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士 | 天使形象在历史中的演变(上)

天使形象历史中演变


  天使(malakhim)是西方文化中最常提及的精神体了,仅次于神(EL),和恶魔(dibbukim)平分秋色。然而,天使的形象在人心中却是不断在改变的。


1260 B.C.E - 400 B.C.E  时代

  在时代,天使的形象是非常晦涩的,对于它们的理解也是多种多样。这里抛开卡巴拉等后期人工添加的内容的理解,单独就其在显现中的展现进行说明。假若历史的发展是按照传统观念进行的,那么,创世纪时候出现的便是最早的希伯来人观念中的天使。


  创世纪的开始提到,在亚当夫妇触犯诫命以后,神派遣了革鲁宾镇守乐园大门,同时还有四面旋转的着火的剑。这里并没有直接提这革鲁宾是什么样子,但是联系到后面对同类角色的描述可以看出它和巴比伦的守门神兽几乎是同一个,这算是一个少见的清晰描述。


巴比伦护城神兽,此形象或为革鲁宾的原型


  在创世纪后面,,或者是有天使给约瑟夫指路,天使和雅各伯摔跤,可以看到这里的天使形象是晦暗不明的,他们常常会化身为人的形象,并向人提出要求。


天使和雅各伯摔跤


  此处的描述可以与后面民长记中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故事并举。在这故事中,以色列族内的大力士出生前,有天使拜访其父母,在这里天使同人一样,又吃又喝,这对以色列人很惊异,天使又为了显现自己的能力,变出火焰焚烧了食物,并没有留下任何名字:“我的名字是奇异的,为何要问呢”。


  这里可以将天使的显现视作一种特殊的暗示,他们并不会以某种惊异的方式出现,但他们也不同于人类,他们仅仅是以人所能理解的方式出现,在旁人看来可能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对于受启示者而言,他们的来临意义非凡。这里启示以极其具有针对性的情况降临人间,而天使就是这些启示的传达者和执行者。


莱昂纳特·布拉莫-


  这种较为类似后世的都市传说中的那些神秘人物,不知道来源和去处,也不知道身份,只知道他做了什么特别的事情。因此,他们被称作使者,只为执行某一任务而来。

 

  在出埃及的故事里面,天使不再有实质性的形象出现,例如先知在荆棘燃烧的火焰边听见的那句“脱下你的鞋子,这里是圣地”,在这个故事里面先知以一种直观感受接触到天使的临在,但却缺乏对于它们的描述。它们是无形的,以神秘的符号表现自身,例如燃烧却无损于荆棘的火焰时的声音。这类比较少见,在整部中对于启示的描述都少有神秘的自然力作为符号进行显现的描述。五卷经内的同样描述只有一处,就是先知上山要求见到神的面的时候,他被要求把头罩住埋在沟壑内。


  整部同样的启示方式还有一处,应该是发生在列王记中的先知在加默罗山的山洞中听神的声音,先是有声音预报了神圣的经过,当时有地震雷霆暴雨烈火之类的景象,这一切之后是一段由风吹过的微弱声音,而正是听见这个声音先知把头罩住。


伊利亚是中的一位重要的先知,他的事迹记载在《 列王记 上》17-21章


  前五卷书中另一处有提及天使出现的地方便是外族的先知前去诅咒以色列时,路上有天使手提长剑阻止前行,驴子看见了但是人没有看见。这里的形象同以往不同,以往天使化作人形并且可以被人所看见,或者没有性质只有声音,此处则是有人所看不见的化形。


  这里可以联系到后面当以色列被围城时,先知开启人的神视,看见无数人本应看不见的军队守护城池的事件。前五卷书定下的基调一直延续到大卫和所罗门时期,终结在大卫遇见执行杀戮的天使那里。


