对知识的展现,进而融入真实的情感,用驾驭自如的身体控制力去展现这种情感。这是一辈子的修行!


这种修行有如涅盘,别人只能看得到结果,只有自己能体会过程的艰辛,但这种经历,是人一辈子整全的生命价值和意义所需要的一种历练。通过这种历练会磨练人正视自己、不卑不亢的品质。如果可以笃定的一直走下去,有一天我们会看到,并不是别人家的孩子都好!


往期【发声】拓展阅读可点击↓

美国之行看中美国标舞文化差异 | 发声

舞蹈强国的背后,是强大的精神力量 | 发声


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可在后台留言与我们联系

也可将文章发送至邮箱:i-dance@qq.com


?

纯粹的舞蹈技术干货、音乐、视频

普通人也能学的国标舞专业在线教学

i舞服务号i舞课堂】全给你!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 ↓


↓↓↓点击这里跟着张爱马笛/贾昊悦跳伦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