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光教育| 央视《镜子》直指家庭教育盲区,震撼人心!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

孩子的成长记录着家庭的特质,

孩子的问题其实反映了家庭的问题。



为什么孩子会有网瘾?为什么孩子不愿上学?为什么孩子不听父母的话?焦虑的父母们永远只会在孩子身上找问题,却看不见自己的问题。


央视经过十年酝酿、两年拍摄和制作,完成了中国深度探讨家庭教育的纪录片《镜子》。这部纪录片通过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进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的故事,讲述了心灵回家的旅程,一部纪录片,一次关于爱的启蒙教育,揭示了中国现阶段教育中爱的能力严重缺失。


4月16日,应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邀请,纪录片《镜子》在国家图书馆举办首映礼暨交流会,影片得到众多嘉宾及观众一致好评,并获得电影节纪录单元最佳中国长片提名。


北京国际电影节对该片的评价

北京国际电影节纪录单元评委张同道教授认为,该片很多场景将成为电影史上不能忘记的片断。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原会长刘效礼、电影节纪录单元执行主席陈大立等专家对《镜子》的艺术水准和主题内容予以高度评价。纪录片《镜子》通过对三个家庭真实地纪录,以情感教育这一新视角,重新审视当今我国家庭面临的亲子关系等问题,传播让心灵回家,让爱不再变成伤害的新理念。




▲《镜子》第一集



▲《镜子》第二集



▲《镜子》第三集


“爱是人的一种主动的能力,一个突破把人和其他同伴分离之围墙的能力,一种使人和他人相联合的能力,爱使人克服了孤独和分离和感觉,但他允许他成为他自己,允许他保持他的完整性。”——弗洛姆


艾瑞克·弗洛姆(Erich Fromm),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被尊为“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 


爱,无论怎么样都在那里,与生俱来。但爱的能力是要历经学习和修炼,才得以驾驭的能力。有了爱的能力,才会去爱自己,并推己及人,以他人的方式去爱你的爱人、你的孩子,甚至你身边的人。允许他成为他自己,而不是我们心中的那个他。不要再用爱的名义残忍的撕裂你的爱情、亲情和友情。


有没有爱的能力,最大的区别就是:


用自己的方式去爱,是自私、占有和绑架,自我而狭隘;


用他人的方式去爱,是无私、付与与关怀,博大而有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