  大卫因为要知道自己的国家的富庶程度,目的是希望享有一个威名,于是不听从劝阻而执意进行全国统计。在选择此举应受到的惩罚时,大卫没有选择自己被子孙逼下王座以及被仇敌抓住的惩罚,尽管这两个后面也实现了,而是选择以色列三日内暴毙三分之一的人口。


  经文里面提到, 当天使仗剑走来,以剑尖指向的时候,就因为瘟疫而死去了三千人。大卫痛哭流涕,在今日的圣殿山那里,天使脚下进行了祭祀以表示自己的忏悔。


  这是第一次天使以明确的行刑者形象出现,在之前天使的形象只有对于以色列人的回护,而在这里,天使变成了无私的行刑者,即使是被选中的民族也难以逃过天使的追杀。


  不过在那个时代有一本书很不同,按照当时任的观念,约伯记是大先知亲自写的,和五卷经书一同写下,里面首次出现了超自然的恶的名字,即煞殚(Satan)。与大洪水时期一笔带过的迎娶人类为妻的那一批不同,他作为恶的角色则是作为对人的控告者。在约伯记中,这位天使混迹于其他天使之中,专司人之恶,控告人,并试图让人心生恶意。对于其他,则缺乏详细描述。

 

《约伯记》是《》旧约的一卷


  在随后的时代,天使的形象开始变化,在后先知书中开始出现端坐在宝座上面的主宰者形象,以及人形的仆从。按照学术界普遍观点是这是吸收了波斯文化产生的内容,包括在先知书中提到坐着宝座的人命令四个仆人进入城内在人的头上做标记。


  但这还不算最过分的,在另外一些先知书中,天使有一些奇怪形象,例如四个头有翅膀的怪物,有一个轮子的生物,有六个翅膀遮住全身的东西。


  也是这一时间开始出现天使的分类。 这类怪异的生物似乎并没有一个外来的原型,而是希伯来人自己塑造的形象。与其他相邻地区的宗教不同,犹太人自己的神圣生物有许多奇怪的特点,甚至可以说根本不具有完整形体或者生物特征,例如有些天使的样子就是一个轮子,这是其他临近宗教所没有的内容。这里天使的形象可以说是某些日常生物的夸张变形或者嫁接,也包括不少可能是因为过于奇怪而难以描述。


  由于在那个时代的希伯来语缺乏形容词,所以犹太人很多地方都会使用比喻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正因此,这些先知在自己的神视中看见了奇怪的东西,并将之以自己所能理解的方式记录下来,例如,在里面描述前面有一个轮子的生物时,他的措辞都是“好像”“可能”“如同”之类的词,这意味着牛头或者车轮并不是他真正看到的东西,他只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他自己所见到的难以描述的内容。

 

  同样也是大流散这个时期,开始流行天使的名字。在达尼尔书中,先知就提到,无数人因为天使的到来而恐慌,四散逃跑,尽管他们什么都没有看见没有听见,但他们心灵感知到了天使存在。这个时候天使对先知说话,告诉他守护以色列的天使没有出现,是因为他忙着和波斯的领主(nasi)交战。,而以色列的守护者名字是弥卡艾尔(Mikael)。


Gavriel


  这里的内容无疑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因为它在这里确立了这么几点:


1

  天使存在品次,并且有自己的身份,名字和任务。

2

  每个国家或者民族都有自己的天使,他们之间可能互相交战。

3

  天使有难以描述的巨大身形,可怕的威慑力,并且属于天上的军旅。这三点在第二圣殿时期被使用者发挥到了极致。


  在这个时期,天使也开始扮演拯救者的角色,例如同在达尼尔书中,天使就救助了三位不肯膜拜巴比伦雕像的青年从火坑里面出来。这算是少有的天使涉足私人拯救事件的记录,在过去对于个人的拯救都是来自动物使者,只有从这里开始,变成了超自然使者亲自进行帮助。


