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黃依婷 羅武
注:部分圖片文字來源於互聯網,版權歸作者所有
雖然香港城市化程度及人口密度喺全球名列前茅,但地少人多嘅香港卻擁有著無與倫比嘅生物多樣性——逾3300種需要維護及管理嘅珍貴動植物!
唔單止係噉,香港仲有好多本地獨有嘅或喺香港發現嘅珍稀品種,如雙足蜥、香港茶、香港瘰螈等,仲包括一啲全球瀕危物種,如黑臉琵鷺、盧氏小樹蛙、金錢龜、穿山甲及中華白海豚等。
盧氏小樹蛙
盧氏小樹蛙
盧氏小樹蛙,又叫盧文氏樹蛙或羅默氏小樹蛙,係一種樹蛙科動物,係香港嘅特有物種,全球分佈狹窄,只發現於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施工前,現已被全數運送至南丫島)、大嶼山及蒲台島等地。
盧文氏樹蛙身體短小,雄蛙平均長度只有1.5厘米,雌蛙比較大,亦只有2.5厘米。盧氏小樹蛙於1952年首次發現。
香港瘰螈
香港瘰螈
香港瘰螈,舊稱香港蠑螈,係香港唯一一種蠑螈。雄螈全長122毫米至127毫米,雌螈132毫米至150毫米。背部有一條明顯嘅中脊,背中部兩側都有明顯嘅突脊,一直伸展至尾部前面。
前肢4指,後肢5趾,趾間無蹼。尾巴扁,用以游泳。多數喺石頭和泥沙底嘅溪流中, 或溪旁潮濕地方。捕吃水生或陸生昆蟲以及蚯蚓、螺類等小動物。
香港雙足蜥
香港雙足蜥
香港雙足蜥頭體長177mm,徑粗6mm,再生尾長40mm。通身粗細相似,形似蚯蚓,但被覆大小相近嘅圓鱗,中段一周有鱗片23枚,再生尾尾下鱗51枚,冇四肢,僅雄性泄殖肛孔兩側有呈扁平鰭狀嘅後肢一對,後肢長4.7 mm,占頭體長嘅2.6%。
與白尾雙足蜥很接近,兩者嘅區別係本種嘅鼻鱗溝唔完整,體形較大。生活時淡紫色或淡紫灰色,不規則咁散以深、淺斑點;尾灰白色,頭部亦略有灰白色斑點。
除此之外,香港仲有2,100個原生種、57種陸上哺乳動物、逾540種鳥類、198種淡水魚、24種兩棲動物、逾千種海魚及84種石珊瑚等。
如:
紫藍金剛鸚鵡
紫藍金剛鸚鵡
紫藍金剛鸚鵡,係鸚鵡家族中個頭最大嘅成員,體長可達1米,體重超過1.5公斤。擅長交際、調皮而又聰明。紫藍金剛鸚鵡係世界上最珍稀嘅生物,由於身價昂貴,所以一直係逐獵嘅動物,如今正面臨著生存嘅危機。
東非冕鶴
東非冕鶴
東非冕鶴係大型涉禽,額部向外凸出,有烏黑色絨羽,枕部有由無數條土黃色絨絲向四周放射所形成嘅絨球狀冠羽。白天鐘意喺沼澤邊緣活動,善於喺田埂上、水田裏、水溝邊、草地上等處行走。
麻葉繡球
麻葉繡球
麻葉繡球係一種灌木,高1-2m,深紅褐色或暗灰褐色。性喜陽光,稍耐陰;耐旱,忌水濕;較耐寒,適生於肥沃濕潤土壤。有活血止痛,解毒祛濕嘅藥用功效。
麻葉繡球花
另外,麻葉繡球植株叢生成半圓形,開花白色一片,十分雅致,仲可叢植于池畔、路旁或林緣,亦可列植為花籬。
藍蝴蝶
藍蝴蝶
藍蝴蝶為鳶尾屬草本植物,因花冠藍紫色而得名,喜溫暖濕潤氣候,係花壇或優良庭院嘅花卉。
其實,野生動物喺受到人類經濟活動干擾以前,都以佢哋各自特有嘅生存方式來適應自然界,但係由於自然災害和人類經濟活動嘅諸多影響,令到大多數野生動物變成咗瀕危動物。
為咗保護呢3300種珍貴嘅動植物,香港特區政府喺21號公佈咗首份城市級嘅《生物多樣性策略及行動計劃》,列出未來5年將採取嘅策略及行動。
香港特區政府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右)
和漁護署署長梁肇輝宣佈推出生物多樣性5年保育計劃
呢份計劃包含67項具體行動,涉及4個範疇,包括加強保育措施、推動生物多樣性議題主流化、增進知識和推動社會參與。
-1-
加強現有保育措施並推行新措施
當中包括優化郊野公園和海岸公園等保護區嘅管理及指定新範圍;同時特區政府亦會針對特別需要關注嘅本地物種,例如土沉香及馬蹄蟹,制訂相應嘅行動計劃。
土沉香
馬蹄蟹
香港現有2%嘅水域屬於海岸公園,喺《計劃》下,大小磨刀、索罟群島及大嶼山西南附近嘅水域都會劃為海岸公園,屆時海岸公園面積將增至4%到5%。
香港東平洲海岸公園
-2-
推動生物多樣性議題主流化
香港特區政府鼓勵相關決策局及部門因應香港嘅情況,喺各自嘅業務中引入對生物多樣性嘅考慮,以達到喺唔同層次滿足各方面嘅需求。
紅花嶺上嘅蓮麻坑礦山
曾經係香港規模最大嘅礦場所在地
-3-
增進知識
香港漁護署將與專家合作,根據科學化準則及最新資料,評估本地動植物物種嘅保育狀況,編制香港受威脅物種嘅名冊,為保育行動提供指引。
全球瀕危物種:蒼鷺和黑臉琵鷺
-4-
推動社會參與
今年香港漁護署已聯同約40個合作夥伴舉行咗為期3個月嘅生物多樣性節,日後亦將繼續邀請唔同界別嘅組織合辦類似嘅活動,攜手推廣保育生物多樣性嘅訊息,並推動全民保育、知行合一。
香港生物多樣性節
香港特區政府環境局局長黃錦星
香港特區政府環境局局長黃錦星介紹,香港特區政府2013年著手制訂呢份計劃,2016年初就推行計劃進行公眾諮詢,建議得到社會各界普遍支持。
為協調各部門落實呢份計劃嘅工作並監察進度,現已成立跨部門工作小組。
《生物多樣性策略及行動計劃》
此外,香港特區政府為頭3年推進專案預留咗1.5億港元,香港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亦預留撥款,以資助有關生物多樣性嘅硏究,支持教育和社區參與專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