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非遗,美好生活——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省主场系列活动即将到来! (二)

非遗让生活更美好!6月9日至14日,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省主场系列活动与您相约广东省汕头市!“多彩非遗,美好生活”系列活动火热来袭,届时将有42个非遗项目进行现场展示,20个非遗项目进行展演。参展的非遗项目到底都有哪些呢?昨天我们已经知晓了10个展示项目和5个展演项目,今天我们继续先睹为快吧!

胪溪壁画

壁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一门传统的民间艺术,主要用于祠堂、庙宇、民居墙壁的装饰。胪溪壁画是中国传统壁画艺术中的一支,以其独特的乡土艺术风格,在潮汕地区传统民居、寺庙、祠堂等建筑中广泛应用。胪溪壁画历史悠久,从潮汕地区现存的传统祠堂、庙宇中可知,胪溪壁画于明末清初就已经在当地建筑中应用。

胪溪壁画按作画地方不同,可分为彩楣画、门肚画、窗楣画、屋角墙头画等。其创作过程要求严格,首先在要作画的墙壁上用批灰工具批刮贝灰,等灰即将干燥的时候再刷上灰水,并根据面积定出画幅数量,中间主幅和两边要对称,画面内容涵盖人物形象、山水风景、花鸟虫鱼、飞禽走兽以及斋工博古等。从上纸灰,打粉底,勾墨线,上料涂色,再到全面检查整理,此外,外墙作画还需喷上特殊无色光油以保护作品。

胪溪壁画构图严谨,大方合俗;用色用墨讲究,线条简练,点划分明;画面典雅精细,色彩艳丽夺目。其作品大多取材于潮汕民间传奇故事、祥瑞和谐图案等,如《拜寿图》、《五子登科》、《双凤呈祥》、《松鹤长青》等题材,其中以吉庆祥瑞、富贵长青、仁义孝廉等题材的壁画作品最能体现潮汕文化特色。

胪溪壁画承袭了中国民间工笔画的传统,同时受到潮汕地方文化的影响,经历代艺人的传承发展,自成风格。作品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侧面反映出潮汕地区社会生活的风貌,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2015年,胪溪壁画入选广东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金漆画(陇美金漆画)

潮汕金漆画历史源远流长,它起源于明初,至清乾隆年间已形成独特而又完整的民间装饰绘画艺术体系,在我国髹饰工艺中独树一帜,成为潮汕地区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至今,金漆画在中式建筑、传统民居、寺庙、祠堂建筑装饰中仍被广泛采用,造就了大批金漆画艺人。

陇美金漆画为汕头市潮南区陇美村人胡氏一派艺人所创,因其颜料采用黄金和青金,画面层次丰富多彩,自成一格,且形成一定规模,故称陇美金漆画。据考证,最早的作品是现存陇美村的金漆画大寿屏,为陇美人胡辉和胡耀南创作,是潮州府知府、潮阳县知县、县丞、教谕、训导等各级官员或名望之士送给该村东璧夫妇的寿礼,大寿屏制作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距今已有120多年。作品雕工细腻,其铁线描金漆画技艺尤为精湛,是存世不多的珍品。

陇美金漆画从制作工序到描绘技艺极为复杂。以杉木为底板,运用传统制作方法,经髹漆、水磨及手工推磨成光滑如镜的黑漆板;在画好粉稿的漆面上“托金漆”后再扫金,勒金成画,称为金漆画。在脱胎漆器上绘画,称为“脱胎漆画”。绘画内容多以山水人物、虫鱼花卉、戏曲故事为题材,金漆画在黑漆底色的衬托下,显得典雅古朴,艳丽夺目。

   陇美金漆画历经数代艺人的传承,在技艺上加以精细化,作品更臻完美。它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特有的艺术价值,正越来越引起外界关注,并作为珍品被收藏家收藏。


粤绣(珠绣)

珠绣工艺是潮汕传统优秀民间艺术之一,起源于唐朝,鼎盛于明清,其作品从民间戏剧舞台上珠光宝气的戏服,到妇女的头饰、衣服、珠花等,无所不有。珠绣纹样基本上都以图案形式呈现,在色彩处理上,强调装饰效果。原料有圆珠、角珠、竹珠、彩晶珠、透明珠、米珠、泡珠、钻石珠及胶片;颜色有黑、白、金、银、咖啡、蓝、深红、桃红等。针法主要有垫针、平针、掺针、乱地、过桥、喷点、锁枝、排管、满珠、串针、竖珠针等20多种。