  在这个时代的书中有很多奇怪的内容,例如当巴比伦占领后,贵族拿出圣殿的祭器饮酒时候,从天上出现一只手在墙上写下了文字。这里的手的意味不明,或许是天使或许是神本身。


  在这个时代,整个犹太人群体受到了很深的新巴比伦以及波斯人的影响,出现了很明显的对于审判的期望。在波斯人的宗教中,光明神之下有六位大天使,主宰审判,而这六位大天使,或者说是次级神,更加趋近于达尼尔书中提到的大天使。

516 B.C.E – 69 C.E 第二圣殿时代

  在第二圣殿时期,最为普遍的一个说法就是天有七个层,这或许是从古希腊天文学家的行星天理论,希腊哲人的流动说并结合过去受到周边民族信仰的影响而产生的内容。


  这七层分别住有不同的天使,他们一级比一级具有威力,每一个都掌管一支军队,上级掌管下级。在这样的秩序背后是一个完整的阶级体系,它们体现了与神的亲近程度。其中最上面的是四位分别位于圣座前后左右的大天使,以及为神的出行开路和殿后的两位大天使。而以上这些大天使或者高级天使,都有特定的名称。他们被描述为身形巨大,拥有人类无法想象的力量与智慧,并且每个天使都拖着特定的星体在天空中行走,掌管或者保护大地上所有造物,并且有时彼此之间会发生战争。


后威廉布莱克描绘的天使的阶梯


  这里再次以哈诺克书为例,在这卷书中,诺亚时代的罪恶被认为是上界的低等天使叛乱,看中人类女性,即杀弟者后裔的美貌,而下凡结合作乱,将各种奇淫巧术带到人间。


  在这里的描述中,这群叛乱者原本是跟随某一个地位更高的天使的领导的,但此时他们不再遵从这一命令。在故事最后,他们被关押在深渊中,等待最后审判的来临。在这个故事中,天使被赋予了人类一样的感情,而不再是过去认为的单纯侍者。而在这个故事里面,人也不再是单纯的人,不是不可逾越界限的。在其他版本中,故事主角在最后因为其有功德受到赏赐,变成了天使。

 

  在第二圣殿时代,由于饱受内忧外患,因此犹太人中流行极其严苛的纯洁运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运动可以说是受帕乎欣人(parushim)的影响,而后者正是许多伪造经典以及塔木德的编纂者。他们认为,自己沦落到如此境地正是因为自身的不洁净导致被神唾弃,正如先祖因为崇拜雕像而遭遇亡国一样,犹太人应该恪守律法,完全期待神的拯救,而避免再次遭受厄运。在他们的倡导下,整个社会施行苛刻的戒律,而对应的罪过相比以往更加严重,而罪恶无时不刻不是潜伏在外,等待机会。一旦被罪恶抓住,则会有极其悲惨的结局。他们为这样的罪过取了一个具象化的形象,就是煞殚。


  按照该时代的各种文本的描述,煞殚仇恨人,希望将人类拖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于是千方百计和人作对,使人犯罪,并从文本中的孤身一人,变成了一个群体的领袖。在伪经亚当往事中,煞殚这个邪恶的天使诱骗人吃果实,后来亚当要求妻子与自己分开,分别在河的上下游中浸泡以作为赎罪时,这个天使变成亚当的模样诱骗众生之母,并与之结合,生下来杀弟者。


  在另外一些,例如伊夏艾亚乌(yeshaeyahu)先知升天录的前面部分,作为一份明确的第二圣殿时期的手稿,有提及世界因为罪恶而掌握在邪恶天使萨麦尔(samael)手中,而当时的执政王被邪恶天使的伙伴谎言之王所操纵,拒绝先知教授神圣的真理,并杀死了他。这里煞殚已经开始出现形象变化,从人之敌对变成了神之敌。虽然它们并没有被标注为堕落,或者是恶魔之类的标签,但是在后面很容易与异教徒的神一同被贬斥为恶魔,而接受了这样的观点。

 

