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专栏丨屈直
来自美国硅谷的雅虎资深工程师
本文共2488字 建议阅读6分钟
上周日,Uber的一辆无人驾驶车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撞死了一位名叫伊莲·赫兹伯格的49岁女性行人。
美国NBC新闻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新闻
据当地警方和媒体介绍,事故发生时间为美国的深夜,当时,该肇事车辆沃尔沃 XC90 SUV,正处在无人驾驶模式,车上还坐着一安全员司机。
这位女士当时正在过马路,并没有走人行通道,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斑马线”。事故发生后,她被迅速送往医院,并最终因抢救无效死亡。
这次事故的发生对无人车的研制和发展产生了不小打击,Uber已暂停了整个北美地区的无人驾驶汽车测试计划,并表示将全力配合警方调查此案件。而丰田也在今日通过媒体发表声明,将暂停旗下的无人车测试业务。
Uber表示会全力配合警方调查
丰田暂停无人车计划
那么,自动驾驶中,最终驾驶的掌控权在谁的手里?无人驾驶出了交通事故,后果损失到底由谁来负责?
来自美国硅谷的人工智能专家屈直,今天将在本专栏为大家详细解答。
01
无人车究竟是怎么来的?
看过DC《蝙蝠侠》系列电影的朋友们,想必都忘不了蝙蝠侠的那辆酷炫的蝙蝠车吧。
《蝙蝠侠》中的蝙蝠车
那肯定有很多读者朋友们感到好奇,这些无所不能、且外挂高科技武器的智能车,和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特斯拉、谷歌、百度的无人车相比,究竟高级在哪里呢?
都说“懒人推动人类历史的进程”,在汽车行业也不例外。
自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也就是奔驰创始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内燃机汽车。
卡尔·本茨
人们对于简单、舒适的驾驶体验的追求从来没有停下过。从手动挡到自动挡,并朝着“放下方向盘”的目标不断推进。
我们今天讨论的“智能驾驶技术”,是包括有人智能驾驶、无人智能驾驶以及人机互动的智能驾驶这三个方面的技术总和。
目前美国的权威机构SAE——美国汽车工程协会,将自动驾驶技术划分成0-5个级别。
一般来说,目前智能驾驶的技术水平,大概处于2~3级之间。即“有条件的自动化”,在此级别中,汽车由自动驾驶系统完成所有的驾驶操作,驾驶员可以根据系统请求,提供适当的应答。
比如说发生了一些特殊状况,司机就要随时准备切换回人工行驶,或者,它也会提供自动泊车等选项。
像特斯拉宣传的自动驾驶,根本不是真正的“无人驾驶”。
实际上只能达到限定情形的“双手离开方向盘”,距离最高级的蝙蝠车,也就是自动驾驶的第5级别——“驾驶员可以在不对车辆有任何操控的情况下,由车辆操作完成所有的驾驶程序的完全自动化”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
02
智能驾驶技术的原理到底是啥?
目前的主要思路很简单:让它的核心系统像一个正在开车的人类就可以了。
首先,自动驾驶汽车要“看清”路面及周围环境,则必须使用传感器。
这些传感器包括高精度摄像头、雷达、激光雷达以及超声传感器等,他们能够感应往来的行人车辆,但也会受到天气的限制,无法读取交通标志。
无人驾驶汽车
另外,雷达虽可以在各种天气条件下工作,但无法检测到路面碎石之类的小物体。摄像头可以读取标志和交通信号灯,但在黑暗环境中效果不佳。
然后,所有上述传感器都会将收集到的信息传进汽车的大脑——“工控机”。而这个大脑会在识别各类物体后,将对他们进行标记和分类,从而让汽车认知自己所处的环境。
例如:这是一个行人;这是一个人行横道标志;这是一个车道标志等。
在识别物体之后,汽车的执行器就开始运作。这时候呢,自动驾驶汽车会对已经感知和认知到的东西作出相应的行动。也就是说,它会根据周围环境调整路线,以免自己撞上不明物体。
03
智能驾驶技术里的BUG
无人驾驶听起来很美,然而现实却提出了很多问题。
2016年2月,谷歌的无人车就和公交车撞上了。虽然是轻微擦了一下,谷歌还是表示承担部分责任,这是谷歌无人车路测以来,首次自己担责。
谷歌的无人车
而根据2015年的表现来统计,谷歌无人驾驶汽车平均每12万公里发生一次事故,而美国人呢,平均38万公里才会出事故。
也就是说,2015年的时候,谷歌的无人车比人类驾驶要危险三倍。