陶瓷微书

微书是我国书法艺术的一种,其历史源远流长。20世纪70年代在陕西出土的西周甲骨文,曾被发现在不足3平方厘米的卜甲上刻有30余字的“微书作品”。据史载,最早的微书家应是中国东汉南阳师宜官,他能在3平方厘米见方的小格中书写1000个毛笔字。

“陶瓷微书”是将中国书法艺术与潮彩艺术完美结合的民间绝技之一。其特点有二:一是构图饱满、设色古朴素雅,二是在瓷器上书写汉字书法及配合彩绘人物、山水、花木、动物等,字画相映出彩。在没有借助任何放大设备的情况下,单凭肉眼裸视,用特制的毛笔在陶瓷上书写汉字微书及彩绘,在一平方厘米的瓷面上书写50个繁体汉字,最后在窑中经高温烧制,作品才算问世。观赏者得借助放大镜才能看清作品上的微书,其技艺令人叹为观止。微书的内容一般选自中华的文学精髓,为求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广东省汕头工艺美术学校高级工艺美术师王芝文自1985年以来,承袭先人才学,苦练彩瓷基本功,先后师习潮汕民间艺人蔡永青、刘再盛等彩瓷前辈及名师技艺,在掌握潮彩瓷技艺的基础上,又潜心研究和创作微书,并将微书与彩瓷完美搭配。陶瓷微书既继承了潮汕彩瓷工艺的独特风格及艺术精髓,又提高了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

2014年,陶瓷微书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糕点制作技艺(酒粬发粿制作技艺)

酒粬发粿又称大酵发粿、笑粿,是在磨制后的粘米浆中加入酒粬,经自然发酵炊制而成的粿品,因寓意“五谷丰登”而备受当地百姓青睐。酒粬发粿是千千万万潮汕人用以充饥的食物和祭拜祖先的必备供品。

利用酒粬发酵的技艺历史久远,北魏时代《齐名要术》的“卷七—酿造篇”中,对酒粬的分类达几十种,并对酿造方法及其作用有着详细的介绍。而酒粬发粿制作技艺则起始于民国年间。酒粬发粿对温度的控制,酸碱的平衡均要求较高,技艺较为繁杂。不同于工业发酵技术,用“酒粬”做发酵需要较多时间和成本。制作传统的酒粬发粿必须像对待生命那样,根据时间温度摸清它的脾气。利用“酒粬”制成的酒粬发粿,必须让“酒粬”自然控制发酵时间,成品完全是“瓜熟蒂落”,不加人为干预。自然发酵的酒粬发粿,其味道和组织都趋于完美,口感绵柔并有其独特的天然酵酸风味,与大米原料的风味相得益彰,味道有层次,这是采用工业发酵做成的粿类所无法达到的境界。

酒粬发粿有着独特的历史价值,凝结着潮汕的乡土文化,体现了潮汕先人的智慧。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回乡探亲,一个酒粬发粿,就能勾起他们的童年回忆,可见酒粬发粿历史底蕴之深厚,传承意义之重要。


潮剧盔头制作技艺

潮剧剧装盔头,俗称“头盔”,是潮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潮剧脚色的身份象征。根据剧目需要,盔头严格按照沿袭几百年的剧装“衣箱制”传统套样制作的。潮剧盔头制作技艺与潮剧相伴相生,在潮汕地区流传已有四百多年之久。其基本技法是:纸板定型,镂刻——缝线烫熨——帽盔边缘加固——镶凸边线及饰线——贴布、彩绘——帽盔内涂防湿漆——组装。盔头制品有冠、幞、巾、盔4大类60多个款式,具有造型准确、工艺精细、用料考究,外观古朴典雅,穿戴舒适的特点。

潮剧盔头的制作对制作艺人有着较高的要求,制作艺人不仅要有熟练的制作技艺,还必须具有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潮剧传统剧装“衣箱制”套样以及民族民间服装的常识。潮剧盔头制作过程中每道工序的细腻程度和要求之高,是现代制帽生产企业难以相比的,由制作艺人手工制作的作品,除了具有潮剧服饰的使用价值外,还有较高的工艺美术价值。潮剧盔头不仅是传统剧目演员的扮相配饰,更是一件精致的工艺美术作品。


