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课堂|朵云书翰

楷书欧阳修《醉翁亭记》条幅 蔡和勇(福建)

楷书欧阳修《醉翁亭记》条幅 局部 蔡和勇(福建)

楷书至唐代日趋成熟完美。褚遂良书法,方圆兼备,波势自然,用笔强调虚实变化,节奏感强。此件作品已得其中之一二,作者于点画书写一丝不苟,结体平稳有度,体势左右开张,章法完整。不足之处:一是线质偏弱,特别是横向的笔画,如“长横”“横钩”等尤为明显;二是相同字的处理还显捉襟见肘,变化不够丰富,说明临习时的储备不够;三是运笔不够肯定。建议作者继续深入临习褚河南《雁塔圣教序》,同时关注《大字阴符经》,注意笔画的起始呼应、虚实变化,提高作品的格调。

 

行草《古诗数首》条幅 陈家全(河南)


作行草最贵虚实并见。笔不虚,则欠圆脱;笔不实,则欠沉着。综观此件,以二王为基调,行草相间,运笔流畅,气息平稳、笔意自然,章法完整。数百字,洋洋洒洒,一气呵成,足见作者技法扎实,创作能力强。不足之处:一是结体平稳有余,灵动不足,整体取势较平;二是运笔略快,笔法平铺直入较多,使转处的调锋不够,以致笔画显单薄,不够圆润。建议作者在平时的训练中多加关注字势的变化,以速度控制笔锋的使转,使笔法更具丰富性。

 

草书陶渊明《饮酒其五》条幅 姜广举(湖南)


书法者,书而有法之谓,故笔落纸上,即入“法”,动静皆能合法为上乘。此件作品运笔流畅,笔法娴熟,线条动静结合,富有节奏感,结体大小错落,摇曳多姿,整体布局疏密有度,气韵贯通,作者在草书的学习上是下了一番苦功的。不足之处:其一,线条略显油滑,如“君”“何”“山”等字;其二,个别字的草法不够规范,如“人”“日”“相”“言”等字,“车马”“山气”等组字如此处理,易误读;其三,落款单薄。建议作者在深入临习明清大草的同时,要关注素、旭的草书,且要加强对小草的汲取,以求笔法的纯正、草法的严谨、章法的完整。

 

草书项穆《书法雅言》条幅 林 玲(上海)


此件作品作者以《十七帖》为基调,内糅《书谱》之圆润、《小草千字文》之萧散含蓄,运笔顺畅,技法熟练,气息淳和儒雅,章法上,作者以前贤书札形制,布局疏密有致,参差错落。建议作者进一步深入临习历代小草名帖,在关注技法字形的到位同时更要注重对于神韵的细心揣摩和摄取,正所谓形神兼备。另外,分段处要注意原文的段落,不可只求章法的形式美而忽略作品的完整性。

 

草书自作联《大庆修井》条幅 陈忠富(黑龙江)


董玄宰云:作书,须提得笔起,不可信笔。盖信笔,则其波画皆无力,提得笔起,则一转一束处,皆有主宰“转束”二字,书家妙诀也。此件作品,运笔大胆,点画率意粗狂,整体布局饱满,气势恢宏。作者以明清人气象,以自作联抒写大庆精神,于点画中见性情,恰如其分。不足之处:一是运笔率性有余,细腻不足。要加强点画线条的质量,不能只求大感觉,要力求远看有势,近看有质。二是中间小字太满,且不够精到,给人以压抑之感。建议作者在临习大草的同时,要注意起收使转处技法的到位,并以小草的精润滋养大草的浑厚。

 

行草范仲淹《岳阳楼记》条幅 范柏涛(江苏)


学书有二,一曰笔法,二曰字形。笔法弗精,虽善犹恶,字形弗妙,虽熟犹生。此件作品,运笔洒脱自然,技法熟练,结字平和然不失灵动,整体气息纯正,作者于行间茂密中见参差错落之美,于不激不厉中得从容之举,足见作者有着较强的笔墨驾驭能力。不足之处:一为笔画随性较多,略显油滑软弱,如“风”“讥”“者”等字;二是个别字字法有待商榷,如“无”“南”“去”“空”等字;三是抄录有误,如末第二行“不以为喜,不以为忧”应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建议作者加强对晋人的取法,克服腕下之今人习气,同时临习汉隶,加强线质的凝练厚重。


图文刊发于《书法》杂志2018年第3期

微信订阅请点击阅读原文

《书法》杂志公众微信平台 长按下图二维码关注

编辑部电话:021-61229018

邮购部电话:021-61229020

投稿邮箱:shufabianji@163.com

2018年征订工作已开始,欢迎到各地邮局订阅

邮发代号:4-250

每期定价25元,全年定价300元


点击长按以下二维码关注订阅上海书画出版社 其他四本期刊公众微信,您将收到不同门类的艺术资讯,还有每期杂志精彩内容大放送。






▼▼▼▼杂志订阅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