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139 3040 6411 【微信】
微信平台:ztxx222
弘 扬 中 医 文 化 服 务 大 众 健 康
目前246834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长按或者扫描可添加微信好友
欢迎各级诊疗单位、残联、团体、组织、个人等合作
↑↑↑点 击 邀请函查 看 链 接↑↑↑
博主推荐
【钟士元】筋膜结构力学手法与整骨技术(颈椎、骨盆),五分钟就有神奇疗效!
培训地点:北京
培训时间:4月10日-13日
培训咨询:13930406411(微信)
患者病史
姓名:李某
性别:男性
年龄:48岁
主诉
间断性颈肩部疼痛伴头晕8年余,加重2天。
现病史
患者8年来间断性出现劳累后颈肩部酸胀疼痛,伴头晕,头胀,视物模糊,无恶心,无呕吐症状,经**医院正骨理疗后症状好转,未经系统治疗,期间反复发作,2天前受凉后加重,局部贴膏药处理,症状未缓解。今来我科诊疗,门诊以“混合型颈椎病”收入我科,现症见:患者神志清,精神可,颈项部酸胀疼痛伴头晕,头胀,视物模糊,无恶心,无呕吐症状,严重时天旋地转,反复右肩部伴右上肢酸困疼痛症状,恶寒喜暖,心烦易怒,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夜间疼痛加重,纳可眠一般,二便正常,舌质紫暗有瘀斑,脉沉涩。
既往史
患者有“颈椎病”病史8年,8年来间断在**医院经正骨理疗后症状好转,但劳累后颈肩部疼痛伴头晕症状时有反复,患者否认“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及接触史,无输血及献血史,无手术、无外伤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随社会进行。
患者检查
体格检查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体型正常,痛苦病容,步入病房,神志清楚,自主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色泽正常,未触及包块,无黄染,无肝掌、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头颅无畸形;眼睑无下垂,无浮肿,结膜无充血及苍白,巩膜无黄染,乳突无压痛,副鼻窦无压痛,口唇红润,口腔粘膜无溃疡及伪膜,扁桃体无肿大,咽部无充血。双侧颈静脉无怒张,颈动脉搏动对称,无增强或减弱,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颈部血管未闻及杂音。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呼吸运动对称,肋间隙正常,触觉语颤正常,叩诊呈正常清音,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无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率92/分,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外形正常,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部柔软,无腹肌紧张,无压痛及反跳痛,无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无移动性浊音,肾区有叩击痛,肠鸣音正常。膀胱无充盈。肛门直肠生殖器未查。脊柱及四肢详见专科检查,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专科检查
颈肩部肌肉紧张,活动度差,伸屈稍受限,过屈过伸示颈背部疼痛明显加重,左右旋转差,严重时旋转时有一过性头晕。枕下肌压痛(+++),C1、C3、C4、C7棘突压痛(++);叩压顶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左(—),右(+),双侧冈上肌(+)、冈下肌(-)、大小圆肌压痛(+)、肩胛提肌明显压痛,右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左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双上肢腱反射正常,双上肢深浅感觉、肌容积、肌张力、肌力均正常;双侧霍夫曼征(-),巴氏征(-)。
影像检查
患者胸部正位片,颈椎张口位,颈椎正侧位,颈椎双斜位(河南省省立医院2018-01-21)影像学诊断结合临床观片示:两肺、心、膈未见明显异常;颈椎轻度骨质增生;寰枢关节尚对称;环枕间隙变窄,颈椎小关节紊乱,颈椎曲度变直,以上请结合临床,建议必要时CT或MR进一步检查。颅脑磁共振,颈椎间盘磁共振平扫(河南省省立医院2018-01-21)示:1:双侧顶枕叶皮层下多发小缺血灶,请结合临床,必要时观察对比。2:颈椎4/5.5/6椎间盘变性,轻度突出;3.颈6/7椎间盘变性、偏右后突出,5.颈椎退行性变。[
生化检查
[肝胆胰脾肾超声检查] (河南省省立医院2018-01-22)报告结果如下:影像学诊断:脂肪肝(轻度),肝内多发胆管结石。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2018-01-22 17:27报告结果如下:血红蛋白125 g/L↓, [肝功九项,肾功1,血脂四项,空腹血糖,风湿三项] 2018-01-22 17:21报告结果如下:血糖6.59 mmol/L↑,总胆固醇6.04 mmol/L↑,低密度脂蛋白4.39 m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87.0 U/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56.0 U/L↑,余未见明显异常.
