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帝雍正与他的御用瓷

坊间有:“明看成化,清看雍正”之说。雍正朝虽然只有短短13年,但流传下大量精美的艺术品,这些艺术品格调高雅,工艺精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艺术成就。这都得益于雍正对器物造型的一丝不苟,追根究底。

清雍正珐琅彩瓷虎丘山水碗

雍正是怎样做瓷器的?

    雍正皇帝45岁即位以后,无论政务多么繁忙,他都不厌其烦地频频降旨指导景德镇御窑厂和清宫造办处的瓷器制作,经常对造型式样、图案纹饰、颜色搭配、款识字体乃至制作工艺等品头论足,依照自己的审美标准逐一指点,几乎可以说事无巨细,贯穿了他执政的13年。

清雍正青花桃蝠纹橄榄式瓶

雍正对瓷器的要求极高,在清宫养心殿造办处的史料中,留下了很多皇帝对瓷器的评语。1727年3月21日,赏玩了一件呈贡上来的青花瓷瓶过后,皇帝点评道:此瓶款式好,花样、耳子不好,着另改花样、耳子,照此瓶样烧造几件。


   1729年,他看到5片残破的霁红釉瓷片,发现原来所施的釉要比现在厚很多,看上去更为敦厚美观,于是下旨将这些破瓷片送到年希尧那里,让他按照这个釉色烧造。



下图中的两只碗正是雍正皇帝所评价的一优一劣。

清雍正珐琅彩蓝山水图

这件珐琅彩蓝山水图碗呈送给雍正欣赏时,他当即评价道:『珐琅画青山水甚好』。爱不释手的把玩两个月后,仍对这件瓷器赞不绝口,数次跟臣下说起,并赏赐了绘制这件瓷器的画家邹文玉十两白银。

清雍正珐琅彩黄地云龙纹碗

这件珐琅彩黄地云龙纹碗,则是雍正皇帝不喜欢的类型,看到这个碗,雍正连修改建议都懒得提及,只是淡淡地说:『此颜色、画法俱不好,珐琅亦粗糙。』


    皇帝对纹饰的要求更为苛刻,他屡屡点拨花样的好坏,或干脆直接下命令必须画何种纹饰、不必画何种纹饰。


   1732年7月24日,雍正皇帝看到一件呈上来的玉壶春瓶,白底上绘制了一条活灵活现的红色祥龙,他端详良久,最终还是觉得稍有瑕疵,于是传旨道:此白地红龙玉壶春瓶上红龙画得甚好,但龙尾不甚爽利,上、下花纹亦好,画得略深些。

清雍正珐琅彩瓷花竹图盘

1731年4月17日,心血来潮的皇帝用一对白瓷碗给烧造瓷器的官员出了一个命题作文,要求将这个碗的多半面画绿竹,少半面指定让书法家戴临撰文题字,并更为具体地建议印章颜色可以用本来的红色,但如果要配合绿竹也可以选用淡红色,实在不行还可以用藕荷色,总之要使整个画面看起来文雅协调。


    任何与烧窑有关的细节,雍正皇帝都表现得十分敏感,当他知道一些烧窑的窍门后,总是第一时间告知相关的官员,一改其急躁的性格,表现出少有的耐性和细心。比如有一次,他得知瓷器胎坯成型后若放置几年再入窑烧造质量会更好后,立刻传旨让手下人告诉年希尧。

清雍正珊瑚红地粉彩牡丹纹贯耳瓶

  1727年3月9日年希尧曾上报了一个奏折,向皇帝表达了连日阴雨导致景德镇窑和坯都很潮湿,没办法烧制瓷器,并申请可以于此时马上赶制胎坯,等天气晴朗时,再烧造进贡,以免耽误工期。雍正并未因此大动肝火,相反还表示相当理解,并在奏折后附有朱批,再一次转告年希尧这个烧瓷的小窍门:“不必急忙,坯越干愈好。还有讲究的,坯必待数年入窑之论。若匆忙,可惜工夫、物料置于无用。”


    雍正十三年(1735),身体大不如前了,元宵节前下人呈上来一件珐琅大玉壶春瓶,皇帝用有些虚弱的声音说:“这瓶子上的龙身画得还行,但是龙发太短了,龙脚下的花纹和芭蕉叶也画得有些糊涂,以后要画得更精细一些。”

