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番上阵战贫困 齐心协力奔小康——直击六盘水驻村轮战决胜脱贫攻坚

点击上方"六盘水市人民政府网"关注我们!

记者 通讯员 魏容 

新闻提示

  当全面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大背景,遇到驻村帮扶指导工作不力、统筹不够、落实不好等现实问题,该如何处理?

  六盘水创新性地提出了工作方法——市、县选派单位班子成员驻村轮战。

  驻村轮战即各单位需结合班子成员人数,合理安排当年度驻村轮战时间,一次安排一名班子成员、一年内每名班子成员都要驻村轮战一遍,确保轮战不间断。班子成员3人及以下的单位,可以安排本单位其他副县级干部参加轮战,主要领导可不参加驻村轮战,但每月要到所帮扶村检查指导2次以上。

  轮战所驻村干部以建扶贫点为主,肩负选派干部驻村任务。

  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整合工作力量和各类资源,、省、市脱贫攻坚措施,提高贫困群众对扶贫政策的知晓率,对脱贫攻坚的满意度,深入走访调研贫困户,精准掌握每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制定和落实“一户一策”精准扶贫措施,全力打好“四场硬仗”,推进“六个攻坚”,统筹推进教育扶贫、科技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等精准扶贫措施落实到户到人,完成各级委、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如今距离工作启动已近一月,成效如何,记者进行了采访。

轮战干部杨珂在草莓基地了解情况。

杨珂:号准脉 对症下药

抵耳村村民张明贵喜欢喝酒,喝醉酒一睡就是一天。

  第一次去张明贵家时,一进门杨珂就闻到了满屋酒气。

  杨珂是六枝特区直属机关工委下派到六枝特区落别乡抵耳村的轮战干部。来到抵耳村他首先就把村民家走访了一遍,“我去张明贵家走访了几次,次次他都是喝醉躺着的。”

  摸清情况后,杨珂将工作重点放在了这个经常以“心情不好,不想起床干活”为借口的村民身上。

  “他家一共有5口人,家里的老人都80多岁了,媳妇常年在外打工,孩子在读高中。要调动他的致富积极性,就要帮他改掉爱喝酒的毛病。”杨珂说。

  要“治病”就得“号准脉”,通过观察和了解,杨珂发现张明贵非常好面子。

  找准了张明贵的这个“软肋”,杨珂在做他的思想工作时,特意选择人多的时候。

  “我常常当着乡里乡亲的面讲他,时间久了,他脸上挂不住,再私下和他聊,和他同岁的致富带头人比一比,激发他的斗志。”

  渐渐地,村里人发现,张明贵的酒喝得少了,人也变勤快了。“没有天天醉了,天天都下地干活,人也精神了。”村民们都笑呵呵地表扬张明贵。

  “说出来你可能不相信,有天我从他家门前经过,还看见他守着孩子写作业呢。”杨珂说。“只要他想干,我们就会帮他发展产业。”

  抵耳村的轮战干部们,对54户209名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帮扶措施都做了精准研判,为每户提出了至少3条脱贫措施。

  此外,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轮战干部就领取上级文件费时费力、村委会活动室缺水且没有食堂、抵耳村七组操场没有挡墙等问题,协调安装了贵州省政务内网,开设了食堂,争取了6500元的挡墙修缮资金、20万元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项目,补种杨梅树苗400棵,还邀请农技人员对村里的中蜂养殖人员进行现场指导。

王家平:与村民心贴心 

清水河,一个静卧在水柏铁路旁的村寨,位于盘州市柏果镇南部。全村辖4个村民组,319户927人,贫困发生率0.46%。

  “由于煤矿多,这个地方洗脚水比洗脸水干净,因为脚有袜子裹着嘛。这句话反映出这里环境不好,产业单一。”六盘水市市直机关工委,派驻清水河村的轮战干部王家平说。“要发展什么产业,一开始我心里没谱,首先要摸清村民心里的想法。”

  驻村一个星期后,王家平又发现了新困难。“村民口音比较重,有的村民语速快了,我连他们说什么都听不懂,更别提开展工作了。”

