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课堂风采 促新秀成长


     六月是一个缤纷多彩的季节。在这紧张又浪漫的毕业季, 我们继续行走在蕉六小教研路上,我们传承六小人朴实的教风,扎实的工作态度,夯实教研、 促进发展 、共同探索。



1

走过飘香的教研之路


      走过如丝的春雨,迎来高照的艳阳。我们四年级语文教研活动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朦胧中带着神秘的面纱正揭示着属于中年级语文不一般的美,不一样的魅力。


集体智慧   共同成长

      此次四年级选送了三篇参加学校的语文大教研活动。罗小红老师执教的《生命的壮歌——生命桥》,孙秀梅老师执教的《云雀的心愿》以及叶平月老师执教的《习作七——记一次体验活动》。从选择课题——研读教材——教案设计——课件制作——借班试上——研磨教法——调整定稿……每一步每一次,无不融进了四年级全体语文老师的智慧和精力,在这过程中我们享受着思想火花碰撞的快乐;感动着组上成员们的倾力相伴相助;得益着每次研磨分享后的点滴成长……


课堂风采   精彩纷呈

       罗小红老师用她特有的女中音讲述着《生命桥》的壮烈与神圣,她调动了孩子们的所有感官来积极参与。精美的图片,生动的演示,敲击内心的伴奏,和形象的操作,都让孩子们受益匪浅:动物王国的团结协作和勇于牺牲的精神是值得我们人类敬佩的。孙秀梅老师执教的《云雀的心愿》教学流程不但主线清晰,环环相扣,还设计的非常用心。在解读教材上也做得非常到位,随文而教,抓住文中的词、句进行练笔。课中调动孩子们的独立学习,积极思考的主动性。梯度由浅到深,从字、词、句入手,到说话训练,严格把关,落实到生活实践:云雀的心愿也是我们全人类的心愿,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叶平月老师执教的《习作七——记一次体验活动》精心设计了教学环节:一、创设游戏情境,畅谈活动体验。二、明确习作要求,记录片段感受。三、评初稿寻佳作,强化真实表达。四、借助教材例文,指导谋篇布局。课堂上学生们不仅玩得高兴,说得尽兴,写得也很酣畅淋漓。特别是在“评稿”环节中,经过一个学期的小试牛刀,大部分孩子也能点评得津津有味,不仅激发了习作兴趣而且提高了写作能力。叶老师课堂上总结的三大秘诀“1、感受真实;2、过程清楚;3、有详有略。”更是让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教学中,罗老师注重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立场,让学生言之所想,大胆并积极发言;孙老师课堂语言大方、亲和,整堂课让人听着很舒服,学生也兴趣盎然,课堂上随文识字环节中更是展示了孙老师扎实的书法功底;叶老师课堂上尊重学生,重视孩子的独特感受,鼓励孩子大胆发表自己的内心想法,积极发现学生的课堂闪光点,对学生的评价幽默风趣、关爱呵护。

听课评课   促进发展

       教研会议中,王晓利副校长、石小玲主任以及宋文梅主任都针对这几节课给予了相当高的肯定并提出了“朝着更好的目标前进,让教学质量有更深层次的进步!”的希望,各位语文教师们都畅所欲言地谈了自己的感受和建议。


2

夯实教研   共同探索

     6月6日郑巧爱老师又给我们带来了一节精彩又真实的课——-《认识角》。郑老师是一个有着丰富教学经验,具有自己特色讲课风格的老师。她驾驭课堂能力强,讲课富有激情,有条理,很生动。她语言亲切,与孩子们的互动融洽,让课堂气氛热烈而有序。




在生活化的课堂中用数学


    学生在生活中对角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对角这个几何图形的认识还是第一次,郑老师正是利用了这点,从生活中的常见物品(三角尺、手工袋、钟面)等,让学生先找找角在哪里。在一系列摸角、指角、说角等实践活动中,让全体学生去充分感知角的形状,从而自主建构角的概念(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然而,如何从物体的面上抽象出角,如何用直观实物抽象出角的平面图形呢?郑老师巧妙地借助多媒体课件,抽象出角的图形。由实物到图形,由具体到抽象,符合低年级孩子的认知规律。

2018



在活动化的课堂中做数学


      郑老师的教学设计是以数学活动为主线,贯穿数学过程的始终。她设计了指角、摸角、做角、找角、比较角等多种形式的操作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探究、交流和展示的机会。留给了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体现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新的教学理念。且就是在这样一系列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有效的操作活动中,学生的知识在增加,体验在丰富。这节课让学生从生活中学数学,并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把现实问题数学化,把数学知识实践化,真正体现数学的魅力。


   

     区教坛新秀的林玉凤老师,上课生动扎实,充满激情,是一位教学经验丰富,深得孩子们喜欢的年轻老师。她给大家带来了一节一年级数学的《认识图形》,精彩的演绎,让全体参会老师收获颇多。


联系生活,寓教于乐。

      林老师通过学生熟悉的搭积木开始,让学生回顾学过的物体,并通过展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实物和让学生或观察或用手摸一摸这些实物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很好的切入了知识的生长点,从“体”到“面”,从三维到二维,使学生感知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并设计了多种闯关游戏,让学生在轻松的活动中巩固了所学知识。



注重操作,发展观念。

       课上林老师让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方式,让孩子们通过自己去发现、去探索,获得数学知识。林老师安排了大量的动手操作活动,如:摸实物、画图形、围图形、拼图形等。让学生在操作中获取知识,在操作中充分感知,使学生获得对图形最直接的体验,体会“面在体上”。并注意引导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进行了讨论交流,把操作与思考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操作中进行思考,把操作作为探索知识的一种手段,充分利用直观物体来认识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Sweet Memories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教研路上,每个教师都精心设计教学,得到领导的高度重视与鼓励。那就让我们沿途的风紧更美更精彩写吧!立足今日,我们胸有成竹,信心百倍,展望未来,我们引吭高歌,一路欢笑。


                                      文稿:叶平月      林玉凤

                                       图片:叶平月     林玉凤

                                       编辑:叶淑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