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 vs. 器官移植 | 每周晨读第33期

一起开启不一样的思维实验!

《经济学人·商论》学习社区“每周晨读”栏目每周日清晨上线,结合《经济学人》最新报道,分享对商业科技热点话题的犀利观察,一起开启不一样的思想实验。欢迎在文内扫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免费收听第33期音频。成为《经济学人·商论》年度订户,即可解锁学习专栏更多福利。


无人驾驶 vs. 器官移植


乍一看这个题目,你一定觉得摸不着头脑。无人驾驶与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电动车以及一大堆出行服务商业的新概念有关。器官移植呢?与基因技术、免疫技术、3D打印人体器官、利用基因技术在动物身上长出人能使用的器官等新技术相关,当然还可能涉及到经济学和伦理学的讨论,比如:如果允许可移植器官的买卖,是否能形成更有效的器官交易市场?如果回答是“是”,估计苹果手机在中国的销量还要涨!

 

绕了一大圈,器官移植和无人驾驶到底有关系么?有,关系还非常大。


在欧美,可供移植的器官主要依靠热心人的捐献,而最主要捐献人的来源就是车祸中意外去世的人,如果他生前表示愿意捐献器官,就能造福不少人。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成熟和广泛应用,带来最大的好处就是因为司机失误、酗酒或者打盹造成的车祸数量会大大减少,因为车祸意外去世的悲剧也可以尽可能地被避免。根据世卫组织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25万人死于车祸。它是15至29岁人口的主要死因。2000年以来,虽然汽车安全配置越来越高,仍有约65万美国人死于车祸,超过了20世纪所有战争的死亡的美国人数(约63万人)。



但是,如果3D打印人体器官或者利用动物生长人所用器官的技术赶不上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速度的话,那么将会有很多病人因为没有可供移植的器官而绝望。

 

讲无人驾驶与器官移植的这种关联性,并不是要耸人听闻,或者为推动器官合法买卖而摇旗呐喊。只是想讲述这样的事实——预测科技发展给未来带来的变化,可能千头万绪。


今天的晨读就将与你聊聊前瞻科技发展的不同思路:


  • 一方面新科技会对许多人意想不到的领域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新技术会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

  • 第十五期晨读曾把跨界创新引发的连锁反应称之为“蜂鸟效应”,如今随着科技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创新带来的连锁反应会更猛烈

  • 但蜂鸟效应并不妨碍我们对无人驾驶的未来做出各种预测,原因很简单:市场潜力实在太大了

  • 摩根士丹利估算,目前全球汽车市场的价值约为每年两万亿美元,而个人交通市场价值高达10万亿美元

  • 怎么预测才会更靠谱呢?有两条思路可以参考

 

汽车取代马车的故事对于思考无人车问题是很好的历史参照系。我们正站在新一轮科技变革的交叉点上,但并不能简单以线性发展的思路预测未来。

 

《经济学人》对无人驾驶的未来开了哪些脑洞?


推荐阅读 |《经济学人·商论》三月刊自动驾驶系列报道之《“令人作呕”的车》(The upchuck wagon)和《已预见和无法预见的后果》(Forseen and unforseen consequences)深入讨论了本期晨读中涉及的几个话题。


商论三月刊自动驾驶系列报道全部文章都已上线,欢迎下载商论App浏览文章并收听音频


 

【特别提示】还有一件事,如果你是大学生,别忘了了解一下我们刚推出的第二届寻找高校“高研值”达人活动——研是研究的“研”哦。其中一个研究题目就是“给未来的无人驾驶开个小脑洞”。报名已经开始,期待你的加入。


欢迎在卡片上扫码

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免费试听本期晨读 

“每周晨读”栏目现正免费开放,你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获得全文音频版:


  • 方法1:扫描上方海报中的二维码

  • 方法2: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 方法3:进入经济学人微信公众号 > 菜单栏中部 > 学习社区,访问“免费享阅”专栏版块“每周晨读”


你怎样预测科技变革的未来?欢迎在留言区分享观点,或者申请加入“主编的书桌”微信群参与互动。如果你觉得今天的节目有帮助,也欢迎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人受益。 

在iOS App Store或官网tegbr.com更新或下载最新版本

即刻体验音频播放新功能! 

现订阅全年《经济学人·商论》全新福利二选一



点击“阅读原文”,访问“每周晨读”栏目,免费试听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