  幸运的是,王家平有一个驻村经验丰富的好同事——清水河村第一书记杨宗渝。

  “跟老百姓打交道,就得会拉家常、慢慢聊。”驻村3年的杨宗渝一语道破其中奥秘。在他影响下,王家平和村民越来越聊得来。

  1月23日,王家平和杨宗渝走访的第一家是敖琪家。

  王家平详细询问了敖琪和她弟弟的学习情况、家里的生活情况。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叮嘱敖琪有什么困难给自己打电话。

  “她父亲前年去世了,母亲在铁路上工作,月收入只有1700块钱,姐弟俩一个上大学一个读高三。”路上,王家平和杨宗渝边走边商量如何帮助敖琪家。“她家没有劳动力,如果有土地入股、特惠贷入股合作社机会优先考虑她家。她弟弟高考考上大学,尽量帮他申请助学金。”

  一早上的走访后,王家平和杨宗渝来到地里。“2014年种下第一批,现在陆续挂果了,只是距离丰产还需要段时间。那边地里去年种了100亩水果萝卜,34户贫困户都挣了钱。”

  “其他的土地呢?”

  “村里相当一部分土地都不平整也不成片,还没统筹考虑过。”听了杨宗渝的话,王家平沉思了一会儿。“可以考虑种生姜。”

  “这个思路可以,晚上讨论讨论。”杨宗渝说。

  晚上8点,村干部们聚在村活动室里,开始了种植什么经济价值更高的大讨论。 

新街村村民家里挂上了卫生“流动红旗”。

李跃:美丽家园干劲足

每天早上八点整,水城县新街乡新街村都会准时听到喇叭声:“快打扫卫生了,爱护环境光荣,污染环境可耻!”

  乍一听有些好笑,但李跃告诉记者,在农村工作就需要这样简单明了。

  李跃是水城县委办下派新街村的轮战干部,记者见到他时,他一手拿着扩音器,一手拿着大扫帚,脸上挂着汗珠。“我觉得,除了实施精准脱贫工程,促进创新创富外,还需要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人居环境治理就是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你可别小看了打扫卫生,要想改善村民们懒散的习惯,把农家院变得美美的,打扫卫生可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为了提升大家的积极性,李跃还想出了给卫生检查达标的村民颁发“流动红旗”的办法。“得奖的我们还发小奖品洗衣粉、香皂、洗发水、毛巾等。”

  “我们今天就要颁奖,邀请你一起去看看。”跟着李跃,记者来到村民黄元克家。

  接过“流动红旗”,黄元克乐呵呵的。“过去家家都脏乱,大扫除一年一回,就是在过年以前,自己也没放在心上,现在每周六都要大扫除,发现干干净净住着确实是舒服。”

  此外,李跃还动员新街村两个组的村民各自承担了通组路清洁工作,每周一次。

  “不少村民说,现在不管是走路,还是骑摩托车,都干净多了,也不用担心雨天泥、晴天灰了。”李跃说。

  李跃在自己的工作日志中,写进了这样的文字——

  背上行囊,走进基层,为的是不忘初心,放开歌喉,传经送宝,小康路上同行。

驻村轮战干部顾宁和村民一起将收割的蔬菜装袋。

顾宁:当好“三员”破“三困”

深冬的乌蒙山区寒风渐紧,树叶凋零给钟山区北部五乡镇浑塘村添了几分萧瑟。“这段时间返乡的村民越来越多,我得抓紧时间多走几家。”农户家中、。

  走访是“轮战帮富”的首要工作,顾宁不敢丝毫懈怠。

  “我最贫困,应该得到政府的照顾。”

  “凭啥他家给吃低保,我家不给吃,你是领导,你要为我们做主?……”

  村里的群众会上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各打各的“小算盘”,让初来乍到的顾宁哭笑不得。

  “没了志气,花多大力气帮扶,也扶不起。”顾宁感慨地说。浑塘村共有人口1335户4913人,贫困户258户916人,2014年至2017年脱贫195户774人,还有贫困户63户142人的“硬骨头”要啃。

  到任以来,顾宁积极走访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深入走访了解,“村民心里的症结不少,比如脱贫攻坚政策理解不到位、多年扶贫产生意识疲劳、担心‘走过场’、‘等靠要’和‘穷不怕、不怕穷’等问题。”顾宁说。“存在这些问题很正常,我需要做的就是要摸清这些问题的来龙去脉,通过政策解读、谈心把问题回答清楚,这样才能鼓起村民脱贫的信心。”

