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中秋民俗

确切地说,过去老北京人把所喜欢饲养和赏玩的种种动物多称为“玩物”,而很少用时下最流行的“宠物”一词。


  说起老北京四合院里的宠物实在是不少,大致分起来有四类,一是鸟类、二是虫类、三是鱼类、四是兽类。饲养宠物既是老北京人的一种嗜好,也是四合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玩赏宠物之中得到的是一份精神上的愉悦与享受,使四合院里的生活更富情趣。


  鸟儿

  先说那鸟类宠物,老北京经常饲养的鸟儿和飞禽就有十几种。什么画眉、百灵、黄雀、玉鸟、鹦鹉、八哥、相思鸟、文鸟、鸽子等,仅鹦鹉按体型就分为大、中、小三类,最常见的是虎皮鹦鹉、小五彩鹦鹉、葵花鹦鹉等。而鸣叫最婉转动听的当属黄鸟,也叫黄莺。虽然体型较小,但叫起来却清脆悦耳,还能模仿山喜鹊、红子、蛐蛐的叫声。因它比较容易喂养,所以在四合院里养的人较多。八哥以学舌巧语见常,多被上了几岁年纪的老人所青睐,屋檐下放上一只八哥,逢人便叫,时不常学两句人语,别有乐子。

  四合院里的人养鸟儿,图的就是一乐,每天一大早,人还没起床,那鸟就先叫早儿了,一声声清脆的叫声,使小小的四合院里充满了生机,于是人们起来的第一件事儿就是遛鸟。其实遛鸟不单独是给鸟儿“放风”,主要在驯鸟儿,教给它一些小技艺,以做观赏、娱乐。喜欢养鸟的人特别注重对鸟笼子的选择,什么水磨细竹笼、紫漆笼、柳条笼,有的双手各提一只,有的双手各提两只,或上下轻悠、或左右慢摆,自得悠闲。不少人还经常聚在一起比比“放份儿”:就是比谁的鸟儿漂亮、鸟儿笼子独具匠心、鸟叫的声音好听、玩儿的花活多。

  在鸟类宠物中,四合院里饲养比较多的还有鸽子。过去走在京城的街头,时常会听到鸽哨声,仰首望一眼蔚蓝的天空下,会见到鸽群随风掠过,与古树、红墙、胡同、老院子相互映衬,构成一幅和谐、安详的画面,实为北京城的一景。养鸽子与养其他鸟不同,养其他鸟是以观赏、鸣叫为乐,而养鸽子以放飞为趣。老北京人习惯上把养鸽子叫做“玩鸽子”,其讲究很多。


  先说这鸽子的种类,多达三四十种,最著名的就有点儿、环儿、黑儿、翅儿四类。点儿鸽是一体通白,只在头上有一小块黑或紫颜色。环儿鸽则是在颈项上有一圈儿其他毛色。黑儿鸽是从头到尾大半身子都是黑色。而翅儿鸽是翅膀上颜色比较特别。鸽子的好坏除了毛色之外,还要看飞翔时的耐力和翻跟头的功夫。有的鸽子能在空中翻一连串儿的跟头,有的从数百里外放飞,用不了多久就能飞回来,这是真正的好鸽子。四合院里的人养鸽子没有贵贱之分,鸽友们常凑在一起切磋技艺,并经常结伴到数十里地的地方放飞,看谁的鸽子先飞回来。

北京人喜欢养鸟除了图个乐儿外,还有养心健身的“作用”。过去有句话:“养鸟遛鸟,遛的是鸟,练的是人,心变宽了,体变壮了,日子过得就豁亮。”所以无论是文人墨客、梨园名伶、还是车夫、工人,都有养鸟的嗜好,使鸟儿和飞禽动物成为四合院里饲养最多的宠物。


