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春龙节 话龙尾

点击上方“营口日报” 可以订阅哦!



春龙节又称中和节、青龙节、龙抬头节,辽南俗称二月二。二月二的起源有三种说法,即:与唐朝武则天有关,与伏羲亲理农耕有关,与龙王有关。以上均为神话和传说,有史记载,春龙节始于唐朝德宗贞元五年(781年)。据《唐书·李泌传》记载:唐中叶以前,春天只有三个节日,即正月九,正月晦(三十日)和三月上巳节,二月没有节日。德宗时,李泌上书,废正月晦,以二月初一为中和节,以示务本。德宗十分赞同,于是下令以正月九、二月朔和三月上巳合称三令节。后来将土地神的生日纳入其中,故改为二月初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们积累了许多过“二月二”的习俗,如辽南的挂龙尾、打灰囤、引龙回、熏虫、敲虫、吃饺子、吃猪头肉和剃龙头等。这些习俗随着城市化进度的加速大部分已经不存在了,但在偏远山区尚保留一部分。





“挂龙尾”是二月二的重要习俗之一。“龙尾”是用秫秸(苞米杆)瓤、纸、布或其它材料,经过想(腹稿)、剪裁、折叠、雕刻、染色和绘画等组合而成的一种五颜六色的民间工艺品。农家将其挂在屋梁上,好像是一条彩龙升入空中,其尾留在屋内。龙尾分头、身、尾三个部分。头的样式一般为如意、云卷、元宝、三角形、人物和十二属相等;龙身是由五至七个鳞片(托盘)组成,分繁简两类,繁的为双瓣花卉、瓜果五谷、神话和戏剧人物等,简的为棱形、方块或单片花卉;龙尾用纸条和布条制成。中间加以不同质料的隔柱穿到一起,一串漂亮的龙尾就呈现在面前了。


龙尾有大小之分,种类之别。大的、工艺水平高的挂在屋中的显眼处,中等的悬挂在卧室中,小的则别在牲畜棚上。用布和五色条(桃树条)、米花穿的龙尾,是戴在小孩身上和妇女头上的饰品。


辽南管制作龙尾叫“穿龙尾”。穿一串以秫秸瓤为材料,以双瓣花卉为底盘(鳞片),以神话、戏曲人物为主体的高品位的龙尾是需费时日的,一般在大年初三以后,就开始制作,有时需要几人合作。现在,由于材料、颜料以及制作技术等原因,制作一件高品位的作品已经很不容易了。辽南有一个特殊的节日,称作“龙风日”(龙逢日),旧时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穿龙尾。笔者曾深入盖州九寨镇三道河村,拍摄了当地年俗,特别是龙尾的制作过程。这些龙尾基本承继了三道河王氏龙尾艺术,还吸纳了民间巧手的精华。概括起来,王氏家族的龙尾大致可分两大类,五个品种。


第一大类是挂饰龙尾,共有4个品种。


1、纸叠花卉龙尾。这是一种用彩纸折叠成各种花卉。每1朵为1个鳞片,每1个鳞片为1种颜色或几种颜色,亦有整组为一种颜色的。


2、纸叠蝴蝶和盘龙龙尾。蝴蝶龙尾是用彩纸折叠而成,每个鳞片一种颜色,每组5个鳞片,5种颜色挂起来如同5只蝴蝶飞在半空。盘龙龙尾实际上不算龙尾,它是用剪纸的办法,剪成一条红龙或黄龙,有的将两张粘到一起,形成中空的立体龙,二月初二的的早晨盘到(贴到)梁上。


3、彩纸剪成的四方形和菱形小龙尾,龙身为5片。这是一种挂在仓房和牲口圈中的吉祥物。


4、秫秸瓤(苞米杆瓤)龙尾。这种龙尾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制作复杂,非巧妇才女不能为也。它的制作过程是先打腹稿,然后将秫秸瓤或苞米秸瓤根据需要,用马尾或头发劈成薄厚不等的坯料,再用擀面杖将坯料擀成片状。然后根据腹稿,用剪刀、刻刀剪成大小不一、开状各异的花瓣以及人物或瓜果的各个部分,这是制作龙尾最关键的一环。零件剪成后,先在托盘上粘花瓣,形成花朵,再根据设计需要着色。人物或瓜果,尤其人物,将各部件先列接成设计的图样,如有不合适的地方,再进行修改,直到满意再着色。尾部多以彩纸剪成箭头和钜齿牙,也有下摆剪成蝴蝶、蝙蝠以及公鸡等。用线穿到一起,悬挂起来后,再将戏曲或神话故事中的人物,按故事情节粘接到每个鳞片的托盘上,一串1米多长。具有当地特点,又有古之遗风的艺术品就呈现在人们眼前了。 


