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动画片《海底小纵队》后,还能和娃一起做的3件事


1

每到周末,有多少妈妈爸爸像我一样,为往哪里塞娃操碎了心。

最近家里的娃狂迷动画片《海底小纵队》,于是上网搜搜有没有海底小纵队的游乐活动,发现上海还真的有。

但是一看评论,一是价格不便宜,如果没有团购套餐人均150以上,二是游乐设施没新意,感觉就是一般的儿童室内游乐场加上几个小纵队的玩偶人物站个台,三是周末人太多!

最后只好果断放弃。

且不谈这个游乐场有没有得到巴克队长的“授权“,小纵队对娃们的吸引力不可小觑。

自2010年在BBC开播以来,成为英国3-7岁孩子最受欢迎的节目,动画片先后于英国、法国、澳大利亚、韩国播出,受到全世界小朋友不分国界的喜爱。
除了游乐场,微博上也是各种晒。

从正餐到下午茶到早点,各种吃的,应有尽有。

      

从粘土到拼豆,各种手作,百花齐放。

       

更让人惊奇的是就连从不看动画的孩子爸晚上也陪孩子一起看起来,这部动画片到底哪里好?

2

首先是画风好。

不同于花花绿绿的国产动画片,BBC出品的动画片如同纪录片一样高水准,用色层次分明,十分地舒服。

五彩斑斓的日光区,清清爽爽。

       

光线昏暗的暮光区,惊奇不断。

      

漆黑一片的午夜区,吓你没商量。

       

其次是人物好。

一只北极熊(巴克队长),一只企鹅(皮医生),一只猫(呱唧),一只海獭(谢灵通),一只章鱼(章教授),一只腊肠狗(达西西),一只兔子(突突兔),和一群植物鱼(各种小萝卜)构成了这个全家福。

        

无论是勇敢的巴克队长,还是呆萌的皮医生;无论是爱幻想的呱唧,还是博学的谢灵通,小朋友总能找到自己喜爱的角色。

再次是设备好。

小纵队还有一整套完备的按照海洋鱼类设计的水下装备,功能各异各有千秋。这个对于男孩来说简直大爱啊!相信家里有男娃的妈妈经历过孩子的”交通工具“痴迷期的都懂。

       

章鱼堡——移动大基地;

灯笼鱼艇——巴克队长的最爱;

虎鲨艇——速度最快的涡轮发动机舰艇,呱唧最爱;

蓝鲸艇——负责拖拽和破冰,谢灵通的最爱,

魔鬼鱼艇——长得像大螃蟹,突突兔最爱;

孔雀鱼艇——海洋救护车,后面有个像急救室的水箱;

马蹄蟹艇——履带式鱼艇,像坦克一样坚不可摧,像越野车一样翻山越岭;

独角鲸艇——南极探险鱼艇,既可以冰上探险又可以冰下工作,可以加热破冰,还可以变成雪橇滑行;最后一个是深海章鱼实验室——相当于人类的探测研究室。

最后是故事好。

这里有各种海洋生物。

最丑的水滴鱼,最长的皇带鱼,最大的大鲸鲨,最奇特的幽灵鱼,简直是各种海洋生物和气候的大科普。

     

3

既有颜值又有养料孩子又特别特别喜欢的动画片真的不是那么好找。

为了给孩子找一部真爱的动画片,从《小鼠波波》到《小猪佩奇》到《汪汪队》再到《火车小镇》,甚至国产的《超级飞侠》,网红动画片我都尝试过不少,孩子看完几集基本就没有想再看第二遍的意愿。直到遇到《海底小纵队》——人生的第一个偶像出现了,中文3季和英文3季翻来覆去看了一个手都数不过来。

比如我家的男娃就超级喜欢性格豪放又爱幻想的呱唧,处于3、4岁年纪的孩子,正处于假想游戏的巅峰时期,常会给全家人安排角色,最崇拜的爸爸是当仁不让的呱唧。每次和爸爸通话,就是给”呱唧“安排工作任务和询问设备情况的语气。

这么有意思的动画片看完之后难道就玩玩假想游戏?逛逛游乐广场?再多就是冒几句英文?当妈妈表示不服气,于是开始搜索各种周边资源。

作为一部网红动画片,网上的确有不少资源。

玩公仔。

     

绒毛玩具做工很不错,价廉物美,担心螨虫的妈妈买个孩子最喜欢的角色即可。

也有设备类的玩具,费雪有全套,就是贵!而且占地比较大,作为特别礼物送一套还不错。

玩拼图。

     