当然了,在行驶过程中,拥有“丰富经验”的人工智能也经常会做出一些在人类看来“奇怪”的举动,比如错误预判——旁边的车没想超车,无人车以为它要超车,结果一个急刹,后面就追尾了。
有的时候无人车不会联想。比如马路上有个足球滚过去,老司机基本都会停车,因为后面可能会有小孩子跑过去追球。但人工智能就不会有这种联想。
04
我的无人车体验
我分享一下我自己坐无人车的体验吧。
我上个月坐了一个小公司的无人车。这辆车呢,车顶上一个小雷达在转,里面有屏幕,车里连了一大堆电线,看起来很酷炫。
但是有一个毛病,就是这个车在行驶的时候,经常在高速路上急刹车。刹车还刹的特别急,脸都能撞到前面的屏幕上,非常惊险。
后来工程师告诉我们说,这次坐在车里的人多,车体就被压低了。车体一放低,车传感器也跟着下移了。
结果呢,只要路上有一块小突起,无人车就以为是障碍物。
Uber的无人车
不过除此以外呢,其他方面它都做的不错。行人闯红灯它知道停下。自行车上了机动车道,它知道要让开。毕竟我做的是他们的无人车测试版,相信以后这些问题都能解决。
除了技术上的困难,自动驾驶还有文化和伦理问题。
美国经常有这样的情况,一个小十字路口,没有交通灯,只有停车牌。所有车都需要先停下,等旁边的车过去了自己再过去。
可在真正的生活中,很少有人真正停下来,一般都是先减速再慢慢往前蹭,等旁边的车过去了突然加速过去。
无人车就不理解驾驶员“慢慢往前蹭”这个动作,它以为旁边的车想要抢着过路口,所以自己就一动不动。等这辆车过去了,下一辆车一样往前蹭。无人车又以为这个车想抢着过去,只能再等一次。结果就是停在路口一直等,一晚上都过不去。
我们之前讲过智能家居。智能家居出故障,它不会太危险。
但无人车要是突然不灵了,那可就翻车了。去年特斯拉的无人车撞上了一个大卡车,车都撞烂了,司机当场死亡。虽然现在司机家属还没开始法律诉讼,但无人驾驶的法律诉讼会非常麻烦。
无人车出了事谁负责?司机没有参与驾驶,所以不能让司机负责。厂商负责的话,如何赔钱呢?
如果一个交通事故死了人,原因是一个程序员输错了一行代码,那么这个程序员会不会被判谋杀罪呢?
还有,就是伦理问题。坐在无人车上,发现前面并排躺着两个人,一个是小孩子,一个是老太太。这个时候无人车实在躲不了了,那么我们是去撞小孩儿呢?还是去撞老太太呢?
无人车的发展不仅仅需要技术,还需要司机们的适应,需要交通法的完善,需要基础设施的健全。
道路和摄像头其实正是美国无人车发展的短板。美国的很多路又老又旧,这对无人车挑战很大。
有些路路面凹凸不平,有些路的连线都没有,这就让无人车的道路识别非常困难。
沃尔沃北美总裁莱克斯·克斯梅克斯(LexKerssemakers)曾经向洛杉矶市长愤怒地抱怨过:
“我们的无人车根本找不到行车线!你们得在这该死的路上画线啊!”
这些问题,中国反而都比美国好很多。
中国修路比美国晚,整体质量比美国高。中国摄像头比美国多,数据量也比美国大。最重要的是,中国的立法比美国快,,立刻就会有一群专家学者写出无人车的交通法。
,只要有利益集团的干预,那么立法就会受到层层的困难。州议员吵来吵去好几年,交通法一条也写不出来。
此次Uber无人车撞人事件,也让美国一直迟滞不前的无人车驾驶法案逐渐向保守方向发展,同时,这次史无前例的案件,对整个无人车行业的打击也是十分惨重的。
难么,对于无人车的研发和驾驶,你有什么看法呢?当出现无人车撞死行人的事件时,你认为无人车研发计划还有必要进行吗?
现在就在评论下方留言,我们将抽取点赞最高的三位朋友送上知之所有课程的无门槛15元优惠券一张~
看完这篇对无人车发展的深度解读,你是否还想了解更多?
凤凰网知之频道 X 世界说 重磅打造人工智能课程
《听懂未来科技:硅谷专家的十个分析》
69元/47期
(扫描上方二维码或单击阅读原文,进行课程试听)
来自美国硅谷的雅虎资深工程师屈直
将用妙趣横生的语言 从生活各个角度切入
给您带来最新鲜和前沿的科技资讯
往期精品文章回顾
HOT!:关于李敖,你不知道的6件事
HOT!:霍金生前的唯一警示:智能机器将终结人类
HOT!:看越多,他就越聪明?丨屈直专栏
李敖专栏
马克思主义丨丨丨最聪明的大脑
热点事件
解读“张扬导演我爱你”丨江歌案丨奥斯卡丨北京限行
大学女生裸贷丨逃离北上广丨女神节就要刷爆卡?
艺术科普
梵高自画像解读丨精神病女艺术家
关注公众号:知之Known (ID:Serious-news)
先手获得最新优质文章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文章,请给我们一个转发一个赞吧!
您的支持是我们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