太安堂麒麟丸制作方法

相传,太安堂在明隆庆年间由柯文绍创立。柯文绍自幼随父学习医术,后得太医院万邦宁赠《万氏医贯》而潜心研究,在故里潮州创办太安堂,以“秉德济世,为而不争”为堂训,“等一至亲,务真务精”为堂规。其后,《万氏医贯》秘本在柯氏家族世代传习,并以此为基研制出太安保儿丸、延宗丸、牛黄清心丸、白降丹、万槌吊膏等丸膏丹散,柯氏后裔更是医才辈出,太安堂在潮汕地区声望日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太安堂医师多迁徙到南洋一代开堂行医以避战乱;1946年,柯氏第11代传人柯如枝重开太安堂,解放后公私合营更名为“汕头市中药厂”,直至2007年柯氏传人重立太安堂品牌。

太安堂中药文化以明代宫廷医药宝典《万氏医贯》为根基,在4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不断吸收、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与潮汕地区人文精神,形成了以“秉德济世,为而不争”、“等一至亲,务真务精”为精髓的中药文化体系。太安堂不仅恪守中医药传统文化精粹,并将医道药理提升到人道哲理的层面,提出“医道即人道,尊德性而道学问;药理亦哲理,致广大而尽精微”,在中医药传承与发展中,既要博采众家之长而“致广大”,又要立足专业领域深入探究,精益求精以“尽精微”。此外,太安堂创始人柯文绍订立的医规“等一至亲,务真务精”,要求对待求医者,不分贫富贵贱,一视同仁,倡导仁心仁术,认真施治,像对待亲人一样给予患者关心和治疗。目前,太安堂以其专业性在中医外科及皮肤病科等领域中独树一帜,其中成药“消炎癣湿药膏”、“肤特灵”、“皮宝霜”、“麒麟丸”、“心宝丸”、“祛痹舒肩丸”等更畅销各地,成为全国性知名品牌。

太安堂以其源自宫廷的传统中医药技术为基础,经过历代医家不断实践形成的御方祖方、实证医案、诊法疗术、炮制工艺及其传统医药文化等,不仅具有重要的医疗价值,更是研究中医药学发展的珍贵史料;此外,太安堂中药文化立足于潮汕地区独特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是岭南深具代表性的中医药文化之一,对于研究岭南地区中医药的历史发展脉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已于2014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彩扎(佛山狮头)

佛山狮头彩扎是我省佛山市的传统民间工艺美术和造型艺术,相传起于明代,与民俗活动中的舞狮相伴而生。清乾隆年间石路铺黎氏家族开始以狮头制作为业,后世代传承至今。黎家狮制作精良,成为佛山狮头彩扎的代表,名扬中外并带动了佛山狮头制作业的蓬勃发展。,佛山狮头年产量达8000个,且远销东南亚及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主要分布于佛山市禅城、顺德、南海、三水和高明区。

佛山狮头以竹篾、藤条和纸、绸、布、毛等材料扎制,工艺精细,轻巧耐用。以戏曲人物脸谱为参照,采用拟人化的夸张手法,作为刘备等古代英雄的象征,是佛山狮头造型的一大特点。狮头尤喜以红、黑二花面脸谱写意造型,象征刘备的五虎将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更显狮头的威武雄壮,且寄寓民间的英雄崇拜。狮头的细部刻画也十分讲究,有“双鱼戏珠”狮眉,“双凤朝阳”、“二龙抢珠”狮腮,还有鳌鱼角、象鼻角、虎头角、龙角、鹰角等多种有趣的角型设计;装饰特别注重性格化,如象征张飞的黑脸狮头造型,还配上牙刷须,饰以黑色绒球,装扮得如同张飞般彪悍骁勇;设色以民间喜用的红、黄、绿等原色为主色调,并配以黑色调和,显得层次分明而又对比强烈,明快和谐而又鲜艳夺目。

佛山狮头彩扎融戏剧、绘画、装饰等多种艺术元素于一体,造型手法独特,地域特色浓郁,人文内涵丰富,多姿多彩,形神兼备,自成一格,深受海外华侨华人喜爱,印尼、新加坡的华侨社团还把佛山狮头作为珍品收藏。2008年,彩扎(佛山狮头)已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石湾陶塑技艺

石湾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区域,石湾陶塑技艺主要分布在禅城区石湾镇街道及周边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依山傍水的地理位置,水路畅达的交通条件,使石湾成为我国岭南重要的陶业基地。

