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道歉”,是教养还是套路?

  • 作者/Miss半职妈妈

  • 编辑/每日家教(ID:kunrun325)

点击上方绿色图标收听

有时候,离社会所接纳的“教养”越近,就是对孩子越“残酷”的地方。


孟子说:“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当孩子犯错,许多妈妈第一时间便要求孩子道歉认错,我们一向的观点是,孩子这样做有教养,有品德,这是道德规范、社会准则范畴内的事情。而且孩子道歉了,我们作为家长会感到很欣慰,对自己成功的教育理念感到自豪,“受害者”也呼出一口“怨气”,立即回应“没关系”,甚至“你真棒”,事情就此完满解决了。


但是,为孩子的“对不起”站队,我们是否了解孩子已拥有清晰明确的是非观?究竟他们是“真心”地理解缘由、将心比心,还是“假意”地平息纠纷、讨好他人,“灵活”运用“对不起”来逃避责任,“操控”他人情绪,顺利地把“从犯错到被原谅”的“程序”走过场?



有一段时间,我的儿子很喜欢跟我玩“挠痒痒”,但他一兴奋就“拳打脚踢”,用力过猛,弄得我很痛。于是我就假装生气地说:“你弄痛我了,要跟我道歉!”然后儿子便对我说:“对不起,我知错了。”因为我内心非常认可这种“道歉原谅”的模式,以至于在其他事情上孩子一旦犯错,我就多番要求他配合我说“对不起”。后来儿子在我的“不当引导”下,把“对不起”看成是“万事万灵”的“挡箭牌”,他多次犯同样的错误,然后擅于利用“对不起”来营救自己。


我发现,即使孩子说了“对不起”,但不代表他真正理解个中含义,也不代表他明白自己让对方受伤了、不高兴了,只是在我的“要挟”下不得已用了“套路”而已。


要求“道歉”是一种强盗逻辑,而“歉意”的建立才是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我自省后,不再要求儿子“道歉”了,而是设身处地从他的内心出发,把事件摊开来说,让孩子感受到我对他的理解和爱。


我说:“我知道你玩得很兴奋很开心,但你的力量太大了,这样会让我不舒服,我也想跟你玩下去,但你要轻轻的。”我这样说,有时候儿子明白到我的“痛”,他便形象俏皮地按我的意思轻轻触碰,特意让我看他那“造作轻柔”的样子,逗我捧腹大笑,他虽然没说“对不起”,但起码儿子能将心比心地理解到怎么样做才不会让别人“痛”。


有时候儿子听了我的话还是没有减少力度,我就会重复说:“太大力会伤害到别人,妈妈小时候也会大力打到别人,但我后来明白到,这样对方真的不好受。”然后学着他的力度拍打到他身上,让他“感同身受”,孩子便会说:“哇,原来这么痛!”。

当孩子真切理解到别人感受时,我们才分享自己的经验:“当我们侵犯了别人,是需要道歉的。”如果孩子受到多次的提醒后,仍然不能控制好力度,这也是一件正常不过的事,因为他们的自我控制和是非观还未完全发展,父母需要长期的耐心引导。


所以,家长不要用“教养”的思维去“驾驭”孩子让其犯了错就立即道歉,此时此刻的道歉并不重要,而是应该先走这三步:


首先,我们让孩子认识到人人都有犯错的权力和自由,谁人无过?犯错并不可怕也不可避免,它不仅是个人成长的标志,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基本链结,是我们在社群中建立自我价值的前提;

其次,我们要引导孩子把心里所想大胆表白出来,让他们闭塞的内心逐渐流通,这样才能促进孩子了解彼此的感受;最后,引导孩子自己“收拾残局”、“摆平冲突”。

上述的前两步是歉意的建立,第三步才是直接用实际行动来负责任,这三步,我们需要给予孩子安静的空间和一定的时间去厘清思路,多次之后他们便会形成自己专属的“应对机制”。



记得有一次亲子春游,当到了集体野餐时,一个女孩跟两个男孩在野餐区一旁玩耍,他们玩得实在兴奋,两个男孩子不小心把女孩手上的软糖盒子打落地了,软糖都滚了出来,女孩很生气地坐在旁边的石凳子上。其中一个男孩的妈妈走了过来,责备自己的孩子,男孩只能笔直地站着听妈妈唠唠叨叨的说教。


另一个男孩的妈妈不紧不慢地走了过来,看到一地的软糖,没问什么原因,也没问是谁做错,她蹲下身跟她的孩子说:“我们一起捡起来吧。”妈妈跟男孩把所有软糖都装回到盒子里。妈妈问男孩:“现在妹妹没有糖吃了,有点伤心,你能够拿你的软糖过来跟她一起吃吗?”男孩有点不情愿,但妈妈还是耐心地跟他说:“软糖倒了,是因为刚才大家边玩边吃,如果你们三个都静静地坐在石凳子上吃,我打赌肯定会比之前更加开心,他们也会谢谢你。”男孩想了想,便从书包里拿了包软糖,坐在女孩身边请她一起吃。


这时,那个被妈妈训斥的男孩在“威逼”之下,走到女孩面前,很困难地吐了句“对不起”出来,他的妈妈听了后泛起了笑容,仿佛在说:“你看我教育多有成效。”男孩却委屈得憋红了脸,拿软糖的男孩突然冒了一句:“快来,我们坐着一起吃吧!”于是那个说“对不起”的男孩收起了正要涌出来的眼泪,坐到他们身边一起吃了。



两个妈妈的做法有着本质的区别,换来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让孩子负起责任,用实际行动“化干戈为玉帛”,比犯错后马上道歉或接受批评有意义得多。有的人“道歉”了,却看不见别人;有的人没有“道歉”,却把别人放在心里。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我们不要求孩子道歉,孩子将来会不会没有礼貌或者不懂尊重别人呢?其实不会的。


我认为,“道歉”的近义词就是“宽仁”,只有我们内心有花,才能有果;只有我们拥有恻隐之心,才能换位思考,推己及人。


所以,只要孩子的理解和言语表达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平时父母对孩子和他人慈悲为怀,孩子的真挚和诚恳便永久藏于体内,犯了错便更容易做到真真正正的知错能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