  虫儿

  说起玩虫儿,也是老北京人的一个乐儿,而且不分地位高低,都有玩趣。虫的种类不少,蝈蝈儿、蛐蛐儿、金钟、咂嘴、油葫芦等,其中最受青睐的是蝈蝈儿和蛐蛐儿。

  先说这饲养蝈蝈儿,可是四合院里不少人的爱好。过去麦收之后,胡同里就开始出现卖蝈蝈儿的。小贩们多是把蝈蝈儿装在秫秸或麦秸编的笼子里。笼子的样子很花哨儿,有圆的、方的、八角的、三角的,远远地就能听见蝈蝈儿清脆的叫声,吸引许多四合院里的人前来购买。《燕京岁时记》中就有“京师五月以后,则有聒聒儿(蝈蝈儿)沿街叫卖,每只不过一二文”的记述。这些蝈蝈儿多来自河北易县、涞水一带,一是个儿大,二是叫声清脆悦耳。而四合院里的人买蝈蝈儿时绝少买一只,大都买双个儿,一则是老北京人有成双成对的习惯,双为吉利数,二则是两只可以相互戏逗,叫得更欢。买回来的蝈蝈笼子大都挂在屋檐、门楣、窗前或院子的葡萄架或海棠树上。从此蝈蝈儿的鸣叫就成了四合院里最动听的声音,一直能叫到立冬。

  北京人养蝈蝈儿有不少的讲究,一是要选上品的蝈蝈儿,讲究全须全尾儿、叫声悦耳;二是颜色正、品相好,一般多选黑、绿、青三种;三是要善动爱跳,越是活泼爱闹的蝈蝈儿,越有人缘儿。按季节说又有夏秋之分,“立秋”前为夏蝈蝈儿,“立秋”后为秋蝈蝈儿,善养者能养到隆冬时节。过去四合院里一些有钱或有身份的人,为了买到一只上品的蝈蝈儿,会不远百里跑到河北、山东甚至东北花高价购买。而蝈蝈儿笼子也有讲究,上等的蝈蝈儿笼子是由葫芦做成的,外面有刻花、雕花和烫花,图案多为古朴的吉祥物,如松鹤延年、福禄寿喜、梅兰竹菊等,古朴典雅,不失为一件艺术品。

  再说那蛐蛐儿,也叫蟋蟀或促织,旧时每至秋天斗蛐蛐儿便成为四合院里普遍玩乐的习俗,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有斗蛐蛐儿之好。但一般的北京人过去养蛐蛐儿大多斗而不赌,斗的就是一份乐趣,即使挂点儿“饷儿”也不过是一包烟、半斤“杂拌儿糖”而已,极少有大赌的。蛐蛐儿虽小,但讲究也多。同样是斗蛐蛐儿,在四合院里也分三六九等。最下等的不过是几个小孩子蹲在自家的院子里或门道里斗蛐蛐儿取乐。装的器具无非是搪瓷瓦罐、玻璃瓶,所有的蛐蛐儿也不是什么上等货色,多是自己逮来的棺材板儿、老米嘴儿。中等是一些文人在家中斗蛐蛐儿,以娱乐为主,以蛐蛐儿会友。上等的是达官贵人,多在四合院中设案,请些贵友贵客聚会,以博雅趣,但斗时多挂赌局。

  北京人玩的蛐蛐儿多是产自山东德州的墨牙黄、宁阳的铁头青背和黑牙青麻头,也有北京西北郊苏家坨的“伏地蛐蛐儿”、黑龙潭的“虾头青”和石景山福寿岭的“青麻头”。养蛐蛐儿的乐趣在于它们的厮斗与鸣唱。蛐蛐儿斗时讲究用夹、钩、闪、躲墩、抱、箍、咬、掐、滚等“招数”。养蛐蛐儿需要盆,斗蛐蛐儿也需要盆,且极讲究。四合院里的普通百姓多用木笼、竹笼饲养,斗的时候多用澄泥盆或陶罐。蛐蛐儿的一般拼斗并不引人入胜,而好的蛐蛐儿则不然,其称谓也美:翅震大将军、红须元帅、巨无霸、无敌王、花斑豹等等。中秋前后,是四合院里斗蛐蛐儿的高潮,两只小小蛐蛐儿的拼斗,能引来十几人围观和喝彩。得胜的蛐蛐儿震翅鸣叫,主人顿觉脸面增光。若平分秋色,数战未决胜负,主人则拱手言和。小小的蛐蛐儿为四合院里带来无限的乐趣。


再说说鱼类宠物,北京人饲养金鱼已有数百年之久。因“鱼”与“余”谐音,有“年年有余”之意,所以被视为吉利之物。养鱼既是一种乐趣,更能养性逸情。夏日里以“天棚、鱼缸、石榴树”为四合院里最和谐的景致。从王公贵族、朝中大小官员直到平民百姓都喜欢在自家庭院中摆上鱼盆,居室内摆上鱼缸,饲养的金鱼少则几条,多则几十条,以至数百条。用北京人的话说:养鱼练的是慢功,要的就是磨性子的过程,以此养心逸致。

