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独创| 抹香鲸引发的“检讨”:我们可能不了解“另一个深圳”

3月12日,一头抹香鲸在深圳海域受困,深港惠三地及数十人专家团队对抹香鲸的救援就此开展,但历时四天未能帮助抹香鲸回到深海。目前,抹香鲸解剖工作已完成并转入标本制作阶段。抹香鲸母子从哪而来,因何而死,这些问题有待解剖报告出具后才能清楚。



突然造访的抹香鲸给各路媒体来了一场海洋知识大考验,媒体在直播过程中有过这样或那样的误读,使我们突然明白:作为深圳人,我们可能并不了解身边的那抹“蓝”——也就是使深圳以“滨海城市”命名的另一个“深圳”。


直播结束后,读创团队特邀海洋环境讲师大象爸爸为读创后台小伙伴们上了一堂课:抹香鲸报道的媒体误读大汇总。同时,我们也走访了此次参与救援行动的专家,为大家梳理了一些线索,解开心中的疑问。从自己开始了解海洋,了解另一个“深圳”。



1
我们搞错了

远道而来的“客人”吃什么?


首先,读创团队要在这里道歉,我们曾在直播中弄错过抹香鲸的饮食习惯。


抹香鲸送抵惠州解剖当天,科研人员在它的肠道里发现未消化的鱿鱼喙骨。当天,读创客户端在直播页面中提及“抹香鲸吃章鱼和鱿鱼”,这句话虽然在两分钟内修改了过来,但也暴露了我们对抹香鲸的了解未够深刻。


大象爸爸介绍,抹香鲸的主要食物是鱿鱼。


“可能大家觉得章鱼、鱿鱼和墨鱼是一回事,实际上并不是。”大象爸爸说,抹香鲸最爱的食物,大王酸浆鱿和大王乌贼,是世界上体积数一数二的软体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曾有科学家在抹香鲸身上发现过属于大王酸浆鱿或大王乌贼的直径40厘米的大吸盘,可想而知这种无脊椎动物的体积会有多么惊人。


但作为世界上体积最大的齿鲸,抹香鲸对大王酸浆鱿和大王乌贼毫不畏惧,就算被团团抱住,激烈打斗,也不会失败。



2
有人搞错了

抹香鲸到底长什么样?


这头造访深惠海域的抹香鲸到底长什么样?我们的前线记者说,第一眼并没有看到完整的抹香鲸,因为处于海平面的视角,抹香鲸起初始终是弓着身体,只能看到它的背鳍,开始多日都看不到它的尾部。但我们能够通过网络上寻找到抹香鲸的图片,知道它的脑袋占身体的三分之一,呈方型。


浑身带斑点的鲸鲨


但曾有媒体报道中配发一张“美丽的抹香鲸”图片,图片上带着星星斑点的大鱼,其实是最大的鲨鱼——鲸鲨。而抹香鲸是哺乳动物,两者截然不同。由于该媒体的微信公众平台一经发布不能修改,因此,这个错误一直停留在页面上。这同样提醒我们这样的媒体工作者,我们并不了解海洋。



3
有人搞错了

抹香鲸为什么回不去深海?


还有一个媒体报道在海洋环保志愿者的圈子里被不断转发——“被困鲸鱼‘喷水感谢’不愿离去”,媒体代入过多拟人化的情感,导致出现误读。


3月12日发现抹香鲸遇困,潜水教练潜入水中清除渔网时,抹香鲸一度主动张开嘴向潜水教练“求助”。潜水教练第一时间为抹香鲸清除了它背部、腹部和嘴巴里的渔网。但脱困后的抹香鲸仍在浅海游曳,次日部分媒体的报道中,将抹香鲸的行为解读为“喷水感恩久久不肯离去”。



参与救援的专家现场初步判断,抹香鲸声呐系统可能出现问题,导致它无法找到方向,返回深海。根据多次接触抹香鲸的潜水教练的描述,发现它时,它的身体没有明显外伤,也没有被撞击的痕迹。到底是不是像有人推断的脊椎出现了问题,仍有待专家的进一步检查和判断。



4
我们还有这样的疑问

曾经有“奇迹”为什么救不回抹香鲸


抹香鲸被救援人员及专家引导至虎头门海域之后不再游动,而是随着洋流一路向惠州港附近海域移动。3月14日深夜10点多,已经被香港海洋公园专家判定“等待自然死亡”的抹香鲸又被发现它“游”了200米。