石湾陶塑技艺具有人文性、地方性、民族性的特点,在创作上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石湾公仔”陶塑技艺按实物形态可分为人物陶塑、动物陶塑、器皿、微塑、瓦脊陶塑5大类。以人物造型为代表的“石湾公仔”陶塑技艺形神兼备,它吸收各种文化艺术精华,高度写实和适度夸张相结合,兼有生活趣味和艺术品味,形成了鲜明的地方风格。其制作工艺有构思创作、泥料炼制、成形、装饰、上釉、龙窑煅烧6个环节,其中煅烧的火候全凭师傅的心得体会。龙窑的上中下有高中低三种火,分别用于移动烧制物品的不同部位,只有技艺娴熟的工匠才能把握。

石湾陶塑技艺是在日用陶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石湾东汉墓出土的陶器可见其艺术雏形。石湾陶塑技艺的发展大致可分4个时期,唐至明朝为形成发展期,明清时期为鼎盛期,民国时期为低谷期,。当代石湾陶塑名家中,以刘佳、庄家、刘泽棉、廖雄标等为代表。石湾陶塑技艺已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瑶族刺绣

瑶族刺绣主要流传于粤北乳源瑶族自治县的必背、游溪、东坪镇农村及乳城、桂头镇部分地区。乳源瑶族属过山瑶,该族妇女自古爱绣花,闲时针不离手,代代相延,但刺绣确切产生年代已无从考证,其历史渊源据说与瑶族先祖“盘瓠毛五彩,故令瑶姎徒衣服斑斓”(《广东新语》)的传说有密切关系。

乳源瑶族刺绣以黑色、蓝色、白色布料为底布,以红、绿、黄、黑、白五种色线作线绣,广泛用于衣服、头帕、围裙、角帽、童帽、脚绑和挎包、伞袋等的装饰。当地瑶胞几乎从头到脚,都以五彩斑斓的绣色把自己装扮起来,格外美观精神。

乳源瑶族刺绣技艺独特,绣时不需画稿,按不同布色先用黑线或白线依着布纹绣出一行行方格,再在方格中绣出各种图形。尤为神妙的是不必看正面,只从反面而绣,却能在正面构成三角形、齿状形、城堞形等不同纹样,其缀合起来就形成一个个形纹图样,再经组合便成为各类物品上的完整装饰图案。乳源瑶族刺绣的形纹图案制式划一、造型奇特、结构复杂、样式繁多。其线条必是对角线、垂直线、平行线而无弧线,图案配色组合各异,但基本形态是定型的,且世界各地的过山瑶皆大体相同,呈现出几何化、程式化的特征;其造型抽象,有变形、夸张、象征、比喻等多种表现形式和表达技巧;其大莲花、八角花等形纹结构繁复,甚至有型中型的复合构成和多重组合;其形纹图案有男女、佛手、唐王印章、文字、龙身、兽蹄、鹿、蜘蛛、鱼骨、锯齿、碎花、单花蕊、组合花蕊、大花蕊、梧桐花、莲尾花、凤仙花、松果、大松果、大八角、豆腐格等26种样式。这些奇异古拙而经典的形纹图案,记载了瑶族生存发展、信仰崇拜、文化艺术和思维观念的历史,是过山瑶民族身份的符号和标志,具有多学科的研究价值。瑶族刺绣已于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木偶戏(梅县提线木偶戏)

梅县提线木偶戏古称“傀儡戏”,客家人称“吊线戏”,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相传,梅县提线木偶戏是明朝万历年间,由江浙地区经福建闽西上杭传入,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是中国稀有提线木偶艺术之一。

梅县提线木偶的造形精巧、生动迫真、形体高大,单个木偶高约为70厘米,其脸谱、服式等与汉剧、京剧人物造型基本相同。传统的提线木偶,一个木偶仅有3至5根线操作,经过后世不断改良和发展,现在每个木偶基本需要12根线控制,特殊的木偶更达20余根之多,且有硬线、软线之分。表演时,木偶的动作全凭演员在高台通过手指连线操纵完成,有时一个指头要操纵3根以上的线路,并通过由软及硬、由硬至软的不断切换变化,使得木偶表演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梅县提线木偶戏角色分为生、旦、丑、公、婆、净6大行当,表演程式包括唱、做、念、打4大类。其唱词、念白等主要采用中州官话和客家方言;唱腔以汉剧中的“二黄”、“西皮”板腔为主,并在延续传统的基础上,吸收本地区戏曲、民间山歌等的音乐技巧进行行腔、变腔,其独特唱腔“傀儡腔”正是在吸收客家民间小调的基础上衍生出的新腔唱法。伴奏音乐以汉乐音乐为主,并根据剧情需要灵活采用客家山歌、民间小调等民间艺术形式,其演奏乐器有头弦、洋琴、二胡、中胡、椰胡、三弦、唢呐、笛子、提胡、大提琴、大鼓、铜锣、小钗、大拨、铜钟、板眼、小鼓等数十种。