  北京人常养的金鱼分“草鱼”和“龙睛鱼”两大类。“草鱼”就是小贩们沿街叫卖的小金鱼,体型较小,也就一寸至五寸之间,价格较为便宜,多是普通人家买上几条放在圆形的小鱼缸里以做观赏。饲养“龙睛鱼”的主儿,多是比较讲究的人。“龙睛鱼”的种类很多,按颜色分有红龙睛、花红龙睛、墨龙睛、蓝龙睛、紫龙睛等。多用直径三尺以上的木盆饲养,一般将鱼盆放在四合院的天棚下或过道旁,鱼盆由特制的架子支着,有的盆里还放些水草。养鱼有三件事必做:换水、捞鱼虫、喂鱼。换水前要将水晒上三五天,然后将鱼盆里的鱼用抄子抄到另外一个鱼盆里,再将鱼盆的水放干净,特别是要把鱼的粪便和污物清干净,然后放上晒好的水,再把鱼儿倒进来。捞鱼虫就是每天到附近的池塘、苇沟里捞鱼食儿。讲究的养鱼人很少给鱼儿喂干食儿,多喂活食儿,这样鱼才喜欢吃,长得快,看着鲜灵。喂鱼是养鱼人最惬意的时候,撒一把鱼食儿,看着鱼儿觅食,别有情趣。


  猫和狗

  在兽类宠物中,老北京人过去饲养较多的是猫和狗。关于四合院里的猫,不再多说,《四合院》版上曾发表过一篇《老北京四合院的猫》,把北京人养猫的故事描写的一清二楚。这里单说那养狗。过去北京人养狗绝没有今天这样多,狗更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宠。即使养狗也绝对享受不了今天这样的“待遇”,做一次美容就得六七百,更没人把它以“儿子”相称。那时养狗多是看家护院,或外出时做个伴儿,充当一下“保镖”的角色。

  今天北京人所养狗的种类几乎包括了世界各地的名犬,一只较为名贵的狗价格少则数百元,多则数万元,这是过去老北京人想都不敢想的。旧时四合院里多养些小京叭、小柴狗,只有大户人家才饲养大狼狗什么的。狗的数量要远远少于猫的数量,所以在介绍老北京的各种书籍里,很少有谈养狗的。早年间人们的生活并不富裕,狗食多是主人剩下的饭菜,常常是饥一顿饱一顿,吃不饱就到外面打野食儿,根本不知道“狗粮”为何物。而狗窝多设在四合院的门道里,为的是有个动静好支应几声。而将狗放在主人居住的屋里饲养或当成家里的一员实在是太少了。

  此外老北京人饲养的宠物还有鹰、龟、猴、鸡、鹅、隼等,但数量不是很多,只有对它们特别喜好的人,才会饲养。(户力平)

目录

话说京城

【1】老北京风水中暗藏的惊世谜团

【2】老北京的桃酥到底有没有核桃

【3】恋恋老北京—何勇聊那时候的北京

【4】记忆犹新的东单菜市场

【5】咱北京的二锅头

【6】南池子之劫

【7】80年代中北京有了出租车“面的”

【8】北京人正在悄悄开溜?

【9】北京胡同名字趣谈

【10】老北京酒铺历史

【11】417次列车承载了几代北京人的记忆

【12】北京超速摄像头位置大全

【13】80年代北京西单人肉包子事件

【14】北京爷们儿

【15】拆不掉的胡同--抹不去的记忆

【16】无法解释的老北京十个诡异事件

【17】彩色照片记录:100年前的北京

【18】老舍说北京

【19】往胡同深处走走,北京还是北京

【20】少见的一些老北京照片

【21】胡同串子们拍摄的“北京的秋”

【22】品品北京话

【23】嫁个北京拽男人

【24】北京俏皮话

【25】地道的老北京土话!

【26】旧时京城四季叫卖声

【28】从喝豆汁看老北京人

【29】小混蛋和边亚军的故事

【30】胡同小子和胡同妞

【31】北京孩子讲述的爷孙情

【32】北京爷们儿特点之不完全收录

【33】东四三条的故事

【34】记忆中的什刹海冰场

【35】寻根老北京四大菜市场

【36】“羊肉汆儿面”

【37】一条礼士路南北皆故事

【38】老北京人“冰上走”的乐事

【39】关于粉子胡同“二妃”的传说?