关注抹香鲸的人们满心期待着“奇迹”的发生。但就在3个小时后,抹香鲸在一阵猛烈挣扎后就再也一动不动了。



科研人员表示,社会公众期盼奇迹发生的心理可以理解。当晚是否抹香鲸自主“游动”了200米,还需要打个问号。因为晚上海面上光线差,而且潮水上涨,冲向岸边浪涌很大,返回海里的浪涌也很大。在潮来潮往的带动之下,加上当时抹香鲸仍有活动的能力,被海水助推向深处“游动”一段距离是肯定的,但这不代表此时抹香鲸还有自主活动能力。



5
为什么要解剖它

而不送回深海让它完成“鲸落”


3月14日下午,当抹香鲸完全搁浅后生还希望极其渺茫之时,人们开始关注一个词“鲸落”。当鲸鱼在海洋中死去,它的尸体会最终沉入海底。生物学家赋予这个过程一个名字——鲸落(WhaleFall)。鲸鱼的尸体可以供养着整套生命系统,这是它留给大海最后的温柔。最后,当专家确认抹香鲸死亡后,也有人问:“为什么要解剖它,而不是把它送回深海,让它完成’鲸落’?”



参与抹香鲸救援的科研人员告诉我们,从科研的角度来看,对抹香鲸进行剖检意义重大。我们对抹香鲸等海洋哺乳动物了解太少了,才会在遇到它们搁浅或者误闯浅海后无从下手。尽管即使进行剖检也未必能够得出抹香鲸确切的死因,但剖检的数据肯定有助于我们更了解抹香鲸等海洋哺乳动物。


大象爸爸在跟读创团队探讨时也认为,“鲸落”应该是自然现象,但我们没有必要人为做这样的事情。



6
被渔网困住的抹香鲸

海洋垃圾是杀死它的“元凶”吗?


解剖时,科研人员发现抹香鲸胃部几乎是空的,未发现海洋垃圾。这说明抹香鲸在近岸海域时几乎没有吃过东西。让我们等待科研人员最终剖检报告来告诉我们抹香鲸身上究竟发生过什么,让有关抹香鲸的解读回归事实和理性。



但同时,海洋垃圾的危害必须正视。国内外也有不少海洋动物误食海洋垃圾致死,或被海洋垃圾所困致死的案例。“海洋与陆地是相通的,人类的所有行为都在或多或少地影响海洋。”大象爸爸说,自己在海洋环保课堂里也经常跟孩子们说,不往大海里抛扔垃圾,是我们能够为保护海洋环境所做的最基本的事情。



7
深圳是滨海城市

但我们有海洋文化吗?


深圳是国内一线城市中海洋资源最为丰富的。海洋带给我们许多足以骄傲的元素:我们近海,可以亲海、赶海;我们近海,可以出海、扬帆;我们近海,可以品海、“吃”海⋯⋯


“不少深圳人都知道哪里有好吃的海鲜,这种鱼是清蒸还是红烧更美味一点⋯⋯不可否认,品尝海鲜也是认识海洋的一种方式。但是,海鲜绝不能代表海洋的全部。”大象爸爸如此生动地指出:深圳还不足有自己的“海洋文化”。



大象爸爸用两个故事告诉我们深圳人缺乏海洋保护意识。“我们在海鲜市场上看到有人卖鲎。”他说,这种又叫马蹄蟹的动物,是跟三叶虫一样历史悠久的远古生物,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鲎的血液是蓝色的,遇到细菌就会变色,可以用作医学用途。鲎其实基本没有肉,也没有什么丰富的营养,但是却有人因为好奇而去吃它。如果有人抓了雄性的鲎,雌性的鲎就会一直跟着,“抓住一只等于抓住两只”,所以,鲎在近年数量锐减。


在深圳一年一度的知名展会上,有商家在卖红珊瑚、卖砗磲,这两种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把它们制成工艺品摆卖就是涉嫌违法犯罪。但在深圳的展会上,竟然堂而皇之的售卖。这说明深圳人的海洋保护意识还很不足够。


写到这,我们想说

我们承认了这些误读,正是我们想了解的起步。现在开始,一点也不晚。





-  END -



读创新闻原创稿件,所有版权归读创新闻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读创记者 江晓蚕

读创编辑 严文婷



长按识别二维码!

长按识别二维码!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