梅县提线木偶戏的剧目分为传统戏和丑行戏两大类。传统戏主要以民间故事、民间传说和历史人物等为题材,有较为规范的剧本,代表作《化子进城》、《凤岭缘》等;丑行戏则以客家方言为主,吸收相声的说唱、道白、对白、抢白等表演艺术,通过插科打诨、互相嘲弄、一问一答等群众喜闻乐见形式进行表现,代表作有《魂老婆》等。

梅县提线木偶戏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与粤东客家地区民间艺术相互融合、借鉴,集传统的汉剧、汉乐和客家山歌、民间小调等于一体,更将现代音乐歌舞等元素融入表演之中,形成了风格独特的木偶表演艺术,具有广泛的文学、音乐、表演、舞美、造型等多元艺术风格,堪称客家文化艺术的“活化石”。其已于2009年入选广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东汉剧

广东汉剧原称“外江戏”,是以西皮(北路)、二黄(南路)为主要声腔的外来剧种,流入大埔约有三百多年历史。1927年,大埔湖寮人钱热储先生根据外江戏的历史源流,将其改称为“汉剧”。建国后为区别于湖北的汉剧,而正名为“广东汉剧”,是广东三大剧种之一,现主要分布于粤东及赣南、闽西等地。

广东汉剧的声腔、板式、舞台语言都各具特色。舞台语言以“中州语音”为准,以西皮、二黄(南北路)为主要声腔。西皮曲调灵活,高亢激昂,流畅悠扬,婉转多腔,多用于抒发喜乐之情;二黄曲调平稳,宽广大方,优雅持重,常用于抒发哀怨。广东汉乐的曲牌杂调还兼有一些地方曲牌、民间小调和少量梆子、昆曲等,其板式分作慢板、原板、二六、二板、导板等。

广东汉剧的剧目丰富,有传统剧目19个,移植创作剧目64个,现代汉剧剧目37个,以折子戏居多。题材多取自古代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传奇演义和元明杂剧,代表性剧目有《百里奚认妻》、《广东案》、《蓝继子救嫂》、《梁四珍与赵玉粦》、《刘玄德过江招亲》、《郭子仪拜寿》等。汉剧伴奏大量吸收借鉴广东汉乐及粤东民间音乐,目前已整理的乐曲有612首,其中丝弦乐430首、清乐56首、大锣鼓23首、中军班音乐62首、庙堂音乐31首。伴奏特色乐器头弦(又称“吊圭子”),造型奇特,音色高亢明亮;打击乐器大苏锣则音色浑厚甜美,具有鲜明特征。

广东汉剧分生、旦、丑、公、婆、净、末七种行当,净又有乌净、红净之别。各行当发声、唱腔均有严格区别。老生、婆、丑等按原喉;生、旦按子喉发声;红净是以鼻音与假嗓、原喉合一发声,乌净则以原喉加鼻腔炸音发声,独具风格特色。

广东汉剧既保留了“中州古韵”,传承了我国中原地区古腔古调的戏曲精华,又吸收兼容了客家地区民间音乐、舞蹈和杂耍表演等艺术形式,对研究我国地方戏曲的流变和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其已于2009年入选广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客家山歌剧

客家山歌剧是地方戏曲剧种,以梅州为主要基地,流行于粤东、闽西、赣南以及广西贺州等海内、外广大客家人聚居地,拥有上亿基本观众。

客家山歌剧由提线木偶剧的“耍戏”发展而成,具有悠久的历史。明朝初年,提线木偶剧传入粤东后,广泛流行于梅州城乡。木偶剧下半夜演出“耍戏”,讲客家话,唱客家山歌、民间小调,不少节目实为山歌小戏。20世纪初粤东兴起的地方小戏,从多方面承接了“耍戏”艺术,从而发展成为客家山歌剧这一地方戏曲剧种。

客家山歌剧的文学剧本具有鲜明的客家文化特色。唱词在客家山歌歌词格式的基础上,吸收了戏曲唱段的手法,多双关、比喻句;台词多村言俚语,具有浓郁的客家生活气息。

客家山歌剧的音乐唱腔,以原生态山歌为主体,适当汲取木偶腔、竹板歌、民间小调、宗教(佛曲)音乐等,揉和改造而成,以曲牌联缀为主,有少量板腔唱段。伴奏乐器以竹笛、唢呐、洋琴、二胡、椰胡、高胡、板胡等民族乐器为主,多以二胡、板胡领奏。