  顾宁在浑塘村建了13个微信群,借助微信的即时性和便利性,采用图片加文字的方式,迅速、直观地地宣讲政策、答疑解惑,调动群众、特别是在返乡村民参与脱贫致富的积极性。

  当好扶贫政策“宣传员”——破解贫困群众的“精神之困”,当好项目施工“协调员”,破解基础设施建设“统筹不够之困”,当好产业发展“指导员”,破解农特产品“滞销之困”,在“轮战帮富”的路上,顾宁一步一个脚印,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了村民的信赖,兑现了轮战干部扶贫济困的庄重承诺。 

寒冬里的别样温暖

隆冬时节,岁寒年末,水城县玉舍镇青松村无论村头寨尾,抑或田间地头,别有一派盎然生机。

  “各位老乡,的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大礼包’,特别是农民群众,实惠更多。”

  说话的是被围在村民中间的“迷彩服”——“的千人宣讲团”六盘水市水城县委组织部工作队队长申友余。

  “我们来不为别的,就为了和大家一起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布置实施好各项产业,只有把产业抓好抓实,才能让大伙都能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

  “的政策好,我们记在心。这段时间天天在补植补种。话到这个点,也没什么不好讲的了,希望加紧把我们底木克组茅石丫口到红龙屯的通组路硬化了,不然娃儿早上读书遭罪啊,泥一脚水一脚的。”坐在对面的村民曹忠举说出眼下的难题。

  “请大家放心,我们和镇里面及相关部门对接协调了,路的事不敢耽搁,到时候水泥、沙子拉下来,还麻烦你们都出点力,一起把路修好。”旁边的队员钱品边记边说。

  从村民家出来,宣讲团的成员们又忙着走到田间地头,帮助村民种植刺梨。

  “一个个的很年轻,还戴着眼镜,没想到人家学问搞得好,干起农活来也有模有样。”贫困户高文达连连竖起大拇指。

  回到驻地,宣讲队员卢彤向记者展示了他的工作日志——

  “12月5日:上午8时30分,在村活动室门口发放刺梨苗,上山种植;下午3时,走访红龙屯贫困户付文学家,他家无其他收入,领低保,有两个儿子,主要财产,一头小牛、两匹马,两只小猪,同意丈量土地,种植刺梨;走访贫困户周顺应家,有4个人,有10余亩地,同意种植刺梨。”

  放下本子,他感触良多。“接连几天走访下来,挺有感触的,老百姓脱贫的愿望很迫切,大家都同意种植刺梨,村民们反映的底木克组通组路、串户路和水源问题,一定实打实帮他们解决好。” 

盘州市胜境街道村民补植刺梨

“贷”来致富新路径 

  1月23日,尽管天气寒冷,但盘州市胜境街道刺梨基地里,村民却没有休息,大家忙着在刺梨苗下套种中药材玄参。

  “现在共种植了1.0446万亩刺梨,按照每斤两块钱的收购价来算,丰产期时候能有近4000万元的产值。”盘州市胜境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唐国启说。

  他告诉记者,刺梨到丰产期还要等2至3年。“钱投进去了,但是眼下看不到效益,但后续的配套设施又必须得跟上,钱从哪里来呢?”

  正当唐国启与社员们焦急的时候,贵州银行盘州支行推出的贷款救了急。

  近期,贵州银行推出扶贫产业子基金,需要政府主导的国有企业聚合民营资本、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把产业、利益、流程、要素、责任全部融入项目之中并予以固化,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经济圈”和“生态圈”,用好用活用足基金。

  “盘州刺梨是贵州银行重点支持的扶贫项目之一,按照规划,贵州银行将在2020年前为该产业提供近6亿元的融资支持。”。

  2017年5月,盘县支行派专人从盘州市农业局、、产业运作模式等进行了深入了解,随后进行了三四次实地调查走访;接下来,由盘州政府融资融通担保公司负责担保,并与银行一起完善相关风控手续。

  两个月后,这笔500万元的贷款汇入了盘州市政府的平台公司——宏财公司,由其负责监督使用。

  “除了发放人工工资,我们投入400万元修建了一个中药材烘干房,大概3000平方米左右。用于烘干套种的3000亩玄参,金融活水的注入有效提升了产业附加值。” (稿件来源:贵州日报)

请您长按二维码关注

六盘水市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