以上4种龙尾的材料,是彩纸和秫秸瓤,头、身与尾的连接物即隔柱(立柱)全部为秫秸瓤或苞米杆瓤,其长与粗视龙尾的大小与长短而定。颜色的红与绿,紫与白,酌龙尾的花色浓淡而各有千秋。


第二大类为戴饰龙尾,共有两种。制作材料是五彩布,其隔柱材料分别为米花和五色条(桃树条)。


1、儿童身上戴的小龙尾。长约20厘米左右,其头一般为三角形,亦有公鸡和猴子。鳞片是用五彩布剪成梅花、蝴蝶、方块等形状,用苞米花和桃树条作隔柱,下面以五彩布条作尾,用线穿起来,拴在小孩的脖下面的扣上,为了好看和吉祥。不少母亲为孩子佩戴双串龙尾。儿童们高兴的跑啊,跳啊,龙尾左右摆动,上下跳跃,为节日增添了喜庆欢乐的气氛。


2、妇女头上佩戴的袖珍龙尾。这种龙尾长不足10厘米,用五彩布制成各种小物件的鳞片,如桃、辣椒、梅花等。因为其鳞片小,所以隔柱只能用大米花、高粱花等,然后将用彩布剪成的云状龙头和箭头状的龙尾用细铁丝或线穿起来。不少巧妇将小龙尾盘作蝴蝶状或蝙蝠状,戴在耳朵右上方的鬓角处。用线穿的龙尾,一般以两串为一组,戴在右鬓角的上部,向下垂至眼角,走起路来,头上的龙尾上下颤动和左右摇摆,有如古时贵妇戴的步摇。这些乡妇村姑,虽无穿金戴银,但以这种装饰独显她们靓丽的风彩。


除了挂龙尾,还有引龙回、打灰囤、熏虫、照虫、敲虫等民俗活动,这些活动都要在太阳出山前完成。先用草木灰撒出一个又圆又大的圈子,再在圈子中间用草木灰划个通天十字,中间放把五谷粮,这就是打灰囤。太阳出来后,将公鸡放出来,看它先吃什么谷物,就预示今年这种谷物有丰收的希望。由此可知,打灰圈的习俗是源于农业经济时期的祈丰收和占卜术。今天故乡一带仍有打灰囤习俗,可是还有几人知道它的原委呢?


熏虫、照虫和敲虫活动,都是在那医药不发达的年代,为了保健、驱虫的无奈之举。


熏虫:将香根浸泡后捏成香鸡晒干,于二月二天亮前将香鸡点燃,放在有虫子出没的地方(民间认为二月二百虫抬头)。


照虫:用正月十五的面灯,倒上油点燃后,到老鼠和虫子出没的地方照。幼年时,照虫的差事基本由我专属,妈妈跟在后面念叨:“二月二,龙抬头,鳖抬头,照得耗子虫子不抬头。”


敲虫:用秫秸或烧火棍敲打房梁、房门、锅台和水瓢这些有害虫经常出没的地方以驱之。敲打房梁时说:“二月二,敲房梁,苍蝇、蚊子无处藏。”敲房门时说:“二月二,敲门头,龙抬头,鳖抬头,蚰蜒、蝎子不抬头。”敲门框时说:“二月二,敲门框,五毒活活见阎王。”敲锅台时说:“二月二,敲锅台,祸螂(蟑螂)苍蝇都不来。”敲水瓢时说:“二月二,敲瓢碴,十只耗子九只瞎,剩下一只转了向,一头撞到老猫家。”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这些民俗大部分已经鲜有人承传。但捏香鸡的习俗尚有承传。


二月二的饮食和生活习俗,直到今天仍被城乡人民所看重。如吃猪头肉曰“吃龙头”,吃饺子曰“吃龙鳞”,理发曰“剃龙头”等。


青龙节是农耕时代的重要节日之一。中华民族以龙为图腾,因而这个节日就显得更为神圣。随着商品经济浪潮的扑来,它已处在崩溃的边缘,这是历史的必然。但其中的精华部分,我们还是应该吸纳。尤其那些精湛的工艺品,不仅要继承,还应该发扬光大,以彰显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风采。



作者 李金生 系营口市历史学会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