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面蓝色字“朱氏宗亲家族” 加入朱氏家族!
无论您在哪里,只要您姓“朱”,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朱氏宗亲家族”,再点击“关注”,即可成功加入中华朱氏大家庭。让我们携手同行,弘扬朱氏文化,传播朱氏正能量。
朱熹,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大家,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他的理学思想对宋、元、明、清四朝影响很大,成为宋以后封建王朝的官方哲学。康熙称赞朱熹:“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归”。
朱熹受教于父,聪明过人。四岁时其父指天说:“这是天。”朱熹则问:“天上有何物?”其父大惊。他勤于思考,学习长进,八岁便能读懂《孝经》,并在书额题字自勉曰:“若不如此,便不成人。”据《朱子年谱》记载,朱熹在10岁时就“厉志圣贤之学”,每天如痴如迷地攻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他自己也曾回忆说:“某十岁时,读《孟子》,至圣人与我同类者,喜不可言”。从此,便立志要做圣人。以后他又教育学生说:“凡人须以圣人为己任”。1181年朱熹解职回乡,在武夷山修建“武夷精舍”,广召门徒,传播理学。为了帮助人们学习儒家经典,他又于儒家经典中精心节选出“四书”,并刻印发行。之后,朱熹仍呕心沥血修改《四书集注》,临终前一天朱熹还在修改《大学章句》。朱熹将《四书》定为封建士子修身的准则,《四书》构成了朱熹的一个完整的理学思想体系。元朝迄至明清,《四书集注》遂长期为历代封建王朝所垂青,作为治国之本,也作为人们思想行为的规范。
朱熹天资聪颖,却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年纪轻轻便励志要做圣贤。纵观古今,大凡有建树、成伟业的先贤大家、历史名人,无一不重视学习,酷爱读书。他们无不把学习作为人生的追求、境界,作为做人的准则、品格、修养、品位,更作为一种社会责任。我们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往往肩负着一方发展重任,只有博览古今、学贯中西,才能有能力、有魄力带领好一个地方或一个部门的发展。,要求党员干部必须一以贯之地把加强学习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对待、来倡导、来坚持。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将持之以恒、终生学习贯彻于工作的始终,并将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通过学习来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
绍兴十八年(1148年),朱熹考中进士,从此开始仕途生涯。朱熹一生因为多次辞官,故为官时间不多,但无论在任还是卸任,他都关注国家大事、关心百姓疾苦,并且积极作为,从不置身事外。他退居崇安时期,崇安因水灾发生饥荒,爆发。有鉴于此,朱熹主张设“社仓”,以官粟为本,防止地主豪绅在灾荒时期用高利贷剥削农民。为此,朱熹于公元1171年在其家乡首创“五夫社仓”,并上疏朝廷,建议按其办法在全国范围推行。由于此法对官僚地主和高利贷者不利,因而未能广为推行,但朱熹这种体恤民情的为政之道却在当地百姓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1178年朱熹任“知南康军”,上任不久发生灾荒,朱熹上疏要求减免租税,同时请求政府兴修长江石堤,一方面解决石堤失修问题,另一方面雇用饥民,解决了灾民的生计问题,得到了民众的拥护。
朱熹官职不高,步入仕途的时间也仅仅只有六年,但终其一生都表现出难能可贵的为民情怀。我们党员干部为官一任,就要有造福一方的决心,要有“一草一木当晓百姓利益,一言一行勿忘党的宗旨”的思想觉悟。“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只有时时把群众冷暖挂在心上、抓在手上、一刻也不放松,才能赢得群众更为广泛、更加牢固的支持。当前,全年工作即将进入收尾阶段,各级都要加大为民办实事的力度,特别是年初确定的十件为民实事,要抓紧调度推进、确保如期完成。同时,要结合年终走访和民意调查,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企业、深入社区,走进老百姓家中为群众解疑释惑、解决难题,靠强烈的群众观念和扎实的群众工作赢得民心、推动发展。
朱熹早年曾出入佛、道,31岁正式拜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为师,专心儒学,成为程颢、程颐之后儒学的重要人物。他总结了以往的思想,尤其是宋代理学思想,建立了庞大的哲学体系,主要包括理气论、动静观、格物致知论、心性理欲论等,其格物致知论不仅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囊括其中,更引领了后世数学、化学、物理学等学科发展,而且成为“实事求是”实践论可供追溯的理论依归。淳熙三年(1176年),朱熹与当时著名学者陆九渊相会于江西上饶鹅湖寺,交流思想。朱熹主张“理生万物”,强调“格物致知”,主张多读圣贤书,多观察事物。陆氏兄弟则认为“心生万物”,格物就是体认本心,主张心明则道理自然贯通,不必多读书,也不必忙于考察外界事物。这就是中国思想史上有名的“鹅湖会”。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评价“鹅湖之会”说:“(朱陆)二先生同植纲常,同扶名教,同宗孔孟,即使意见终于不合,亦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193年朱熹任职于湖南,不顾政务缠身,又主持修复了四大书院之一岳麓书院,使之与白鹿洞书院一样,成为朱熹讲学授徒、聚众讲学的场所。自此书院开始在南宋发展盛行,几乎取代官学,成为传播学术思想和培育社会精英的重要场所。
宋代思想开放,佛、儒、道等三教九流发展盛行,但朱熹却穷其一生去传承和发展理学,并最终确立了理学的正统地位,这种执着和坚定在今天看来非常难能可贵。改革开放以来,受商品经济的冲击,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变化,部分党员干部开始出现了思想松懈、理想动摇、信念缺失的问题,,认为那是虚无缥缈、难以企及的幻想;有的不信马列信鬼神,热衷于算命看相、烧香拜佛,遇事“问计于神”;有的向往西方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这都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是人经受考验的精神支柱,党员干部一定要锤炼思想,坚定信念,坚守人的精神追求,真懂真学真信真用,自觉用 “四个能否”(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理想信念是否坚定,真正做“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
【信息来源】福山区委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