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家“、”神秘主义者“和”偏执狂“,他是远离尘世疯狂又孤独的天才

“居住在伦敦一个连马厕都不如的地方,却靠幻想建造出一个四元世界。这个世界里居住着天使和过去的哲学家。艺术真的可以让人生活在不同的现实中。”


   阿兰·摩尔《来自地狱》·布莱克


“每一个夜晚,每一个清晨,

有人生来就为不幸伤神。

每一个清晨,每一个夜晚,

有人生来就被幸福拥抱。

有人生来就被幸福拥抱,

有人生来就被长夜围绕。”

——威廉布莱克《天真的预言》

“远离尘世、疯狂的天才孤独者

反理性主义者、梦幻家

神秘主义者和偏执狂”


他的诗启发了

艾米莉·迪金森和阿尔蒂兰·兰波

他的画影响了达利和格列科


他从4岁时就开始看见幻觉

开创了凭借想象力

促成幻觉的绘画


人们总是将他看作怪人

但是他却吸引了一大批来自于

文学、艺术、电影以及音乐界的

艺术家追随者


威廉布莱克

一个从一颗沙看世界的

激进、不妥协的伟大艺术怪才

△威廉·布莱克


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1757年11月28日—1827年8月12日),英国第一位重要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版画家。

他的绘画充满神启式的风格,在布莱克生前,一直没有得到当时世俗官方公众赏识。直到后来诗人叶芝等人重编了他的诗集,然后是他的书信、文章和画作被慢慢发表了出来。

布莱克的天才才开始被人所知。

△威廉布莱克作品


布莱克出生于伦敦一个贫寒的服饰经营家庭,在他4岁的时候,布莱克就经历了他的第一次神启—上帝显灵。对于受父亲影响,也同为基督徒的布莱克来说,看到神启是每个人都拥有的能力,只是有的人丢失了。

从小个性独特的布莱克,不喜欢传统的正规,从小就喜欢诗歌和绘画的他,很早就表现出他不同常人的艺术天赋,但是布莱克因为考虑到家庭负担,放弃了继续学习绘画。


14岁的时候,他拜师雕版师—巴塞尔,学习了七年的雕刻,且天赋非凡。在学习完毕后,布莱克被送去威斯敏斯特教堂雕刻墓碑。

而正是这段在威斯敏斯特教堂雕刻的时间里,埋下了布莱克后期对于哥特艺术的喜爱。

1779年,布莱克到皇家艺术学院进行深造,不过因为不满院长雷诺兹的学院派的传统教育模式,布莱克一年后选择了离开。

说布莱克固执,固执在于他即使面对困难的生活,他依然坚持在艺术创作上选择蛋彩和水彩,他把他的插画作品和他的诗刻在铜版上。


对于布莱克来说,他的诗在他的画里,他的画呈现这他的诗。

布莱克的画,有着他完全的主观感情和幻觉幻想环境。


“所有的形式都在诗意的构想中完美,但这不是抽象,也不是来自自然,而是来自想像。”他说,“思想从不在天堂中遨游的人不是艺术家。”

在当时,布莱克虽然才华横溢,但是却不受当时世俗的赏识,默默无闻。但是布莱克却完全不在意,他把他的生命乐趣立身在简单,快乐的作画中。


直到1863年,亚历山大·吉尔克里斯特的传记《威廉·布莱克的一生》出版后,也是布莱克去世三十年之后,他才从被世人遗忘的状态中走了出来,并且确立了其在艺术和文学上的地位。

而这个默默坚持一生的艺术家,也用他独特的艺术魅力,折服了来自于各个领域的艺术家们。

△威廉布莱克《红龙》


他梦境般令人目眩的绘画和诗歌影响了从拉斐尔前派到超现实主义的画家,同时包括小说家、诗人和词作者。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这是布莱克在国内最出名的四行诗。


翻译过来:

一沙见世界,,一花窥天堂, 手心握无限, 须臾纳永恒。

和诗一样,布莱克确实拥有一个属于他自己完满的生活世界。

他固执,甚至有时是偏执,他不肯迎合世俗,他只跟着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去画画,去写诗歌。

被人认为异常疯狂也无碍。

所以,他在生前虽然没有得以人赏识和扬名,但恰恰也许正是他的这份“远离尘世”的坚持,让他成为一位独特,被人所记的真正的艺术家。

“荒原尽头

手指可以触天”

(部分资料参考来源:artsy.net)

如果喜欢小汇,请点赞留言转发和关注~美术汇,汇有趣之美,只为分享给大家,谢谢大家的支持!

     美术汇·汇·生活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