【40】话说北京——老话儿腊月

【41】金鱼池

【42】出目里利吕井与八十年代的北京

【43】京城老照片——80年代的北京

【44】说说北京公交各线路

【45】安定门城楼变成立交桥

【46】国子监里觅书香

【47】胡同里的煤铺

【48】北京足球从辉煌到衰落的历史

【49】出租司机和你聊聊被拒载的那点事

【50】难忘西四包子铺

【51】五芳斋流油的大包子

【52】说说咱老北京的饭馆

【53】忆京城——时光流逝

!绝版

【55】老北京的那些传说

【56】胡同里的乡音

【57】东皇城根南街32号院的故事

【58】北京胡同:繁华记忆里的一声叹息

【59】无量大人胡同的记忆

【60】那些年什刹海周边胡同往事盘点

【61】风花雪月忆青楼探北京八大胡同隐秘故事

【62】东四九条的雪

【63】东四胡同里的故事

【64】写写即将消失的兵部洼

【65】回望钟鼓楼——纪念正在逝去的老北京

【66】追忆茬琴,采访京城吉他老炮苏基珍

【67】老北京曾经的早点

【68】老北京的厨行

【69】时光流逝的京城

【70】一个北京土著的厕所见闻录

【71】1993年北京隆福大厦特大火灾

【72】北京东华门三十四号供应部揭秘

【73】市井生活话说老北京的澡堂子

【74】老北京跑堂儿的

【75】北京的大院

【76】北京的北冰洋

【77】说说东厂胡同的故事

【78】双棒儿雪糕 夏天的冰凉符号

【79】老北京的酒腻子

:西单闹事

【82】水墨丹青~老北京

【83】城南旧事:老北京大杂院生活记忆令人怀念

【84】老北京药铺

【85】双桥老流氓

【86】老北京人看一次流一次泪的微电影

【87】一个北京大院子弟的儿时记忆

【88】北京美食八大楼 寻找旧时京城味道

【89】纪实:消逝的永定门火车站

【90】京城记忆——跟着公交找回忆

【91】探访记忆中的北京煤气站

【92】东皇城根旧忆

【93】北京老城区胡同新旧名对照(宣武、西城)

【94】东八里庄的前世今生

【95】在拆除声中倒下的北京城门楼子

【96】北京老城区胡同新旧名对照表——东城区

【97】京城记忆:"阎王殿"

【98】北京人喝茶的规矩

【99】儿时的鲜鱼口只能留存在记忆中

【100】1976年地震,我在北京一监

【101】老北京人饭桌上的规矩

【102】老北京歇后语的来源

【103】老北京的澡堂子

【104】北京人喝酒的习惯

【105】胡同串子自己的茬琴大会

【106】当年的西四小吃店

【107】小混蛋之死

【108】北京刑警的讲述——真是够TMD邪的

【109】潘家园“鬼事”传奇

【110】老北京人玩鸽子

【111】京城故事——北京胖子讲述自己经历见闻的北京怪事

【112】京城故事——新万寿饭店的敲门声

【113】老北京的羊肉铺

【114】京城记忆——东四七条的记忆

【115】忆京城——老秀水的沉浮忆京城——老秀水的沉浮

【116】忆京城——我的石头胡同

【117】老北京三伏天食俗

【118】别了,前门胡同

【119】老北京童谣,北京人你还记得吗?

【120】记录老北京的“规矩套子”

【121】北京小吃-水晶蒸饼

【122】不叫正名的国子监街

【123】高碑胡同 一部电话连千家


舌尖上的京城

【s1】老北京的八大碗

【s2】老北京的早点

【s3】您觉得京城哪儿的熟食最地道?

【s4】您觉得哪家馆儿的延吉冷面吃着最爽?

【s5】京城爆肚哪家最地道?

【s6】舌尖上的京城——自己动手做最地道的老北京冷饮“酸梅汤”

【s7】京城哪家馆儿的炙子烤肉最和您口儿

【s8】京城哪个馆子醋溜苜蓿做的最地道?

【s9】京城国营小吃店

【s10】南来顺的豆腐脑

【s11】京城哪儿的炒肝最顺您的口儿?

【s12】老北京餐馆中用的天然味精

京城小说

【x1】京城故事——北京的哥的诡异经历

【x2】有声小说——北京爷

【x3】血战颐和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