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蘑菇和织纹螺都是杀手 市食安办发布警示千万别吃

近日,全国各地陆续报道了多起中毒事件,市食安办发布警示

近日,全国各地陆续报道了多起因采食野生鲜蘑菇、食用织纹螺引起的中毒事件。市食安办昨日发布预防野生鲜蘑菇、织纹螺等中毒警示,不采食野生鲜蘑菇,不食织纹螺。织纹螺体内有河豚毒素。

近日有媒体报道,福州罗源一名女性因吃了六两麦螺中毒昏迷的事件。麦螺学名织纹螺,俗名尖螺、海丝螺、海狮螺或白螺,外形特征表现为尾部较尖,螺体细长,长度约1厘米,宽度约0.5厘米。专家表示,引起织纹螺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其体内常会积聚赤潮海水中的有毒菌群以及河豚毒素。其中,河豚毒素是剧毒的非蛋白质神经毒素,0.5mg即可致人死亡。


野蘑菇 若中毒死亡率极高


据了解,入夏以来,本市气温升高,降雨量增大,空气潮湿,导致野生菌类大量生长繁殖;同时,近海(江、河)因地表水污染,进而污染近海(江、河)贝类。专家介绍,本市有野生蘑菇200多种,其中可致命的主要有白毒伞、鳞柄白毒伞和鹿花菌等,其毒性均为肝肾损害型,没有特效治疗药物,死亡率极高。为加强预防食用野生鲜蘑菇中毒,2006年市政府印发了《关于禁止销售野生鲜蘑菇的通告》(大政发[2006]72号),在全市范围内全面禁止销售野生鲜蘑菇。

今年,市食安办已于6月初发布了预防野生鲜蘑菇中毒警示,各区市县及相关部门开展了宣传工作。据了解,本市虽多次进行宣传及发布警示,禁止食用野生鲜蘑菇,但市民对此认识仍然不够,仍存在一种凭经验采摘、食用就没有问题的侥幸心理。专家表示,野生鲜蘑菇变异,极难辨别。由于菌种的变异等原因,可能发生形态改变,致使以前无毒的野生鲜蘑菇染上毒素成为毒蘑菇,即使是植物研究专家也无法仅凭肉眼和经验来判定是否有毒,极可能发生误采、误食,造成中毒。


·怎样推荐朋友也订阅此微信?点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怎样看历史信息?返回本微信主页查看历史消息

·有话要对大嘴说?请直接回复本条微信


大连广播电视台·体育广播(FM105.7)

《吃在大连——大嘴帮您选饭店》栏目

播出时间:周一至周五16:00~18:00

周六、周日17:00~18:00

直播参与热线:88118900

场外服务热线:13941157517(我吃我要吃)

官方新浪微博:@大嘴帮您选饭店

微信公众账号:大嘴帮您选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