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蓝色字“红龙户外”关注本公众号↑↑↑
红龙导流槽系列浮漂
N611\N66\N67\N608\
N610\N612\N613
(不想看文字介绍的朋友,可以直接向下翻,有艳照
导流槽介绍
导流槽就是在浮漂的漂身上竖直方向开的槽,主要起到导流的作用。
多瓣拼合的有壳孔雀羽浮漂漂身上也有类似功能的棱槽,但是是因为制作工艺限制被动出现的,算是歪打正着。主动采用导流槽设计的浮漂,最早的是“化氏”浮漂,可谓开浮漂之先河。
导流槽的作用
主要起到导流的作用,就像火箭身上的鳍翼一样,虽然导流槽是凹进去的,但功能一样:可以增加浮漂在上下方向移动时的稳定性,减少移动时横向的震动,反映动作更迅疾。
导流槽的“缺点”
因为开导流槽相当于挖掉一部分漂身体积,所以有人认为会减少浮力。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虽然挖掉一部分体积确实会减少浮力,但换个思维方式想象一下就会明白,这不就是一支更小的浮漂而已吗? 浮漂本身的密度并没有变。
怎样选一支优质的导流槽浮漂?
优质的导流槽浮漂,其槽一定要有以下特点:
槽要各向对称(包括位置对称,深浅对称,大小对称等等,总之不能改变浮漂的中心点的位置,不然浮漂在水中有可能就是歪着的哦);
槽要流畅(包括中间和两端的深浅变化、宽窄变化、槽里的光洁度等等。槽流畅才能保证切水时的流畅,不然会产生阻力或紊流,适得其反)。
总之,槽做得好,会增益浮漂性能;做得不好,适得其反,成为忽悠人的噱头。
真正把导流槽做好,是需要一定的工艺技术的,成本也是会高一些的。
下面是红龙的几款导流槽浮漂
不用说
“卧槽,这是真正的好槽!”
【 红龙 N611 】
吃铅:1.5、1.8、2.3 克
长度:43、43.5、44厘米
主攻鲫鱼、混养。圆尾,信号灵敏,翻身快。
适合杆长3.6-4.8。
【 红龙 N66 】
吃铅:1.7、2.1、2.5 克
长度:48.5、49、49.5 厘米
圆尾(比N611粗),前3目轻微加粗,醒目灵敏
主攻大鲫鱼、鲤鱼,适合杆长3.6-5.4,
【 红龙 N67 】
吃铅:2.0、2.3、2.7 克
长度:49、49.5、50 厘米
(此款跟N66很接近,就是大小和尾巴略有区别)
前3目扁尾,灵敏醒目
主攻混养,鲤鱼。适合杆长3.6-5.4
【 红龙 N608 】
吃铅:2.5、3.0、3.5 克
长度:49、49.5、50 厘米
大浮力,4目加宽扁尾,超醒目且不失灵敏。
主攻鲤鱼,适合杆长3.9-6.3
【 红龙 N612 \ N613 】
N612吃铅:1.5、1.8、2.2
N612长度:47.5、48、48.5 厘米
扁尾,主攻鲫鱼、混养,适合杆长2.7-4.5
N613吃铅:2.2、2.7、3.2 克
N613长度:49、49.5、50 厘米
圆尾3目加粗,醒目
主攻混养、鲤鱼,适合杆长3.9-6.3
【 红龙 N610 】
这是一款长度60厘米的流氓导流槽浮漂,太长了屏幕装不下,所以没拍图片。。(漂形请参考N66、N67)
吃铅约1.8-2.3-3.1克 。
长度59、59.5、60 厘米
扁尾。适合杆长3.6-5.4,主攻混养、鲤鱼.
下面是几款导流槽浮漂的合影,可以对比一下参考一下(N612\N613\N610出去玩去了,没参加合影)
其他浮漂链接:
红龙H系列(红棉芯) 精美的自然纹理
红龙-远攻 一款醒目到奇葩的浮漂
红龙N02、N03 红龙销量最高的两款流线型加粗头浮漂
红龙纳米系列之N111-N118 各种鱼情的都有
红龙N001-N004纺锤形加粗头 珍珠漆+非一般的加粗头
红 龙
高 尚 钓 者 之 逸 品
长按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