清雍正淡粉釉瓶

  这大概是雍正皇帝最后一段跟陶瓷有关的旨意。从此,完美得无可挑剔,“只恐风吹去,还愁日炙消”的雍正瓷胎画珐琅成为绝响,也宣告了雍正六年以来陶瓷发展巅峰的终结。


皇帝的美学视角

    雍正喜爱素雅,喜欢天然的材质、花纹,不喜繁工。雍正时期的瓷器,一改前朝的浑厚古朴,代之以轻巧俊秀、工丽妩媚之貌。

清雍正珐琅彩花蝶纹壶

雍正珐琅彩瓷器中,传世的茶壶不多。绘制茶壶比其他的器型难度要大,绘制时需要照顾到所有立面,使其从任何一个角度看都是完整的画面。

清雍正珐琅彩松竹梅纹瓶

瓶类器在雍正珐琅彩瓷器中也十分稀少。图中所绘制的松、竹、梅,在白釉的衬托下,精美无比,鲜明夺目,完全摆脱了之前铜胎画珐琅风格的影响,堪称雍正珐琅代表作

有浓浓文人情怀的雍正

  雍正的审美水平极高,眼光特别挑剔。虽日理万机,却从不吝啬对工艺品品头论足,款式、纹样、颜色、做工一一指点,还自有一套评判标准,褒雅贬俗,务求尽善尽美。

清雍正 珐琅彩墨料牡丹纹碗

雍正时期少有的单色珐琅彩瓷器

    在以素白釉地为主的雍正朝,色釉珐琅彩十分稀少,以皇家专属黄色做底色的更是弥足珍贵。

清雍正淡黄地珐琅彩兰石纹碗

   “往细处收拾”、“花纹往精细里做”是雍正给御用作坊的常用批语。雍正本人亲自参与器物创作,要求严苛,大到瓷器、雕塑,小到鼻烟壶、香囊,都要呈给他反复提出修改意见,不到十分满意,便不允许制造。


    寂园叟对雍正官窑瓷器中极品瓷胎画珐琅的评价:“填地之白,白如雪,一绝也;薄如卵幕,口嘘之而欲飞,映日或灯光照之,背面能辨正面笔画彩色,二绝也;以极精之显微镜窥之,花有露光,鲜艳纤细,蝶有茸毛,且颈项竖起,三绝也;小品而题极精之楷篆各款,细如蝇头,四绝也。”


【皇帝也顽皮】


    雍正四年造办处画了皮腰带纸样四张,皇帝指示:“此四张鞓带样皆不如意,俱交给海望。着他做二副带子,只要好。若不如意,朕不依。”

海望是雍正深为器重的内务府总管大臣,为了设计出好皮带,雍正让总管亲自出马,还说做不好“朕不依”,严苛的“总设计师”也有幽默可爱一面。


【仿品的境界】


    这两件斗彩花蝶纹盖罐,一为明代成化年间的原物,一为按照雍正指示仿制款(“原花纹不甚好,往细里改画”)

仿品花纹尤胜原物!


【款识】

    款识历来集尊贵、荣誉、自显、认同及识别于一体,所展现的是雍正珐琅彩瓷器上的款识。只有少数雍正最为满意的瓷器,才能在瓷器底部落下雍正的名号。

 这两款在雍正官窑瓷器中比较典型,分别为:青花楷体“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圈;蓝料彩宋椠体“雍正年制”四字双行款,外围蓝料双方栏。


    这一款较为独特,在一枚饱满的寿桃内,署胭脂红彩楷体“雍正年制”四字双行款,有可能是为祝寿而作。


【艺术帝】

清雍正珐琅彩山水纹碗局部

画面山石层峦叠嶂,树木疏密有致,山间的小屋影影绰绰,画风俊秀、雅致,俨然一幅绝妙的工笔淡彩山水画

清雍正“竹林雀戏图”

    看起来就像一幅雅致的中国花鸟画。


    从传世的作品中,能看到雍正皇帝毕生所追求的极致:灵巧秀美的造型、精妙入微的画面、柔和典雅的色泽、严谨规范的款识。


    康熙朝瓷器浑厚古朴,雍正朝优美、简约、文雅、精细;而乾隆朝则更追求瓷器造型和工艺的复杂性。如果从纯艺术的审美角度而论,雍正御用瓷器堪称这三朝乃至整个清代御用瓷器的典范。

清雍正天蓝釉双龙耳瓶

清末陶瓷评论家寂园叟评:“雍正官窑,大小盘碗,白胜霜雪,既轻且坚。上画彩花数朵,每一朵横斜荧拂,袅娜多姿,笔法绝不板滞。花作茄紫蛋黄天青各色,皆非乾隆朝所能几及。”


年窑与唐窑

    雍正朝的瓷器艺术成就,除了皇帝的功劳之外,还有一个人,不能不提。


    沈阳人唐英,清代陶瓷艺术家,能文善画,兼书法篆刻且又精通制瓷。1728年奉命兼任景德镇督陶官,在职将近30年,先后为雍正和乾隆两朝皇帝烧制瓷器。在清代陶瓷发展史上举足轻重,堪称清代最出色的督陶官。


  唐英在雍正年间烧造的瓷器,被称为“年窑”。这是因为在唐英被任命之前,景德镇并没有专门驻守的督陶官,而由年希尧负责,当时称为“年窑”,这一称呼被延续下来。而乾隆年间的官窑,被人们称为“唐窑”。

    唐窑瓷器非常精美,被公认是瓷中珍品,无论在品种的仿古创新方面还是在器物的制作技艺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中外陶瓷生产产生过极其重要的影响

清 雍正粉彩梅花纹碗

唐英本人也亲手参与瓷器的制作,传世作品很多。他精于泥土坯胎、釉料火侯,善仿古名窑。


    其存世作品主要有白地墨彩篆书寿字笔筒和行书笔筒、冬青釉隶书“朱文公家训”瓷板、粉彩三果盘、青花缠枝莲花觚等。

《一花一木一菩提一世界》网络推广,进驻媒体平台有:微信公众平台、今日头条、百度、搜狐、雅昌艺术网等主流艺术媒体平台,部分文章同步更新,形成新一媒体传播矩阵。


请关注公众号  一花一木一菩提一菩提一世界

了解更多拍卖资讯

觉得文章精彩就转载吧,分享给你的朋友!!!

咨询电话:13537820351吕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