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族+学者+硬汉:一个你所不知道的赵高,绝对不是翻案文章


赵高竟然有王族血统

赵高是秦国人,但居然姓赵!要知道,赵,可是赵国王族的姓氏。据李开元先生分析,赵高的父系应为赵国王室的疏族。

战国时代,各国合纵连横,互换王子皇孙为人质的情况非常普遍,强大如秦,也往各国送人质啊,秦昭襄王嬴稷、秦始皇的老爹嬴异人,都是资深人质。

人质的命运千差万别,有的打着做人质有功于国的旗号当上君主,比如上面这两位爷,但绝大多数的人质就没那么走运了,他们常常是姥姥不疼、舅舅不受,颇有一些长期滞留异国他乡,贫穷潦倒,致死不得归还,比如嬴异人,如果不是吕布韦整了一出“奇货可居”,可能在邯郸保卫战时就被赵国砍了脑袋哩。

回看赵高,他的祖上可能就是赵国派到秦国做人质的公子,早就被赵国忘到九霄云外去了,滞留于秦,混得越来越惨,后来在秦国娶妻生子,子孙后代变成秦国人,成为庶民。

赵高有兄弟数人,都出生于隐官。隐官虽然也是庶民,但地位更低,所能占有的土地和住宅,只有普通庶民的一半。

秦法虽严,但也比较注重公正(二世胡亥上台之后就不好说了),隐官虽然地位低下,但也有结婚生子的权利。

赵高的父亲,大概是在隐官工作的下级文法官吏,通于法律,精于书法,在隐官任职时结识了赵高的母亲,组成家庭,生下赵高兄弟。

秦国注重世业,子承父业、以吏为师极为普遍。赵高成年以后能够走文法的道路入仕,与父亲的职业和影响密切相关。

赵高不但精通法律,而且是第一流的书法家、教育家

写上这个小标题,我自己都觉得诧异,呵呵。

赵高大概于前256年前后生于咸阳,比秦始皇嬴政小三岁左右。

李开元先生推测,赵高从小跟父亲学习法律,之后通过层层考试,进入政府,可能入了嬴政的法眼,被任命为中车府令。

赵高得到嬴政的赏识,除了考试成绩突出以外,他的个人能力和才智,也是重要因素。

赵高的书法,堪称一流,在秦帝国中,除了丞相李斯之外,大概无人能出其右。赵高在文字方面的造诣,那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直接参与了秦朝后来的文字改革,他著有《爰历》(爰读如园)六章,是秦国官定识字课本的一部分,也是有名的文字学著作(《汉书·艺文志》载,《爰历》六章者,车府令赵高所作也。)。

官定识字课本什么概念?!就冲这一条,谁敢说赵高是个学术混混?呵呵。

【赵高的《爰历》,至少是这个地位滴】

赵高既是精通法律的专才,又是有名的书法家,还是出色的教育家,你说,嬴政将胡亥的教育委托给赵高,可不是知人善任吗?

什么?赵高还是武林高手?

赵高是中车府令,中车府令是皇帝的侍从车马班长,对于车马的驾驭管理、保卫皇帝安全的能力有极为严格的要求。

秦法规定,一般的车马驾驭,车士至少要经过四年的训练,四年后还学不会,教官要受惩处罚款,车士本人要服四年劳役。

不就学个车拿个驾照嘛,有那么麻烦吗?一整要学四年!

【不就考个驾照嘛!】

且听我说,秦国对车士的要求高着哩,想合格没那么简单。我们摆一摆哈:

1.年龄不超过四十岁,身高在七尺五寸以上(173公分)。

2.步履矫健,能够追逐奔马。就这一条,得淘汰多少人?

3.身手灵活,能够上下驰车。也就是说,得有铁道游击队的本事,随时上下飞奔的马车。

4.车技熟练,能够驾车前后左右周旋。我估计这个难度跟现代人驾车玩“飘移”有一拼。

5.强壮有力,能够在车上掌控旌旗。这个也厉害诶,马车飞驰,站在车上还要高举旌旗,对力量和平衡能力要求都很高。

6.武艺高强,能够引八石(读如旦)强弩在驰骋中前后左右开弓。

我倒!这哪里是个司机啊,整个儿一个“司机+旗手+保镖”啊!

