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媒报道,日本政府未来投资委员会上周五公布了与自动驾驶汽车有关的方针:日本计划让车主承担自动驾驶汽车(L1-L3级别)发生的交通事故责任,可以由政府强制购买的汽车险理赔,而自动驾驶车企只有在车辆存在缺陷的情况下才需要担责。
据了解,该方针最早将于2019年提交日本国会讨论,其适用范围包括L3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暂不适用于L4-L5级别的完全自动驾驶汽车,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将在之后进行讨论。。
除了日本之外,以中国、美国、德国、韩国、法国为代表的国家对自动驾驶汽车也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各国自动驾驶测试车辆也纷纷上路。但是对于自动驾驶汽车事故责任认定,除德国之外,其余6国均无全国性的法规。基于此,VehicleTrend车势整理了各国自动驾驶汽车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情况表格。
表1 各国自动驾驶汽车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情况 来源:VehicleTrend车势市场分析部
分析表1可知,德国的自动驾驶政策是7国中最明确的。针对当前的自动驾驶技术程度,德国修订版《道路交通法》规定自动驾驶汽车上必须要有人类司机,以便随时接管车辆,同时其最终责任主要落在驾驶人身上。因为德国政府认为,系统不能替代或优先于驾驶员作出伦理决定,因此汽车制造商始终不承担直接责任,只受限于民法下的生产者责任和产品责任。
中国虽然暂无全国性的自动驾驶政策,但是在部分城市公布的自动驾驶测试指南中已经初步明确了事故责任落在测试车内的测试员身上。目前中国北京、上海、重庆、福州已经发布自动驾驶汽车测试指南,杭州、广州、深圳的相关指南也正在积极布局中,相信全国适用的自动驾驶汽车政策也将呼之欲出。
而在自动驾驶汽车测试做得十分高调的美国,实际上针对自动驾驶事故责任认定并无明确法规。在去年9月发布的《自动驾驶系统2.0:安全愿景》中直接忽略了自动驾驶汽车的道德问题。正是如此,才导致最近Uber自动驾驶汽车致死事件出现事故责任人不明确的问题,从而引发全球对自动驾驶法律法规的关注。
日本、韩国、英国、法国4国针对自动驾驶事故责任认定目前尚无明确的法规,虽然自动驾驶测试车已经上路,但是相关政策的不完善让行人无法得到更好的保障。立法并非简单的事,相信各国也在积极应对。
VehicleTrend车势认为,发展自动驾驶技术必定逃不过相关法律法规的问题,建立完善的法规,对普及自动驾驶汽车至关重要。根据当前已经立法的部分国家可知,L1-L3级别的智能汽车在发生车祸时将由司机承担主要责任,L4-L5级别的汽车的归责问题目前仍是一个难题:乘客?车企?自动驾驶系统企业?还是行人承担责任?
对自动驾驶汽车从业者而言,最大的难题并非是技术突破,而是自动驾驶立法问题。立法如果不明确,自动驾驶行业就无法真正被普罗大众所接受。因此,自动驾驶相关法规的完善丝毫不能懈怠。德国自动驾驶政策先行一步,让我们看到了作为老牌汽车强国的德国对自动驾驶寄予了极大的希望,未来全球自动驾驶汽车政策的雏形有望在该国诞生。
另外,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的突破,或将带给人类更大的启迪,让我们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时有更坚强的后盾。
相关阅读
1. 滴滴张博:滴滴出行自动驾驶布局重点在软件而不是整车
2. 改变出行方式的自动驾驶 普及之路还有多远?
3. 深度分析丨持续发酵的Uber死亡事故,将对自动驾驶产业造成哪些影响?
4. 为什么自动驾驶领域最喜欢用林肯 MKZ 作为测试车?