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财富的驾驭是一种稀缺能力,你具备吗?


一夜暴富,然后呢?


  

常听网友说,如果给他1个亿,他一定能做出一番惊天伟业云云。

且不说大多数人未来不会太有钱,即便是一夜暴富的人,结局往往并不好。

权威刊物《经济学与统计学评论》曾经做过大样本的调查,发现彩票中奖者破产的概率是普通人的两倍,绝大多数大奖获得者并没有过上更好的生活,进牢房、破产、离奇死亡成为他们常见的归宿。

有点小钱会让生活更美好,但太多的钱,却时时刻刻考验着人性中的惰性和贪念,所以对财富的驾驭同样是一种稀缺能力,这是以见识和自律为底气的才华横溢。

一个胖子的逆袭



元旦,看了罗胖(罗振宇)的跨年演讲,主题是“时间的朋友”。


罗胖说,跨年演讲要做20年,而这是倒数第19次。

听起来有点像忽悠,但作为一名罗辑思维的老用户,听完他的演讲,惊叹于时间的力量。

四年前,“罗辑思维”第一季横空出世,那个时候的罗胖曾以傲慢的姿态说:你可以给我建议,但我不需要任何意见!而今天,罗胖则用谦卑的语气说:我是一个提供知识服务的人。

四年前,罗胖说要做一个有种、有趣、有料的节目,但其中新颖、猎奇的成分不少,部分观点不免片面,按照罗胖自己的说法,每次讲到理工类的话题,就会有人称呼他“文傻”。而今天,罗胖的跨年演讲横贯文理,且通俗易懂,认知的高度和表达的艺术已不可同日而语。

罗胖是一个成功的知识服务商,我不是他的铁杆粉,也不完全赞同他的观点,但我惊叹于他的成长。

一个其貌不扬的胖子,在四年多的时间里,每天坚持60秒的语音,每周坚持做一期视频,日拱一卒,最后就长成了牛逼的样子,这就是时间的力量。


我们每天要吃掉多少垃圾


西方有一部纪录片叫《Food , Inc 》,刷新了我对快餐的认识。

在现代化的农场里,如何让一只鸡以最快的速度长满肉再变成餐盘上的食物?

答案是把鸡“种”在农场。

对,是“种”,而不是“养”。

肉鸡自出生之后,终其一生都和其他鸡挤在一起,从来没走过一步,甚至从来没见过阳光。

这就是为什么速食店的鸡肉源源不断,且非常廉价。

美国的穷人,大多是胖子,因为吃了太多的垃圾食品。

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看似越来越多,却同样充斥着“农场化”生产的信息垃圾。

前不久,《财经》杂志对“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做了专访,问题涉及到今日头条的低俗内容、标题党、价值观等关键问题,张一鸣一一回答,应对自如,但也抛出了几个相当具有争议的观点。

张一鸣说,今日头条不需要设立总编辑岗位,以及“算法没有价值观”。

今日头条不生产内容,只负责内容的分发,你喜欢看桃色八卦,算法就给你推荐隔壁老王的故事;你喜欢玛丽苏,算法就给你推荐霸道总裁爱上你;你喜欢军政小道消息,算法就给你推荐……你喜欢什么,算法就给你“投喂”什么。

至于内容是否真实,价值观是不是阴暗,算法根本不会考虑。

今日头条的内容是谁生产的?

“钛媒体”发表过一篇文章《媒体正在沦为今日头条们的“内容工人”》。

不像那些已经在微信、微博成名的品牌媒体,这些草根媒体更有“内容工人”的自觉,他们的目标不是成为有公信力的媒体,而是10篇文章中能有4篇阅读量超过20万。就像人们在火车站报摊买娱乐八卦、绯色新闻、野史军事小报不会在意媒体品牌一样,人们被今日头条不断“投喂”的时候也不会在乎信息来源。

对此,;王俊煜(轻芒杂志联合创始人)在知乎上发声,指出“技术是有价值观的,取决于你想用来做什么”。


“今日头条”到底有没有价值观?


有,就是廉价高效地提高点击率。

可是,这和“种植”肉鸡不就是一个逻辑吗?


认知决定行为,行为决定层次


前段时间,万达集团官方微博晒出了王健林一天的行程表:4点起床,健身45分钟,然后飞行6000公里,停留两个国家三个城市,更可怕的是“他每天的日子几乎都这样忙碌。”

另一方面,仅仅是今日头条,每天就有几千万人在上面消耗掉1个半小时以上。

想起知乎网友对《北京折叠》的一段评论:

第一世界的人从一个社交场合到另一个社交场合,交换名片和资源,一刻也不得休息;第二世界的人工作之余,还要把时间用在技能培养和自我提升;第三世界的人在各种充斥着垃圾信息的互联网上度过,用廉价的食品喂饱自己,又用廉价的社交媒体把时间消耗掉。

很多人把富人的成功归因于资源,把自己的不如意归因于命运,这更像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保护。

就好像每年元旦,我们都会收到一些类似于新年新气象这样的祝福,可惜的是,新的一年,大多数人的生活都不会有任何起色。

因为迷茫的时代,糊涂蛋太多,而明白人太少。

认知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所处的层次。不同层次的人差距正变得越来越大,将来,最的那些人连被的价值都不再会有。

细思极恐。


升级认知的两种方式


财富是一种资源,可是当你的财富超越了你对财富的驾驭能力时,可能会变成一种灾难。

同样的,当信息泛滥到超越了你的认知水平时,选择和甄别信息就成为了一种负担。

有人问:
我要如何能获得对这个世界更为正确、清醒、客观的认知啊?总觉得什么都很容易知晓,可眼前又总是迷雾一片,啥都看不清,看不透。很苦恼。


笔者的回复是:你的问题在于接受的信息太多,但你的认知水平不够,所以看不透。升级认知水平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构建知识结构,另一种是在一个又一个具体案例中持续积累。

知识结构的构建需要学习不同学科的知识。典型的如文理两科,是认知世界的两种方式。

文科偏向对模糊问题的洞察和论述,而理科善于精准地认识和描述世界。

如果你只有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你眼中所看到的世界只有一半,这不仅意味着你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只有一半,甚至连你提问题的方法都只剩下一半。

另一种提升认知的方式,是像乐高的玩具一样,把碎片化的知识拼凑起来,然后一点一点向上搭,这也是罗胖的精进之道。

以上两点,都需要自律,有了自律,才会有坚持,有了坚持,才会有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