以上是对车士的要求,而中车府聚集的是秦帝国车御的精华,对于他们的要求,远在一般的车御车士之上,用现代的话来说,人人是车马高手,个个是大内武士。

【基本上,武功要达到这个程度】

【才华要达到这个程度】

【颜值达到这个程度基本就过关了】

而赵高是中车府令,是中车府的头头儿,可以想像了吧,赵高体魄高大强壮,骑术车技精湛,娴熟于弓箭兵器,武艺非同寻常,常在皇帝身边陪伴,估计相貌也远在常人之上,是秦帝国宫廷中不可多得的文武双全的美男子。

【电视剧里,要不把人家搞成这样】

【要不就搞成这样!】

电视剧里的赵高,总选那种贼眉鼠眼、阴阳怪气的来演,而且把人家下巴刮得溜光,变成一个太监,简直就是抹黑赵丞相嘛!赵高泉下有知,肯定怒吼:是可忍,孰不可忍!呵呵。

赵高搞垮大秦,根子竟然是秦始皇“弄术”

始皇嬴政,属于天才一类的人物,不但有“道”,而且通“术”。

嬴政贵为天子,有权有势,如果能神秘地玩玩术,耍耍手段,与权势做个巧妙配合,驾驭掌控下属,真的就跟玩儿一样。

先说说蒙氏。

蒙氏家族,为秦国立下无数大功。蒙氏祖先是齐国人,蒙恬蒙毅的祖父蒙骜,自齐入秦,事昭王,凭战功获爵位。父亲蒙武也非常能打。

蒙恬,学律法起家,后因家世而得为将,统兵塞北。蒙毅侍从嬴政,据说是形影不离,深得信任。一边是蒙恬与扶苏,一边是秦皇与蒙毅,这个组合相当微妙。你既可以说,嬴政借此而拉拢蒙氏,也可以理解为隐以蒙毅为人质,提防来自蒙恬的某些不可测的变数。

上面说的是蒙氏兄弟,下面说说赵高。

喜欢玩儿术,看着下属被自己玩儿得团团转,估计内心有强烈的满足感。驾驭掌控下属,恩宠是一个办法,制造敌人也是手段。

一次,赵高不知什么原因,犯了死罪,嬴政让蒙毅来审理。蒙毅是上卿,既不属于廷尉系统(司法系统),也不属于御史系统(监察系统),嬴政将赵高的案件交给他来处置,这明显有违司法程序。

法家严厉反对帝王将个人意愿强加于司法公器之上,并屡屡警告这样做的后果,但嬴政就这么做了,埋下了帝国倾覆的种子。

上卿蒙毅当然不敢枉法,按照秦律,判赵高死罪。

判决之后,嬴政出面了,他以“赵高办事能干勤勉”为由,赦免了赵高,并官复原职。

前面说过,中车府令相当于皇帝的侍从车马班长,负责皇帝的车马管理和出行随驾,甚至亲自为皇帝驾御,职位至关紧要,非皇帝绝对信任的腹心亲近不能担当。不理解的,想想现在的领导司机,基本上就那么个情况。

之后就很好推测了,蒙恬与扶苏,赵高与胡亥,兵对兵,将对将,嬴政一边看他们斗,一边暗自窃笑。

然而,嬴政却没有料到,他可以统一天下,他可以驾驭万民,但他决定不了自己的寿命。韩非子早就说过:要防范出大乱子,必须立太子,这样祸患就不会发生了。嬴政赢了一辈子,谁料大秦崩溃,竟然是因为他没立太子!

嬴政暴死,本来相对平衡的力量瞬间发生倾斜,蒙毅又恰好奉命替嬴政去祭祀山川,没在身边。这对赵高来说是天赐良机,否则一旦扶苏上台,蒙恬当权,他就得死。铤而走险,竟然成功。

刘义庆先生感慨说,一只蚂蚁与一条浩瀚长堤,就是这样一个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