第二圣殿时期的手稿,有提及世界因为罪恶而掌握在萨麦尔(samael)手中


        但是是真正意义上的分水岭,在第二圣殿倒塌后,犹太人内出现强烈的去化,而自身也走向了罗马化的道路,并在后来借助罗马帝国作为载体,开始向外与其他文化征服或者结合。也正是因此,内的天使在后期传说中更多带有罗马色彩,与原本犹太人的具有浓烈两河流域风情的天使出现显著差异,但受到希腊罗马影响的犹太人渐渐也已经失去其纯粹性,因此在接下来的时代中天使越发呈现出希腊性,甚至可以说是希腊人的产物。


400 B.C.E – 800 C.E 犹太教塔木德时代至中世纪中期

  犹太人在历史上有许多不同的塔木德抄本,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塔木德,是在第二圣殿倒塌以后在外集结而成,另一种则是巴比伦塔木德,是在后来的大驱逐之后集结而成的。先成,巴比伦则是补遗,因此相对而言巴比伦塔木德的内容更丰富一些。


  巴比伦塔木德中虽然没有专门针对天使部分的解析,但是已经零散出现很多这方面的研究,并且进一步发展了第二圣殿时期的内容,塑造出一个完整世界观。


  世界最高层是神和祂的宝座,有四个天使守护左右,前后有两个天使开道。在之下有诸天使按照层级在七天上排序,他们是一支巨大的军队。而每个天使都有自己的守护国家,民族以及个人,甚至每个人都有两个天使,一个善一个恶,因为天使中有两类天使,煞殚领导的恶天使与弥卡艾尔领导的善天使。他们二者相互为敌。


  在创世的时候,善天使和恶天使分别为创造出力,而唯独在关于是否应该造人的问题上神征求他们意见,他们就因为意见不合大吵起来,若不是因为神自作主张造出了人,否则这一计划可能拖延。在这里,执掌死亡和罪恶的黑暗天使与执掌生命与善意的光明天使从属于神,而神超越二者。他们只有在神的指令下才可以行动,否则不可以私自夺取人的灵魂之类的。但他们也同时是自由的,因为他们有自由思考的权力,只是行为受到一系列律令的规范。这与当时的犹太人社会的情况是类似的。

巴比伦塔木德,图中不同色块即不同文本,从内到外分别是口训,训解,拉熙氏注疏,其他名家注疏,以及页面章节(按照数字编号)

                                              

  在同一时代,卡巴拉开始盛行。这个神秘主义浪潮很快就遭遇到犹太教主体结构的威胁,那是来自理性主义与纯洁运动的排斥。在与主体结构交流的过程中它选择了妥协,并继续在犹太教中蔓延。在那种古代卡巴拉之中,存在一种方法,被认为是先知方法的追溯,即通过特殊仪式令人神魂超拔,上升上去。与此同时也存在另一类方法,便是以上面得到的知识来邀请天使下来。


  于是从塔木德时代,直到中世纪中叶,这种活动在西班牙和德国的犹太人社群里面进行,作为对先知时代逝去的补偿。通过数个世纪卡巴拉积累了许多经验以及通过这种神秘经验获得的知识。由此,卡巴拉开始展现出一种对于神秘事物的权威,而天使自然是它的一大招牌。卡巴拉理论沿用了塔木德理论,甚至从自己的角度续写了许多经典的教训。例如拉扎艾尔书(sefer razael),即杜撰了一篇口训,并托名这段口训的传讲者来阐述自己的一套理论。


  卡巴拉理论里天使的形象开始清晰起来,他们按照秩序排列,并且各自有各自的特性和使命。而煞殚作为邪恶的天使则变成了邪恶的源头,并且还有妻室将邪恶繁衍出去。这里的邪恶天使形象也开始模糊化,与塔木德时期描绘的恶魔难以分开。