      

这种一本5页的拼图书除了分量重一点其他真心不错。

一是开本大,比A4纸还大了好一圈。二是可以反复拼,加厚的纸板设计便于孩子抓取。三是难度递进,从初级的15片到高级的35片,非常适合3-6岁的孩子。

晨晨4岁之前没怎么接触过拼图,拿到这一系列的书,除了第一次需要家长陪着玩,一个晚上自己就玩溜了,后面几页基本自己搞定。

一周之后,他常常拿着两本书去找爷爷奶奶挑战,翻到同一难度的拼图页面,看谁拼的快。

玩迷宫。

       

《海底小纵队》也有迷宫书,但是显得有点鸡肋,画面分区不清,也没有指导路线。因为分区不清,不能很好地让刚接触迷宫的小朋友理解规则。因为没有指导路线,也不能指导小朋友进行书写启蒙。

比起纸上迷宫,不如自己做个立体的迷宫更有意思。除了锻炼专注力,还有助于孩子的手眼协调和双边协调性。

4

网上除了这些玩的资源,似乎只剩下书了。以上的游戏都只是孩子专注力的检测,有没有途径可以检测孩子对于动画内容的理解呢?

——有。

就是配对游戏卡片。

一是把动画片里的生物形象和真实世界的生物形象进行配对。

       

动画片里生物的卡通形象离真实世界的生物形象还是有一段距离,如果孩子只认识卡通形象,却不了解真实的世界,难免会闹出把变色龙当青蛙和树袋熊当兔子的笑话。

为此,我分集截图制作了卡通形象和真实形象的配对卡,虽然这套卡片的制作费了不少时间,但是实测效果孩子很喜欢玩,也就值了。

具体玩法:

第一轮根据中文名字配对。

孩子拿一张卡通形象的图片并说出生物的中文名字,父母找出相应真实世界的生物图片,或者父母说出生物的中文名字,孩子找出相应的生物。

第二轮英文名字配对。

等孩子和家长把生物都熟悉了,可以让孩子拿一张卡通形象的图片并说出生物的英文名字,然后家长来找带中文名字的图片。

因为爸爸妈妈没那么多时间看动画片,对出现的生物名字不熟,可以放低姿态让孩子帮忙找。一般这时候孩子的自信心会爆棚,觉得爸爸妈妈原来也有不知道需要自己帮忙的时候。

第三轮生物习性问答。

这种玩法要求家长对与海洋知识有相当的了解和积累,不了解怎么办呢?短时间又恶补不上,那就让孩子回答吧。

爸妈妈可以用提问——回答的方式向孩子提问,虽然孩子的回答不一定准确,有时候会混淆几种生物的特点,但是有什么关系呢,下次遇到再更改就好。

在游戏的过程中,是对他们自身记忆的一次复盘和加深,知识的获得本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慢慢累积。

自从卡片诞生以来,我家里的男娃就乐了开了花,分别向爸爸、爷爷、妈妈都发起过配对挑战,介于他在生物习性环节的所向披靡,常常自信心爆棚。

二是生物形象与剪影配对。

       

作为一个蒙氏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用到各种各样的配对游戏,剪影配对是其中一种,锻炼孩子的记忆和逻辑思维能力。怎么玩呢?

第一轮传统的消消乐配对。

把印有生物的图片剪裁两份,从简单的3个生物6张卡片开始,卡片全都图像向下,被孩子找到的相同生物形象就拿走,直到拿完所有的卡片。

当卡片的数量依次增加时,记忆的难度也依次增加,和晨晨玩这个游戏最深刻的感受是:有的时候大人的记忆力真的比不上孩子的记忆力。

第二轮生物形象与剪影配对。

剪影只是生物的轮廓,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所以一开始可以把图像全部向上,玩动物影子找找找的游戏,和孩子比赛谁找的多。然后可以再按照第一轮消消乐的玩法锻炼孩子的记忆力。

第三轮生物形象与习性配对。

玩法与上一种生物习性问答类似。

这篇文章的灵感也是来自于家里的这个”海底迷“,感谢晨晨小朋友在妈妈码字时给予的动画片内容的详细回答。

如果你家也一样有个海底迷,就快来下载资料吧。

相关的资源均已打包,在公众号后台回复“海底小纵队”即可获得。

资源包括:

66个《海底小纵队》生物配对卡模板

90张高品质剪影配对卡片

《海底小纵队》99集中文+93集英文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