诊疗方法
诊疗计划
给予颈椎病推拿治疗以松解肌肉软组织,改善肌肉粘连劳损状况。给予颈部正骨治疗,每日1次, 矫正小关节紊乱,解除对神经根的挤压和刺激;颈部动态牵引每日1次,每次2分钟,矫正小关节紊乱,拉宽寰枕间隙以缓解椎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相应症状,同时拉开椎间隙,使椎间盘内形成负压,利于椎间盘回纳。
出院情况
颈椎DR复查,寰枕间隙较前明显增宽
经过上述系统治疗,患者颈项部酸胀疼痛症状消失,头晕、头胀视物模糊症状均消失,右肩部伴右上肢酸困疼痛明显缓解,好转出院。
病例来自:李泓泽大夫
语
READ
筋膜结构力学手法与整骨技术(颈椎、骨盆)实战班将围绕脊椎病因学和三步定位诊断法,理论实践一体化,软硬结合讲授,手把手教授如何运用肌筋膜摆位正骨技术,并从筋膜结构上评估张力改变,快速恢复肌筋膜的正常张力,改善肌肉的弹性疲劳(手法常常在二至五分种便可产生十分显著的疗效)
(一)软—筋膜结构力学临床手法
目前,肌筋膜理论变成手法治疗师的热门话题,网上流传着各种各样的肌筋膜还原手法,肌筋膜附着在人体大部分软组织的表面,临床上很多软组织损伤是肌筋膜的紧张,导致皮神经卡压引起疼痛,容易被误诊为骨关节错位。肌筋膜结构力学手法,主要是针对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和部分的小关节错位。只要评估正确,对症治疗,不需要X线片(骨折、结核、癌症、肿瘤等手法禁忌症除外),不但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且疗效稳定不易反复,可重复性强,适用推广于临床手法治疗,治疗过程中不会产生疼痛,达到安全,省力,效率高。
(二)硬—快速整复手法、缓慢整复手法
何为快速复位手法,就是手法整复前,应选好“定点”和“动点”,在操作中加一个有限制的“闪动力”,可以先通过特殊体位,摆放好整复方向的力线,然后再轻巧加力,这区别于传统的长杠杆,大幅度摆动的纠正方法,而是利用关节的结构特性而产生作用的轻巧整复手法,有安全性高,定位方向准确,省力成功率大的特点。何为缓慢复位手法,就是不需要加“闪动力”扳动骨关节,重复3~5次的连续动作,主要依靠评估并通过特殊的动态关节松动手法,使错位相关的关节囊,韧带的活动性改善,而还纳复位。
钟士元:广州市越主讲内容
(一)理论讲述部分
1、脊椎病因学概述(含三步定位诊断法)
2、颈椎、骨盆的X线判读。
(二)手法操作讲授部分:
1、颈椎、骨盆的动态触诊与评估。
2、人体筋膜结构的张力评估及诊断。
3、筋膜结构力学的软组织手法。
4、肌筋膜摆位正骨技术(颈椎、骨盆)。
钟士元:广州市越主讲专家
钟士元:广州市越秀区名中医,广州市市政医院康复科主任,中医骨科副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骨伤工作40多年,从事医学教育15年。现任中国针灸推拿协会副会长,中推联合医学研究院副院长,中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兼职副教授;香港中医骨伤学院副院长、客座教授。
主编《脊柱相关疾病治疗学》(专门介绍骨关节的手法复位,已出三版,共十四次印刷)、《人体经筋病治疗与扳机点图解》(专门讲述软组织损伤的治疗,已经印刷四次)《肌筋膜易罐易棒手法调理术》,及副主编《龙层花颈椎病防治》、《龙层花腰骶椎防治》等书4本。
注意:为了保证和尊重专家的知识产权,本次课程全程禁止拍摄。后期举办该专题培训,有意参与复读的学员,需缴纳学费50%的学习费用。
开课时间与地点:
04月10日—04月13日(10日报到)北京 3800元
报名电话:13930406411
研修费:市场同类课程一万以上费用,中推回馈学员特价推广3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