  这类后期神话看似是对的补充,却失去了故事中原有的那种存在优先的神秘性,一味以人的认识给天使进行匹配和描述,反而变得不伦不类。

33 C.E – 1274 C.E 初期至中世纪中期

  除却之前提到的其他不同文本有对一些偏门内容的收录以外,在早期还存在许多其他类型的伪经。它们大多是继承了默示录的风格或是对福音书的续写,有不少是出自私人意愿而杜撰故事。


  最早对于天使阶级的分类描述是写于四世纪的一份手稿,托名狄奥尼修斯的天使阶级一书,对天使进行了九等划分。虽然这个说法由来已久,甚至在传说中可以追溯到圣保路,因为他曾在书信中暗示他曾经登上三重天并看见一些奇异的内容。


  在中世纪初期,由于神秘主义的流行,西罗马流行对于特定天使的祈祷,而较少参与神圣仪式。这种迷信使得当时的教会不满,于是西方教会禁止了民间流传的天使敬礼,并且规范化了天使的条目,剔除了所没有提及的内容。


  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希腊七十二贤者本中包括多俾亚书中记载了圣拉法艾尔(rafael)的描述,因此在西罗马官方名单中只有三位天使是公开敬礼的。


  在中世纪中期,圣托马斯阿奎那接受了亚里士多德的世界秩序观,并将天使阶级加入他的神学大全中,这完全因为教会对于天使阶级的暧昧态度以及这种分级制度符合亚里士多德学派的认知观念。在后来由额我略十一修整下,承认了天使阶级并列为必修科目。


圣托马斯阿奎那将天使阶级加入他的神学大全中


  不过反观中世纪,真正在境遇中遭遇天使的案例非常少,而遇到的大多也都是主要三位,例如圣女贞德的故事里面唯一出现的天使是弥卡艾尔,因此所谓天使阶级一说难辨真伪,因为缺乏真实案例证实它。不过教会的承认却助长了这一理念的传播。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艾此拉得到神的提升,变成一位天使,艾此拉艾尔(ezrael)。

 

          对于堕落天使的信仰是特有的内容。在死亡的领主煞殚被斥责为邪恶后,煞殚便被理解为恶魔,或者说是堕落的天使。虽然并没有坦白说出是什么情况,但是基督徒有根据内容得到一部分结论。


  根据默示录记载,红龙用尾巴扫下天上三分之一的星辰,并和天使开战,此即煞殚带领三分之一的天使堕落并和天使交战。


大红龙来自《·启示录》第12章1至17节,使徒约翰对末世景观的描述。末日审判时天上出现的一条七首十角的大红龙


  先知书中有提到,晨星因为自己的明亮而傲慢,最终导致堕落,虽然是影射巴比伦王,但这也被认为是对于煞殚堕落的一个暗示,宗徒书信也有描述其受到责罚而被打入火焰之中。自此,堕落天使,这一文化独有的元素,便和地狱捆绑在一起,在欧洲文化中生根发芽,蔓延至每一个角落。


  中世纪对于堕落天使的信仰占据了很大部分,尤其是中世纪晚期,黑死病流行,整个欧洲笼罩在绝望气氛中。那个时期有不少围绕堕落天使的幻想,虽然并没有任何材料能够说明关于堕落天使的事情,但是依然出现了很多影响深远的内容。如今广为使用的名字,路西法(lucifer),光之传递者,其名即先前提到的先知书中的晨星。这个词本是拉丁语启明星的意思,后来被英文世界误认为是一个名字,广为传播。


⊙ 关于作者


Homunculus
  DC老漫画《约翰·康斯坦丁:地狱神探》的魔法宗教元素顾问兼渣翻,,不限于神话历史法令戒律仪式等,对于其他比如魔法手稿或者异教徒神话元素也有所耳闻。微博是@漫画康斯坦丁。






欢迎订阅冰女巫席路德的“三分钟读神话”,了解现代奇幻背后的古国神话,古国神话背后的种种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