骀荡东风春分至 活力课堂次第开

2018年3月21日,首师大附中通州校区与马驹桥学校成功开展“手拉手”同课异构活动。本次活动以“围绕核心素养创建活力课堂的教学创新”为主题,涉及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三门学科,每科由两所中学各派一位老师参加,六位老师给孩子们带来了精彩的活力课堂。


语文学科

语文学科同课异构《木兰诗》,由首师大附中通州校区的耿爱华老师和马驹桥学校的孟阳老师分别执教。耿老师课堂语言风趣幽默,氛围活泼愉悦;粉笔字遒劲有力、潇洒飘逸;环节设计独具匠心:通过图片排序的方式让学生们迅速地熟悉故事情节,关注课文的主题与整个单元的联系等等。孟阳老师虽然年轻,但是在外校借班上课的情况下,其教态的沉稳老练、语言的精练流畅,给听课的师生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孟老师的教学设计更让老师们耳目一新,每一个教学环节都紧扣教学重、难点,环节之间逻辑性紧密,思维和认知程度呈坡度上升;而且教学手段、形式多样,高效调动了初一年龄段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两堂课各具特色,又都扎实而不失活力,真不愧为活力课堂。


课后,北京特级教师陈礼旺老师做了精彩点评,大大赞赏两位老师的教学基本功,尤其欣赏两位老师关注学情,利用学案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从而有效地制定教学目标。同时专家也提出了中肯建议:关注学科课程标准之要求;关注语文教科书单元总体要求;关注具体篇目的知识、能力点;关注文言、文章、文学、文化;关注北京中考考试要求。专家还强调了古诗文学习的重要性,建议初中要让学生以各种形式反复背诵大量古诗文,多理解、积累文言实词,为将来高中的语文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道德与法治学科

道德与法治课学科由首师大附中通州校区的郭艳华老师和马驹桥中学的王聪利老师同构《青春的情绪》一课,受到了北京市教研员王礼新老师的高度评价——整节课层次性强、资源活化、亮点多,对教材和课堂的驾驭能力强,体现了教师的高素养。同时也与老师们探讨了道德与法治这一德育学科的发力点是什么,并提出了落实的建议。


郭艳华老师的《青春的情绪》以视频入手,让学生给视频起名字,猜测本节课的主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和认知出发,通过情绪词语大接龙和情绪调色板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到情绪的基本类型和复杂多样性的特点;通过哭婆婆与笑婆婆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要善于激发正面情绪的感受,学习积极面对负面情绪。北京市教研员王礼新老师评价:在整节课中,教师的亮点突出,教学设计层次性、逻辑性强,对教材、课程的理解和课堂的驾驭能力强,体现了教师的高素养。


王聪利老师虽然是新教师,但个人素质较高,面对陌生的学生,仍然沉稳大方,循序渐进。授课忠于教材,帮助孩子们去理解教材上的基本概念、基本道理,充分利用教材把讲和练有机的结合起来。使用的资源丰富,资源活化,适合初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和生活,容易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整节课没有假大空、高大上的说教,而是循循善诱,让学生自然而然的产生认同感。

历史学科

马驹桥学校的杜娇老师与我校章继华老师同课异构,。课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杨朝晖教授结合布鲁姆的目标分类理论对两位教师的课进行了精彩点评。两位老师资料丰富、形式多样——图片、文字、表格、动画各种手段配合应用,体现了老师较高的史学素养。授课过程中,教师讲解细致、师生互动较好,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章继华老师课前下发了学习任务单,学生带着问题进行了预习,对所学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章老师的课从百家姓导入,接近学生生活,课堂氛围活跃。章老师从生逢乱世、兵变夺权、强化集权、重文轻武四个方面进行讲述,通过文字、图片、表格,尤其是动画,生动细致地讲述了赵匡胤强化集权的措施,并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北宋重文轻武的特点进行评价。整节课,设计巧妙、结构严谨、一气呵成。课后留有探究作业,将课堂内容进行延伸,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杜娇老师以赵匡胤的图片导入,引用大量图片、文字资料,细致条理地分析了赵匡胤加强的措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理解。最后,杜老师出示一系列文字、图片资料,尤其是利用时间轴的形式,评价了北宋重文轻武的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整节课,杜老师与学生互动交流,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师生配合融洽。

此次教研活动,使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同课异构” 作为一种教学研讨形式,为我们两所学校广大教师搭建了一个畅谈教学思想、交流教学设计和展示教学风格的平台,是一种有效的教研方式。在活动中,无论是对于执教者还是听课者,都受益匪浅。作为执教者,不但能在课堂教学的大舞台上尽显所能,而且还可以在相互的比较和学习中,充分认识到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等方面与他人的差异,从而达到优势互补、相互切磋与共同提高的目的。而作为听课者,可以近距离的领略到每位教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不但能从中受益,而且还能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教学反思,从而有效地促进教师自身成长。 

撰稿:严芳  郭艳华 

摄影:梁蕊  刘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