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直播遇到VR,能泛起多大的浪花?

提到直播,相信每一个人都不会感到陌生。从文字直播,到图文直播,再到音频直播、视频直播,形形色色的“直播”俨然已成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一分子。而在VR行业迎来第三次的发展浪潮之后,不少嗅觉敏锐的先行者又盯上了“VR直播”这块蛋糕,试图用VR的方式去颠覆大家对于“直播”的认知概念。


也因此,国内外诞生了诸多专注于VR直播业务的初创公司。比如已获得3050万美元A轮融资的NextVR,比如已被Intel 1.75亿美金收购的Replay Technologies,比如VR Touch、兰亭数字等等。




不过,任何一个产业的兴起都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面临诸多困难,对于VR直播来说也是如此。那么,对于VR直播这个新兴的产业来说,在发展过程当中存在着哪些困难?在经过多方调研和走访之后,在探求这个答案的道路上,我们往前迈进了一步。




让人纠结的拍摄设备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就从跟VR直播息息相关的拍摄设备说起吧。根据我们的调研,目前VR直播所采用的主流拍摄设备解决方案大致有以下三种:


  • 摄像机组合方案(Red Epic Dragon等)


  • 运动相机组合方案(GoPro等)


  • 全景一体机(Ladybug5、诺基亚 OZO等)


上述三种设备解决方案理论上都可以应对VR直播,但或多或少也都不是那么的完美。专业级别的设备性能强大,但价格极高,并非初创团队能够负担的起,而普通的设备虽然价格相对低廉,但在输出画质和后期进行画面拼接的时候,效果又会差强人意。


VR Touch的CEO陈林在接受我们的采访时表示,“VR直播发展到目前阶段来说,会有一定的门槛。VR Touch直播设备完全引进就需要将近100万,而业内公认最高清的红龙(Red Epic Dragon)一套做下来大概200万都不止。”


随后,陈林又补充道,“使用相对廉价的直播设备,会遇到诸如对于现场的灯光变化难以快速处理,以及全黑镜头时的噪点问题等等。”


VR直播无法绕过的两个大麻烦




1
带宽成本


对于直播行业来说,带宽始终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大麻烦,现在的主流视频直播平台之所以烧钱,并非自身没有盈利能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被带宽成本这座大山压的喘不过来气。


对于直播的带宽成本,曾担任直播平台技术总监的张鹏告诉笔者, “在传统的视频直播行业,以一万人观看为例,就需要12G~15G左右的带宽峰值。以国内某直播平台为例来说,一个月内,仅游戏赛事这一项,就需要200~400G的带宽峰值,成本在600万人民币左右。”而根据张鹏的推测,“基本上在相同清晰度的前提下,VR直播的带宽成本要比传统视频直播高3~6倍。”


由此看来,相较于传统的视频直播,VR直播不仅也要面临带宽成本这座大山,而且还要沉重的多。




2
内容版权


体育赛事直播一直都是公认的大市场,不过,这显然是个最坏的时代,在赛事版权成本漫天飞涨的同时,变现渠道仍在探索、用户付费模式尚未成熟。再加之巨头们纷纷入局,赛事版权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高门槛、高投入的军备竞赛阶段。


腾讯以每年5亿美元拿下5个赛季的NBA网络独家版权、PPTV以每年5000万欧元签下西甲独家版权、体奥动力以80亿人民币拿下中超5年版权,乐视体育尽管只买了两个赛季的中超独家媒体转播版权,但却付出了27亿人民币的代价。这些价格较原先均有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增幅。


之所以前面讲了那么多关于体育赛事版权的问题,其实是为了说明VR直播可能要面临的另外一个大麻烦:版权问题。而对于相当多的用户而言,体育赛事可能是他们最期待体验的VR直播内容。与之情况相似的还包括演唱会、音乐会等涉及商业化的领域。


毋庸置疑,“VR+直播”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但不得不说,想要成功迈进这扇门,还需要随身带着一把“金钥匙”。




这才是阻碍VR直播普及的最大绊脚石


如果说“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算事儿”的话,那么,不管是拍摄设备,还是带宽成本、内容版权,其实都不算致命性的困难,至少是有现成的一些解决方案的。


比如通过融资,完全可以解决一部分资金上的问题。然后,通过跟行业巨头(比如乐视、腾讯等等)合作去解决带宽成本、内容版权等“大麻烦”。在这个过程中,VR直播初创公司只需要利用自己的技术积累和经验,去做好现场直播环节就足够了。


而事实上,很多专注于VR直播的初创公司也都在采用“抱巨头大腿”的运营思路。在资金和资源都相对短缺的情况下,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努力成为VR直播生态闭环中的一员。


那么,阻碍VR直播普及的最大绊脚石又是什么呢?VR头显设备,没错,就是它。


首先,一个极其残酷的现实是,受限于目前的科技水平,绝大部分VR头显设备带给用户不仅不是“沉浸感”,反而是“眩晕感”。理论上来讲,VR头显设备的MTP延迟低于20ms才能基本消除 “眩晕感”,而截至目前,能够真正将延迟控制到20ms以内的设备很稀缺,能买到的那就更少了。对于VR直播来说,若没有足够的用户量,就完全难以体现其价值。


其次,从直播内容的角度来讲,不论是演唱会,还是体育赛事,亦或是其他类型,其持续时长往往都在数小时以上。即便是现阶段最出色的VR头显设备,也很难保证长时间佩戴体验的舒适度问题。


这也就意味着,不管VR直播做的多么出色,没有良好的体验载体和广泛的用户基础,这一切的努力都是扯淡的。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这就好比我们常常会听到的那句吐槽的话:裤子都脱了,你居然给我看这个……


所以,对于包括VR直播在内的整个VR行业来说,想要让“未来”来的更快一点,需要整个行业去共同努力:VR头显厂商做好VR头显的体验和普及,VR直播公司将内容做的更好更丰富。对了,@Insta360,听说你们刚获得数亿元B轮融资,还不赶紧给VR直播初创公司们拿出一套好的拍摄解决方案?看好你们喔。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但后天很美好。


更多深度内容


  • 专访赛欧必弗CEO赵宁:“自我造血”成就“VR行业先驱者”


  • 专访叮当猫:专注于VR原生游戏创作的技术团队


  • 为什么纪录片将是未来VR应用的重要领域?


  • 在追赶Oculus和Gear VR的道路上,这家中国公司迈出了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