客家山歌剧的表演,汲取了戏曲的表演手段,载歌载舞,表演生活化,以演出现代戏、生活戏见长。老、中、青、丑角色分别相当于传统戏曲中的生、旦、末、丑行当,无行当固定程式,可塑性很强。

客家山歌剧是广东省具有重大影响的剧种之一,仅梅州已有4个大戏和1个小戏参加全国戏剧调演、戏剧节,并屡获大奖;有5个小戏分获曹禺小戏一等奖和全国群星奖金、银奖。山歌剧深受广大观众、特别是海内外客家观众的喜爱,有“美丽的山茶花”之誉,是广东三大语系中客家语系最具代表性的客家戏。


龙舞(花环龙)

花环龙在梅州市大埔县流传已有百余年历史,源于该县茶阳镇下马湖村的软腰龙舞,后逐渐衍化为花环龙的舞蹈形式,并在茶阳镇及湖寮、青溪镇一带广泛流传。

花环龙的道具造型按规格不同分为大龙和小龙,按龙身服饰色彩的不同分为红龙和青龙,红龙象征吉祥平安,青龙寓意除鬼驱邪;龙身为多节圆筒形,节与节间置串串环圈,圈上扎满各色彩带,起舞时彩带纷飞飘扬,宛如无数花环在空中滚动,故名花环龙。

花环龙以红龙、青龙的双龙组合表演为特色,有“双龙抢珠”、“抢珠360度转动”、“跳龙珠”、“卧龙走圆场”、“双龙出海”、“群龙腾飞”、“盘龙”等多种套路。舞蹈以“文舞”、“软舞”为基调,借鉴了传统的“站舞”、“骑舞”的特点和技巧,既能走着舞、站着舞、蹲着舞,又能跪着舞、躺着舞、跳着舞,还能盘着舞、骑着舞,形成了表演轻巧灵活的风格。不拘场地条件,既可进大小广场,又可登大小舞台,还可在室内厅堂表演,甚至亦可骑在高墙或坐于小桥上起舞。

大埔县茶阳镇的花环龙自成一格,别具特色。1999年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花环龙之乡)”,。其已于2007年被选入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正字戏

正字戏本名正音戏,用中州官话唱念,是一个多声腔的古老稀有剧种。明初南戏的一支传入粤东,形成正字戏,主要扎根于海陆丰地区,后传播到港澳台及东南亚等地。

正字戏有传统剧目两千六百多个,分为文戏和武戏两类。文戏有明代宣德七年的《正字刘希必金钗记》及嘉靖年间的《蔡伯喈》南戏抄本和一批较完整的清代、民国抄本,以及20世纪50年代的记录本。《三元记》、《五桂记》、《满床笏》、《月华缘》“四大喜戏”,《荆钗记》、《葵花记》、《琵琶记》、《白兔记》“四大苦戏”和《忠义烈》、《千里驹》、《铁弓缘》、《马陵道》“四大弓马戏”统称十二真本戏。武戏多为连台本戏,如《三国》、《隋唐》等。

正字戏表演风格古朴,气魄宏大,特别擅长连台本戏。文戏的唱腔保留着古老的面貌,以曲牌体的正音曲、唱牌子为主,杂以乱弹、小调等。正音曲以奚琴领奏,大锣、打鼓伴奏,唱牌子以笛子、大小唢呐伴奏。正音曲中有很多曲牌直接继承了弋阳、青阳古腔,滚唱运用得较为普遍。昆腔曲牌有一百多支,其中有一部分充分体现了北曲严格、完整的组织形式。武戏即提纲戏,没有或少有唱腔,用吹打牌子伴奏以渲染气氛,气氛热烈火爆,有抖靠旗、抖肌肉、抖髯口、跑布马、展示南派武功等精彩表演,能很好地表现各种历史、军事场景。正字戏传统有红面、乌面、白面、老生、武生、白扇、正旦、花旦、帅主、公末、婆、丑12行当,演出中有些行当勾画脸谱。正字戏的脸谱有毛面、水龟目、鹰嘴、虎目等两百多种图案。

正字戏已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天的参展项目就介绍到这里啦,还有其他项目,关注我们的公众号,我们明天再继续!


来源: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

编辑:李杏娜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每一刻的精彩

都想让您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